文学

文学

本书探讨的核心议题是:我们如何用经济学思维衡量公平正义? 

阅读(28)评论(0)

性善还是性恶? 

死刑应该被废止吗? 

借刀杀人,刀当何罪? 

社会能为公平正义付出多大代价? 

经济学追求如何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实现效用较优配置,而法律追求如何实现公平正义。但是一个案件中,不同的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立场,那么立场不同,如何评价和取舍?哪一方的“公平正义”才更公平正义? 

因此,本书探讨的核心议题是:我们如何用经济学思维衡量

文学

这是门罗一生创作的“终曲”,也是了解她人生的“序曲”

阅读(24)评论(0)

《亲爱的生活》出版于2012年门罗81岁之际,被认为是门罗最丰富的晚年集大成之作,次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门罗,称其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这是门罗一生创作的“终曲”,也是了解她人生的“序曲”,书中收录了她首次承认的四篇自传故事,剖露出从童年就印刻在她身上的情感,是理解门罗的生命和内心的重要入口:

“关于我的生活我所能说的一切,我相信,这些故事给

文学

关注古代那些隐身和沉默的奇女子

阅读(25)评论(0)

本书从法律史角度对救父故事中的女性及其遭遇进行评析,尤其是那些法律层面的困境与昙花一现的绝处逢生。

《木兰无名,缇萦无踪——法律史视野下的女性悲喜》是一部关注古代女性命运的法制史、文化史读物。书中从法律史角度对具有代表性的救父故事中的女性及其遭遇进行评析,聚焦以木兰和缇萦为典型的女性,关注她们拯救亲人时遭遇的险境,尤其是那些法律

文学

“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深潜人生,“赫赫无名”!

阅读(40)评论(0)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逝世,他如何结缘核潜艇,开启深潜人生?致敬这位“赫赫无名”的奉献者!

1958年7月,海军舰船修造部和一机部船舶工业管理局联合组建了核潜艇总体设计组。同年8月,我国第一个核潜艇总体建造厂正式上马。就在这个月的一天,黄旭华突然接到去北京出差的通知,没说什么任务,也没说去多少天,到了之后才知道,他被抽调参加核潜艇研制工作。

从海军

文学

你相信服装会说话吗?

阅读(17)评论(0)

时尚表达了何种社会地位、身份认同或性别特征?时尚是如何被广大群众选择接受(或不接受)的?

是什么让某类服装成为流行时尚的?旧的时尚又是如何被新的时尚所取代的?时尚表达了何种社会地位、身份认同或性别特征?以及,时尚是如何被广大群众选择接受(或不接受)的?

加州大学荣誉退休教授弗雷德·戴维斯指出,我们认为的许多个人偏好实际上反映了更深层次的社会和

文学

忧郁者丧失的其实是他的自我

阅读(43)评论(0)

人类最深的本质包含着一些本能冲动,这种冲动可以解释我们的忧郁症、我们对死亡的态度。

《哀悼与忧郁》是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情感心理学名作,收录了弗洛伊德写于1915-1920年的四篇重要文章,分别是《哀悼与忧郁》《当下对于战争和死亡的看法》《论无常》《超越快感原则》。其中《当下对于战争和死亡的看法》为第一次译成中文。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

文学

中日官方外交中断的近六个世纪,海商与僧侣如何构建交流网络?

阅读(29)评论(0)

从公元839年最后一次日本遣唐使归国,到1403年日本足利幕府与明朝正式恢复官方朝贡贸易,中日两国的官方外交中断了近六个世纪。但在此期间,随着海商和佛教僧侣建立起日益密切的联系,一个充满活力的中日海上贸易网络蓬勃发展。基于对寺院记录、诗歌、书信、传世图像和实物以及考古发现等多类史料的细致研究,《信仰与利益之网:僧侣、海商与中日交流(839—14

文学

时间之谜:“有始有终”还是“无始无终”?

阅读(15)评论(0)

霍金《时间简史》的姊妹书,论述时间演化史。时间究竟有开端也会有末日,还是无始也无终?

《从存在到演化:物理科学中的时间与复杂性》是一部关于时间演化史的著作,与霍金的《时间简史》堪称姊妹书。

时间问题一直是科学的一个终极挑战,是思考宇宙本质和起源的基点。霍金在《时间简史》中认为时间有开端也会有末日,而本书认为时间无始也无终。

与《时间

文学

风船解与月裴回——读《第一次遇见苏东坡》

阅读(26)评论(0)

《第一次遇见苏东坡》以东坡的精神观照、点化自我,多情的自己理应安然栖居在每一个最好的当下。

印象中,苏东坡的动人文字常与“水”相系连,这“水”或恣肆,或潺湲,或弥漫天地,或开张心胆,便是庭下月色,亦如空明积水,可见藻荇交横其中。于是,择一个水气氤氲的清凉雨夜,读起这部《第一次遇见苏东坡》,在情与思的波澜中俯仰,泛若不系之舟,由清风牵引,卧看东山之上

文学

致敬共和国首位人民工匠——《人民工匠许振超》近日出版

阅读(58)评论(0)

50多年来,许振超勇克技术难关,九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是中国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

近日,《人民工匠许振超》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2024年9月29日,许振超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获得“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成为共和国首位人民工匠。

本书记述了许振超从一名普通的码头工人、桥吊司机成长为“人民

文学

跟着白石老人来一场地道的北京citywalk

阅读(104)评论(0)

全书通过240余件绘画、书法、篆刻作品,并附以作品解读。从齐白石的自传、日记、手稿,以及相关资料中,一一找寻白石老人在北京的历史足迹。重现20世纪京华人文的繁荣景象:齐白石与陈师曾、梅兰芳、徐悲鸿、老舍等文化名人的交往,与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之间的互动。艺术描绘与历史叙事的交织呈现,不仅能领略到齐白石在艺术上的辉煌成就,更能看到上

文学

阎崇年与北京历史文化研究

阅读(45)评论(0)

阎先生大半生都在北京历史文化这一领域勤奋耕耘,为拓展北京历史视野、传播北京文化精神,作出了卓著的贡献

华文出版社付梓出版《阎崇年文集》(26卷,1000余万字),对阎先生迄今的学术成果做一总结,这是学界的一件盛事,值得庆贺。通览《阎崇年文集》,可见阎先生的治学范围主要涉及明清史、满学、北京史、故宫学。这些门类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其中有关北京

文学

探访《中国梦境》里的奇幻世界

阅读(74)评论(0)

梦,一直充满着神秘。时至今日,《盗梦空间》里的梦中梦、类似“缸中之脑”所谓世界是一场梦的思想实验、宣称可以自主控制梦境的“清醒梦”体验等,这些关于梦的有趣话题充斥着各类媒体。对我而言,种种关于梦的本质的现代理论并不足以消解梦的神秘性,不期而遇的梦显然更加光怪陆离、扣人心弦。某种意义上,现代性已然支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梦,则是为数不

文学

大历史观,近年来成为我国史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理论界的重要治学理念

阅读(48)评论(0)



把人类历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和持续过程,据此确立历史、现实、未来三维一体的大历史观,近年来既成为我国史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理论界的重要治学理念。所谓大历史观,就是将既往历史的内在逻辑和现在进行比照,再用现在正发生的事实与未来加以比较,从而对社会发展走势做出合乎规律的预测的一种思维方式,换言之,就是依照历史和现实对未来做出科学研判与合

文学

感天动地一盘棋——《合众图书馆史话》读后

阅读(31)评论(0)

《合众图书馆史话》以大量完整的考据及或凝重或强烈或豪放的笔触,为读者了解合众图书馆做了详尽的导读。

如果你想在国学的瀚海里遨游,更深地把握、研究历史传承;如果你想知道抗战期间,老一代知识分子保存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壮举,不妨了解一下曾经的上海“私立合众图书馆”吧!

我手头的这本《合众图书馆史话》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书,翻开来,带着

文学

AI发展史上的璀璨群星

阅读(33)评论(0)

如果你把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划分为“勺子”和“不是勺子”,你会发现“不是勺子的东西”涵盖了所有勺子以外的事物。这样一个无所不包的集合,它就是一个概念的大勺子在试图“舀取”勺子之外的所有事物——它整个变成了一种“勺子”。

罗素发现的这个奇妙悖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类认知的本质:我们如何理解世界,如何定义事物,以及如何用有限的语言去描

文学

跳出“生活算法”

阅读(34)评论(0)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人们足不出户便得以享受各式各样的日常便利服务,奔波于大街小巷的外卖员、快递员们造就了移动互联时代这一“独特景观”,其作为新职业群体也饱受关注。平台经济重塑了劳动关系与劳动模式,“算法控制”则在近几年成为大众眼中外卖员们所面临的普遍困境。

诚然,“算法控制”是智能革命下传统研究的创新视角,但却不能将外卖骑手遇到的

文学

从“肉食”到“食人” ——细读韩江《素食者》

阅读(21)评论(0)

《素食者》是一部饱受争议的“问题”作品,韩江如何通过拒绝“进食”这一行为来建构女性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韩国女作家韩江的《素食者》向我们讲述了三个看似相互独立却又联系紧密的故事——“素食者”“胎记”“树火”。从2000年代中期这部作品问世,到2016年荣获布克国际文学奖,再到今年拿下诺贝尔文学奖桂冠,与韩江的其他作品相比,《素食者》一直都是

文学

吴哥往事

阅读(27)评论(0)

柬埔寨是一个曾经孕育出高度发达文明的国家,遗憾的是因为战乱,他们放弃了自己的旧都城,绝大多数人迁移至别的地方生活,历史由此被掩盖在密林之中。无数宏伟的石雕建筑在藤蔓间静静沉睡,等待着无意闯入的发现者,向他们诉说那些惊心动魄的秘密。碑文漫漶不清,造像历经沧桑,王朝不断易主,时间依旧轮回。大地仿佛陷入了永恒的凝固。

这里的往事好似一团迷雾,人

文学

在二百年视野中理解中国的现代化

阅读(38)评论(0)

现代化是中国自近代以来的不懈追求。中国现代化走过了何种轨迹?以解决哪些问题作为核心?与西方现代化有何种重要区别?在本世纪中叶建立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又存在哪些比较优势和主要难题?《中国的现代化:1850年以来的历史轨迹》对这些基本问题做了令人信服的回答。

本书为历史学者李怀印全新力作。书中立足地缘战略、财政构造、政治认同等国家转型的关

文学

北大社会学博士“卧底”外卖骑手,与算法“近身肉搏”,揭示其中奥秘

阅读(35)评论(0)

北大社会学博士“卧底”中关村外卖骑手兄弟连,亲历外卖骑手的真实劳动过程,以回应平台经济背后的劳动秩序何以可能——亦即平台经济中资本如何控制和管理劳动力的问题,以期为劳动者的系统困境寻找出路。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秩序和规则,在引导着超过千万的外卖骑手,每天井然有序地在各个城市到处奔波?骑手困境备受关注的当下,我们真的了解骑与算法的互动

文学

哈里王子揭秘家族冲突:父亲与兄弟的无解裂痕

阅读(26)评论(0)

几个月来,温莎家族一直争论不休。上溯几个世纪,我们这个家族便纷争不断,延续至今。但这次不同。这次是全面的、公开的破裂,而且很可能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所以,我专程飞回家参加爷爷的葬礼,在葬礼上,我请求与哥哥威利和父亲秘密会面,谈谈现在的情况。我想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又看了看手机,又在花园的小路上来回看了看,心想,也许他们改变主意,不会来了。

文学

金陵十二钗的法律困境

阅读(15)评论(0)

本书从法律社会史角度解读《红楼梦》,聚焦十二位(类)女性角色,对应十二个清代法制问题。

《命若朝霜:<红楼梦>里的法律、社会与女性》从法律社会史角度解读《红楼梦》,聚焦十二位(类)女性角色,对应十二个清代法制问题,整理与《红楼梦》中事件类似的清代司法案例,剖析清代女性困境的制度性原因,考察了清代性别、家庭、法律、政治间的互动与演变。作者综合多重

文学

在“大文化系统”中探明中国文脉,找寻人类未来之路

阅读(17)评论(0)

《中国文化简史》昭示何以中国、何以文化、何以传统、何以人生的深层机制,揭示中国一万年文化的特质。

《中国文化简史》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发展的精神,采用专门史的体例,考察地理环境、经济土壤、社会组织、政治制度合成的大系统下中国文化的历史,昭示何以中国、何以文化、何以传统、何以人生的深层机制,揭示中国一万年文化的特

文学

唐诗江湖中那些闪耀的星星

阅读(24)评论(0)

唐诗之美,与大唐气象血脉相连,与唐朝历史水乳交融,更与唐代诗人无与伦比的创造活力息息相关。中国传统的诗歌观讲求“诗言志”,“《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只有知人论世,言志缘情,才能准确理解诗人们的心声,读懂唐诗的奥义。

站在更高的哲学层面认识和思考唐朝诗人

“用最艰苦的方法追求学识,从最坚决的方向认识人生。”这是复旦大学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