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文学

巴赫的“漂流瓶”如何抵达AI时代

阅读(61)评论(0)

有位钢琴家曾说,中国人容易听懂巴赫。

知名乐评人马慧元在新书《一点五维的巴赫:音乐、科学和历史》(以下简称《一点五维的巴赫》)中对巴赫和那个时代的音乐家的解读令人耳目一新。

她带领读者打破音乐与科学之间的次元壁垒,回归古典时代音乐家与科学家对于真与美的追求。

在她看来,巴赫的音乐是一种古老的“虚拟现实”,需要我们用想象和回忆去构建,而

文学

艺术在人类的每一个脚印中,而“博物馆和美术馆只讲述了故事的一半”

阅读(29)评论(0)

打开一张世界地图,你首先看到什么,又想到什么?在伦敦作家约兰达·扎帕特拉眼中,象征人类物质繁荣的灯光已经隐去,艺术火种洒落在城市、乡村、山峦、森林,迸发出变幻的光影,将文明轮廓勾勒在宇宙地图之上。从花园到海滩,从洞穴到峡谷,《400个环球艺术之旅》汇集六大洲、70余个国家的400个文化艺术景观,窥探世界万花筒中迥异的文明奇景,带领读者开启一趟别开生

文学

双重现实:伊斯玛依尔·卡达莱寓言中的虚构力量

阅读(70)评论(0)

2024年7月1日,阿尔巴尼亚文学巨匠伊斯玛依尔·卡达莱的心脏骤停,在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下葬。自1990年以来,法国成为他的庇护之地,直到晚年他才回归故土。在阿尔巴尼亚前政治领袖恩维尔·霍查统治时期,他曾坚持创作近30年之久。一方面,自视文学家的恩维尔·霍查对他青睐有加,钦点他为议员;另一方面,他在创作方面和霍查政权玩着猫鼠游戏。在国际上,卡达莱曾

文学

中国在什么时候有了第一家博物馆?

阅读(52)评论(0)

不知道去哪里的时候,不如去博物馆闲逛。今天的博物馆已经成为许多人出门游玩和社会学习探索的圣地。《博物馆简史》一书比较系统地展现了博物馆在世界各地的来源与发展过程,以及其形态和功能的演化。本文摘选“中国博物馆简史”一章,与读者朋友们分享。

01

中国博物馆发展纪

如果尝试回溯中国博物馆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其发展进程与西方博物馆有着

文学

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社会,诗歌能做什么

阅读(56)评论(0)

置身分工日益细密、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社会,诗歌能做什么?

答案或许藏在书籍之中。《诗的消息,诗人的故事》是复旦大学教授张新颖20多年新诗讲稿的整理与再创作。这里有冯至、穆旦、卞之琳、海子、崔健等诗人及其诗歌的故事,当然也有同时代发生的历史细节。

正如张新颖在本书结尾处写道:“这一件事情的意义,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以中国新诗为中心联结

文学

全球创新、创业人才日益呈现年轻化趋势?这位作者赴美作了一番考察

阅读(70)评论(0)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既是国家战略,也是上海追求。当前,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进入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杜德斌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理论与实践》一书,以详尽的理论和实践案例充分说明:科技创新并非神秘莫测、难以捉摸的使命,在硅谷可以梦想成真,在上海同样可以实现

文学

也许是翻译语种最多的中国当代诗集,又在日本获奖

阅读(63)评论(0)

赵丽宏诗集《疼痛》日译本捐赠仪式在静安区图书馆海关楼举行

“就像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里的一朵小小浪花,虽然小,我依然非常高兴。”9月25日下午,首届国际冰心文学奖金奖作品——赵丽宏诗集《疼痛》日译本捐赠仪式在静安区图书馆海关楼举行,回忆起上月在日本东京领奖的情景,作家、诗人、上海作协副主席赵丽宏说。

今年8月,“首届国际冰心文学奖东京大会

文学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图书馆如何拒绝“烂书”?

阅读(99)评论(0)

挂职干部、大学教师杨素秋的纪实作品《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后,成为年度原创热书,书中写到的“书目保卫战”让图书馆编目这一“幕后”工作受到读者广泛关注。

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如何选书的?近日在沪举办的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2024秋季图书馆配会暨“2024上海书展·中国书业馆配年会”上,“新华传媒云馆配平台”全新亮相。

文学

从意大利到英国,《斗罗大陆》《天道图书馆》9部网文将入藏图书馆等机构

阅读(58)评论(0)

9月16日至2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中国网络文学欧洲文化交流活动在意大利作家联合会、英国查宁阁图书馆和法国巴黎文化中心举办。阅文集团白金作家横扫天涯、中国网络作家村运营总经理沈荣等与众多海外作家、文学爱好者进行深入交流,分享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与国际传播。

中国网文欧洲“圈粉”

面对国外读者,网文作家横扫天

文学

相信读者会通过本书,对那个时代的思想状况有一些直接的感触

阅读(51)评论(0)

20世纪初,新旧思想此消彼长,北京大学汇聚了大部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知识精英,是万众瞩目的中心。老北大的入学考试,往往由一流的学者命题,衔接了中学教育与高等教育,对青年学识所提出的要求,以及灌注其中的思想理念,无疑是引领风气的。

《为国选士:老北大入学试题(1917—1948)》以年份为序,系统整理了1917年—1948年北京大学本科、预科和文、理、法等各门类招

文学

如何挑选“不踩坑”的科普书,沪上专业作家编辑支招

阅读(65)评论(0)

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通过科普阅读增长见识很重要,科普图书的质量更加重要。2024全国科普日活动之际,9月21日,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与“新发现·科普书单”联合发起的科普阅读推广活动在上海书城福州路店举办,上海市科普作协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董长军与三位沪上优秀科普编辑,围绕“科普阅读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这一主题,与科普爱好者交流讨论。

上海科技教

文学

徽州乡愁中的“三诺”

阅读(73)评论(0)

2023年秋天里的一天,我们来到程道德先生位于北京西三旗的家中。进门落座,开门见山:“我们寻宝来了。”“能让这么多宝贝回徽州老家吗?我们想在屯溪建一座乡愁博物馆。”交谈中,众人恳切地表达了请求。先生和夫人交换了会意的眼神,已经给了我们肯定的答案,随后,他们掏出一份长长的目录,轻轻搁在桌上。我们俯身一看,上面写得密密麻麻,居然是拟好的展陈文案,板块

文学

传承上千年的中国传统插花,这种技艺我们也能“驾驭”

阅读(55)评论(0)

也许没有人不喜欢鲜花。我们都曾摘下过明艳的花朵,修枝、浇水,小心地把它们供养于瓶中,细细体会那种“阶草侵窗润,瓶花落砚香”的内心喜悦。

然而,徐文治老师在著作《瓶花之美》与《瓶花六讲》的开头就给我们“浇了一盆冷水”,他写道:“据我了解和观察,我觉得好多人并没有接触到中国插花的实质,没有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插花——瓶花。”

中国传统插花,在一千

文学

为什么知道的并非越多越好?过多的信息,有时如同毒药

阅读(59)评论(0)

在这个信息如瀑布般倾泻的时代,我们仿佛被海量的数据紧紧裹挟,每多掌握一个知识点,就如同手握一把利刃,能更精准地披荆斩棘、更自信地驾驭生活。

然而,哈佛大学法学院校级教授卡斯·R.桑斯坦教授却在其著作《信息助推,或适得其反:为什么知道的并非越多越好?》中,为我们揭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过多的信息,有时如同毒药,会让我们在决策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文学

跨越三十余年的相识,让我将两个黄君寔统一起来

阅读(68)评论(0)

2019年,黄君寔先生和我都已退休多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相遇于上海,且仅是一面之缘。

其实,在多年前,我就已经认识君寔先生了。

1985年,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为了向收藏家顾洛阜致意,专门举办顾氏捐献藏品展览,并举行“文字与影像”研讨会,海内外著名鉴定家谢稚柳、徐邦达、杨伯达、杨仁恺、王己千等应邀参加。研讨会结束后,他们应翁万戈先生之邀,赴

文学

“鬼压床”、强迫症、选择困难症、脸盲症……都可以在神经科学中找到答案

阅读(58)评论(0)

也许,这世间最遥远陌生,也最独特动人的,便是我们每个人的大脑

在浩瀚的人类知识海洋中,神经科学以其无尽的复杂性与深邃的未知性,吸引着无数好奇的目光,展现着令人着迷的魅力。它一次次地徜徉在幽深曲折的神经回路中,每一次损伤与修复,都是对人类自身的一次深刻洞察,每一次发现与突破,都让我们更加接近大脑——这个人类智慧的神奇引擎。

从文艺复兴时期的

文学

只有认识到边界的存在,才能更好地认识虚构的存在

阅读(60)评论(0)

法国学者弗朗索瓦丝·拉沃卡一直活跃于叙事学与虚构学研究领域,她于2016年出版的理论著作《事实与虚构——论边界》甫一面世,便在法国学界引起巨大反响,该书也在次年被选为当年的法国代表性文论。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我们不妨再次阅读这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可能的不可能世界

拉沃卡长久以来都对虚构抱有极大的兴趣,从她关于牧歌小说的博士论文开

文学

向上流动的过程,改变总是渐进的,但力量总在不断积蓄

阅读(54)评论(0)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谢爱磊很早就开始关注大学里的一群人——在大众印象里,他们有着相似的标签:成绩好,但有时会内向、敏感,甚至只会学习、不擅长社交⋯⋯

高考“成功”之后,迎接他们的是一连串的“但”。

后来,有人用“小镇做题家”来概括他们,谢爱磊并不十分赞同,但他依然将这个词作为自己新书的标题——《小镇做题家:出身、心态与象牙塔》,借由这个名字,他

文学

地球是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躺在摇篮里

阅读(65)评论(0)

“航天不仅是一项尖端工程的巨大成就,更是一种深刻的精神体验,能够进入人类心灵的深处。”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和其他灵长目动物一样,受地球引力制约,生存空间局限于地球表面。或曰:人类生来就是只在一个二维球面——地球表面上活动的生物。

然而,人类绝非甘心如此。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时光:看到鸟儿在空中飞,就希望自己也能长出翅膀到空中自由翱翔。

文学

非虚构作家阎海军坦言,《崖边农事:二十四节气里的村庄》是一次农家人对待庄稼的深情记录

阅读(92)评论(0)

非虚构作家阎海军坦言,《崖边农事:二十四节气里的村庄》(以下简称《崖边农事》)是一次农家人对待庄稼的深情记录。他们因循节气物候,周而复始耕耘希望,拥有朴素的生存哲学。

《崖边农事》,以二十四节气和农耕日常互为经纬,用田野笔记的形式记录落谷有声。百年农业的生产变迁、传统农耕人家的农事生活、乡村熟人社会的生活图景在这本时间之书中一一展开。

文学

致敬,“夜猫子”!

阅读(48)评论(0)

在《解放日报》75周年报庆来临之际,报社一群长年从事夜班工作的编辑、检校、电讯和印厂人员合力撰写了这本《夜猫子纪事》。这是他们个人的回忆录,更是解放日报社历史中的珍贵一页,也是上海乃至中国新闻史中的珍贵一页。

夜班编辑部是解放日报社的一个特殊群体,其中如陆炳麟等一批老编辑,把数十年的职业生涯全部投入到夜班编辑工作中,一代接一代。直到

文学

《去北川》是一部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之书

阅读(60)评论(0)

《去北川》是一部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之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作家刘大先于2021年至2022年在北川挂职后,以纪实笔触全景式呈现了这个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涅槃重建的过程。

《去北川》是一部行走之书。行走在新北川的大地上,也行走在北川的悠久历史中。这样的行走,串联起羌族这个“云上的民族”与新北川扎根大地的坚实生长,让其成为这个时代意象

文学

没有检索力,你看到的只能是智能工具推送给你的世界

阅读(65)评论(0)

众所周知,我们处在被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包围的时代,算法推送、智能工具让信息获取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过载、信息不对称、信息茧房等特有的“信息差”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检索力”的核心是“把握信息主动权的能力”:如果你在获取信息的时候没有质疑系统、多方验证、独立思考的认知,没有多维信息源的积累以及评价分析信息的能力,那么你看到的世界,就

文学

本书讲述了考里科的科学人生,向我们呈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科学家精神气质

阅读(54)评论(0)

1917年,社会学家韦伯告诫德国青年人,“学术生活就是一场疯狂的赌博”,能将科学作为“天职”、承受科学工作的不确定处境“而不自怨自艾的人寥寥无几”。韦伯说得一点没错,一个人兢兢业业从事科学研究也未必有所突破。而且,科学工作多数时候枯燥乏味,恰如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卡塔林·考里科在《突破:我的科学人生》中描绘的,她四十年如一日坐在

文学

认真阅读延安这本“永远读不完的书”,认真感悟陕北“既是落脚点,也是出发点”

阅读(48)评论(0)

认真阅读延安这本“永远读不完的书”,认真感悟陕北“既是落脚点,也是出发点”。
1940年的一天,毛泽东参加延安马列学院的一场活动。组织方为体现重视,专门派了四位同志前去迎接。他们走到半路时,遇到正快步走来的毛泽东。毛泽东了解情况后,严肃地说:“从杨家岭到马列学院,十里八里路,二万五千里长征都走过来了,这几步路算不了什么,我不是不知道路,不要接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