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艺术

“上海幸福你!”2025上海新春音乐会奏响

阅读(12)评论(0)

首个“非遗版”春节即将到来。1月17日晚,指挥家刘沙执棒2025上海新春音乐会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上演,带来浓浓的年味。距离演出开始尚有一段时间,音乐厅内外已挤满乐迷,复兴中路沿街的路人也不禁驻足观望。

音乐厅外,大幅红色系海报上写着“上海幸福你”的字样,用“symphony(交响乐)”玩起了谐音梗,也是送给市民的美好祝愿。红灯笼、百福墙年味十足,厅外

文学

大历史观,近年来成为我国史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理论界的重要治学理念

阅读(14)评论(0)



把人类历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和持续过程,据此确立历史、现实、未来三维一体的大历史观,近年来既成为我国史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理论界的重要治学理念。所谓大历史观,就是将既往历史的内在逻辑和现在进行比照,再用现在正发生的事实与未来加以比较,从而对社会发展走势做出合乎规律的预测的一种思维方式,换言之,就是依照历史和现实对未来做出科学研判与合

艺术

舞台剧《太白金星有点烦》在上海大剧院开启全国首演

阅读(9)评论(0)



1月15日,舞台剧《太白金星有点烦》在上海大剧院开启全国首演。上海站4天5场的演出中,祖峰、刘旸、刘晓晔、王继续等轮番登台,化身“天庭打工人”演绎西游故事背后的职场斗法。首场演出落幕后,大麦开分9.0分,豆瓣评分8.0。

上海新闻发布会上,演员们分享,“排练时桌子上摆满零食,好吃,每天不重样,大家一有压力,就自动飘到桌子边上,开始吃。”导演刘天池希望

文学

感天动地一盘棋——《合众图书馆史话》读后

阅读(17)评论(0)

《合众图书馆史话》以大量完整的考据及或凝重或强烈或豪放的笔触,为读者了解合众图书馆做了详尽的导读。

如果你想在国学的瀚海里遨游,更深地把握、研究历史传承;如果你想知道抗战期间,老一代知识分子保存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壮举,不妨了解一下曾经的上海“私立合众图书馆”吧!

我手头的这本《合众图书馆史话》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书,翻开来,带着

艺术

为了这场演出,沈昳丽推迟手术时间

阅读(16)评论(0)

“我自己演出一点不紧张,碰到他们登台,我就不淡定了。”1月14日,《薪火相传续华章—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2019级昆曲表演专业汇报演出》在天蟾逸夫舞台举行,著名昆剧演员沈昳丽穿梭于舞台、化妆间、侧幕,盯着台上桌椅放置、演员发型服饰。“本来我今天要做个小手术,没想到和学生汇报演出时间撞了,那当然要来给他们加油,明天再去医院。”

和学生们相

文学

AI发展史上的璀璨群星

阅读(14)评论(0)

如果你把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划分为“勺子”和“不是勺子”,你会发现“不是勺子的东西”涵盖了所有勺子以外的事物。这样一个无所不包的集合,它就是一个概念的大勺子在试图“舀取”勺子之外的所有事物——它整个变成了一种“勺子”。

罗素发现的这个奇妙悖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类认知的本质:我们如何理解世界,如何定义事物,以及如何用有限的语言去描

艺术

舒悦执导、孙徐春加盟、吉燕萍钱莹等主演《苏河十八湾》首演

阅读(20)评论(0)

“小时候,我在苏州河边上感受过黑与臭,现在的苏州河完全不一样,近30年变化太大了。”主演吉燕萍说。1月15日,上海沪剧院年度大戏《苏河十八湾》在宛平剧院首演,全剧讲述以吉燕萍、苏莹饰演的苏云为代表的几代苏河人历经近30载不懈奋斗,让苏州河从往昔的黯淡无光蜕变为如今水清岸绿、生机勃勃,用主创团队的话说,“他们用汗水与坚持书写一部闪耀着城市精神

文学

跳出“生活算法”

阅读(19)评论(0)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人们足不出户便得以享受各式各样的日常便利服务,奔波于大街小巷的外卖员、快递员们造就了移动互联时代这一“独特景观”,其作为新职业群体也饱受关注。平台经济重塑了劳动关系与劳动模式,“算法控制”则在近几年成为大众眼中外卖员们所面临的普遍困境。

诚然,“算法控制”是智能革命下传统研究的创新视角,但却不能将外卖骑手遇到的

艺术

蛇年吉祥物卷起来了,文物里有戴花冠、长睫毛的蛇吗?

阅读(21)评论(0)

蛇年新春将至,各地纷纷推出蛇年吉祥物作为城市街头迎新装饰或商场展陈,这些蛇大都主打可爱元素,有的头戴花冠,有的长着长长睫毛,甚至长出双手给人拜年。古人是如何设计蛇的形象的?文物里的蛇也是这么可爱吗?“灵影仙踪:上海博物馆蛇年迎春展”1月14日至3月2日亮相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第三展览厅,现场展示的13件组古今中外与蛇有关的文物精品来自云南李家

文学

从“肉食”到“食人” ——细读韩江《素食者》

阅读(11)评论(0)

《素食者》是一部饱受争议的“问题”作品,韩江如何通过拒绝“进食”这一行为来建构女性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韩国女作家韩江的《素食者》向我们讲述了三个看似相互独立却又联系紧密的故事——“素食者”“胎记”“树火”。从2000年代中期这部作品问世,到2016年荣获布克国际文学奖,再到今年拿下诺贝尔文学奖桂冠,与韩江的其他作品相比,《素食者》一直都是

艺术

郎朗大师课在上海:要让学琴的孩子既“上道”又“上头”

阅读(12)评论(0)

“要像拨浪鼓一样弹拨,把莫扎特脑子里的东方情调弹出来。”

“音乐形状要有紧有松,这里要像拧螺丝一样拧紧它。”

“想象一个人化为一缕烟,仙气飘飘,带点风和雾。”

“要有‘命运在召唤’的感觉,像拉弓,像煮粥,一点点沸腾,感受贝多芬心脏的跳动!”

1月12日,坐落于杨浦滨江的“郎朗音乐世界”迎来三周年校庆,钢琴家郎朗在杨浦文化艺术中心为上海观众带来

文学

吴哥往事

阅读(15)评论(0)

柬埔寨是一个曾经孕育出高度发达文明的国家,遗憾的是因为战乱,他们放弃了自己的旧都城,绝大多数人迁移至别的地方生活,历史由此被掩盖在密林之中。无数宏伟的石雕建筑在藤蔓间静静沉睡,等待着无意闯入的发现者,向他们诉说那些惊心动魄的秘密。碑文漫漶不清,造像历经沧桑,王朝不断易主,时间依旧轮回。大地仿佛陷入了永恒的凝固。

这里的往事好似一团迷雾,人

艺术

总收入超2.6亿元!2024年观众近51万,上海大剧院赋能城市消费创新高

阅读(7)评论(0)

全年1030场演出,观众50.9万人次,平均上座率89%,总收入超过2.6亿元……1月12日,上海大剧院公布2024年度报告,演出场次、观众人数、赋能消费均创历史新高。“2025年上海大剧院继续以演出为中心环节,加强文旅商体展融合策划,为提升城市软实力,开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新局面贡献力量。”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表示,“2025年春,西岸大剧院将启动开幕季演出,上海

文学

在二百年视野中理解中国的现代化

阅读(17)评论(0)

现代化是中国自近代以来的不懈追求。中国现代化走过了何种轨迹?以解决哪些问题作为核心?与西方现代化有何种重要区别?在本世纪中叶建立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又存在哪些比较优势和主要难题?《中国的现代化:1850年以来的历史轨迹》对这些基本问题做了令人信服的回答。

本书为历史学者李怀印全新力作。书中立足地缘战略、财政构造、政治认同等国家转型的关

艺术

粤味烤鸭香飘上海,广东话诠释北京人艺大戏

阅读(25)评论(0)

“福聚德”大堂的热闹扑面而来,舞台豁亮开敞,食客们谈笑风生,1月10日晚,香港话剧团《天下第一楼》首次亮相上海,作为此次全国巡演内地最后一站,该剧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迎来收官三场演出,同时作为东艺开年大戏,以独特的“港味”为观众带来别样视听体验。原编剧何冀平坐镇,香港话剧团首席演员兼金马奖影帝谢君豪主演,开票当日,三场演出一票难求。

“我跟上海

文学

北大社会学博士“卧底”外卖骑手,与算法“近身肉搏”,揭示其中奥秘

阅读(23)评论(0)

北大社会学博士“卧底”中关村外卖骑手兄弟连,亲历外卖骑手的真实劳动过程,以回应平台经济背后的劳动秩序何以可能——亦即平台经济中资本如何控制和管理劳动力的问题,以期为劳动者的系统困境寻找出路。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秩序和规则,在引导着超过千万的外卖骑手,每天井然有序地在各个城市到处奔波?骑手困境备受关注的当下,我们真的了解骑与算法的互动

艺术

一票难求!上海交响乐团首席演奏家们从乐队走向台前,展现十八般武艺

阅读(8)评论(0)

单簧管首席戴乐、第二小提琴首席竺玟佳、小号首席夏非、大提琴首席黄北星、长笛首席巴尔托洛梅奥·奥迪西奥,当平日坐在乐队里的上海交响乐团首席演奏家们走到台前,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1月10日,2025上海交响乐团大首席新年音乐会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上演,五位首席演奏家轮番担任独奏。音乐会在短短数天内售罄,加座票也一抢而空。“大首席新年音乐会是

文学

哈里王子揭秘家族冲突:父亲与兄弟的无解裂痕

阅读(11)评论(0)

几个月来,温莎家族一直争论不休。上溯几个世纪,我们这个家族便纷争不断,延续至今。但这次不同。这次是全面的、公开的破裂,而且很可能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所以,我专程飞回家参加爷爷的葬礼,在葬礼上,我请求与哥哥威利和父亲秘密会面,谈谈现在的情况。我想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又看了看手机,又在花园的小路上来回看了看,心想,也许他们改变主意,不会来了。

艺术

“恐蛇”还是“喜蛇”?乙巳蛇年,蛇文化如何出新出彩

阅读(21)评论(0)

1月9日,外滩源新年集市热闹开市。市集入口,左右各一人脸蛇身的吉祥物成功引起市民游客的注意——“原来蛇也可以这么萌。”

蛇年新春,是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如何用既有创意又富传统意味的方式迎接乙巳蛇年,成为一个有趣的话题。记者向外滩源新年集市主办方了解到,作为集市主视觉形象,这两条“蛇”的灵感来源是中国神话里的女娲和伏羲。《文

文学

金陵十二钗的法律困境

阅读(13)评论(0)

本书从法律社会史角度解读《红楼梦》,聚焦十二位(类)女性角色,对应十二个清代法制问题。

《命若朝霜:<红楼梦>里的法律、社会与女性》从法律社会史角度解读《红楼梦》,聚焦十二位(类)女性角色,对应十二个清代法制问题,整理与《红楼梦》中事件类似的清代司法案例,剖析清代女性困境的制度性原因,考察了清代性别、家庭、法律、政治间的互动与演变。作者综合多重

艺术

乡村对于中国的现代化意味着什么?《田野之上》探访近百个乡村

阅读(16)评论(0)

打通导演秦博的电话时,他正在上海驶往北京的早班火车上。1月7日下午,由他担任总导演的6集系列纪录片《田野之上》全球发布仪式在京举行;当晚,纪录片在东方卫视、东南卫视、腾讯视频等平台同步播出。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中国的乡村这些年一直在发生变化。在纪录片中,我们想探讨一个主题,即乡村对于中国的现代化意味着什么?乡村的发展和城市里的人有

文学

在“大文化系统”中探明中国文脉,找寻人类未来之路

阅读(5)评论(0)

《中国文化简史》昭示何以中国、何以文化、何以传统、何以人生的深层机制,揭示中国一万年文化的特质。

《中国文化简史》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发展的精神,采用专门史的体例,考察地理环境、经济土壤、社会组织、政治制度合成的大系统下中国文化的历史,昭示何以中国、何以文化、何以传统、何以人生的深层机制,揭示中国一万年文化的特

艺术

环境式沪剧《日出》首轮16场收官,上座率达95%,春季新版本上演

阅读(18)评论(0)

1月5日,环境式沪剧《日出》首轮16场收官,上座率达95%,稳居各类票务平台戏曲艺术热销榜Top1。舞台升级改造后,该剧春天将再次在汾阳路150号上海沪剧院上演,并推出多组演员阵容,增加念白字幕、户外光影秀、老洋房文化之旅及文创周边等新鲜内容,探索可复制的全新文商旅模式,从门票销售、企业定制等方面多元化实现市场经济收益,助推海派文化“走出去”。

无论

文学

唐诗江湖中那些闪耀的星星

阅读(16)评论(0)

唐诗之美,与大唐气象血脉相连,与唐朝历史水乳交融,更与唐代诗人无与伦比的创造活力息息相关。中国传统的诗歌观讲求“诗言志”,“《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只有知人论世,言志缘情,才能准确理解诗人们的心声,读懂唐诗的奥义。

站在更高的哲学层面认识和思考唐朝诗人

“用最艰苦的方法追求学识,从最坚决的方向认识人生。”这是复旦大学朱东

艺术

从“第一次当学员”到“第一次做演员”,首场上海市民美育展演来了

阅读(18)评论(0)

敲开市群艺馆二楼化妆间的大门,俨然一派热闹的景象。有人忙着化妆,有人趁着演出前再练练手。人群中,穿一袭红裙,怀抱着中阮的卢玉涵既激动又紧张。“在市民艺术夜校上了一个学期的中阮班,这次就有机会和同伴一起在大舞台上演奏《红星歌》了,特别开心。”她是一名中医,一直爱好乐器,原来上夜班比较多,去年转到门诊,夜晚空出来了,第一次报名参加了夜校,“老师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