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自1945年来首迎“七月大选”,首相苏纳克为何“不想再等了”?

英国各政党正逼近新一轮权力洗牌。

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5月22日下午5时,英国首相苏纳克在唐宁街10号外冒雨发表讲话,宣布将于7月4日举行大选。这比外界普遍预计的秋季大选提早数月,将是英国自1945年以来首场“七月大选”。

苏纳克宣布消息时表情凝重,肩膀被雨水湿透,声音几乎被唐宁街大门外抗议者的高音喇叭淹没。有舆论指出,自2022年10月上任以来,这位44岁的印度裔首相继承了糟糕的政治遗产——两位数的通胀率、停滞的经济、飙升的利率、落后工党逾20%的支持率“赤字”。过去18个月,他取得了一些早期成果——与欧盟达成协议、部分化解北爱尔兰贸易僵局、超额完成通胀率减半目标等。如今,在经济隧道尽头出现微弱曙光的情况下,苏纳克不想再等了。

冒险一搏

“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不?”有评论称,这是苏纳克和他的团队在作出7月大选决定前一直思考的问题。

英国大选5年一次,上次大选是在2019年12月。根据法律,首相苏纳克必须在明年1月前宣布大选时间。过去数月,苏纳克多次预告称,将于下半年举行大选,外界普遍预测会在秋天。

22日早些时候,英国内阁高官纷纷取消活动,改为出席下午4时的内阁高层会议,外交大臣卡梅伦甚至提早结束外访。这一罕见安排被外界解读为“大选提前”的预兆。

在英国现代政治史上,7月的选举仅有1945年一次。当时,丘吉尔领导的保守党在民调领先的情况下,以145席的差距遭遇历史性惨败。

如今,连续执政14年的保守党处境更加艰难:经历了英国“脱欧”、疫情危机和生活成本危机等一系列混乱,8年内换了5位首相,民调支持率平均落后工党23个百分点。

《经济学人》的预测模型显示,如果明天举行大选,保守党赢得多数席位的机会不到1%;7月大选时,工党将赢得381个席位,击败只获得192个席位的保守党 。

在此背景下,苏纳克为何提前按下大选“启动键”?

一些保守党议员批评苏纳克“疯狂”,讽刺他为自己留好了去美国创业的后路。苏纳克的盟友表示,过去几周,苏纳克越来越想举行夏季选举。他咨询了财政大臣亨特,他们一致认为,公共财政无法承受进一步的减税,等到秋季不会带来额外的经济鼓舞。

有舆论认为,苏纳克的决定主要基于趁热打铁、攻其不备两方面考量。

一方面,就在22日早些时候,英国公布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速降至2.3%,显著低于3月的3.2%,为近3年来最低点。有评论称,经济隧道尽头出现了一些曙光。苏纳克将此作为“通胀得到控制、经济正在好转”的证据、提前大选的重要筹码。但好消息可能转瞬即逝,通胀预计将在下半年再次反弹,下月降息的可能性几乎排除。

另一方面,距离7月4日只剩六周时间。突如其来的大选或让工党和其他小党措手不及。目前,工党尚未完成所有议会候选人的选拔。执政党或可利用政治资源上的优势更顺畅地进行选前布局和造势。

“7月的大选让人意外。这说明苏纳克政府在困难处境下,经过一番权衡利弊后,决定冒险一搏。”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赵俊杰指出,从潜在风险看,英国面临的经济社会问题很多,短期内难有改观。“非法移民遣送卢旺达”计划已获得通过,具体执行时料将受到更多批评。政府可能认为,与其经受几个月的煎熬,不如快刀斩乱麻。

渴望变革

目前,苏纳克已获得国王“解散议会”的许可。按计划,5月30日后,现任议会将正式解散。政府阁员将继续履职,直到新政府成立。

在22日的记者会上,苏纳克“无缝”开启竞选模式,列出执政期间的亮点,包括引入“休假计划”、帮助企业度过疫情难关等。在当晚的一场集会上,他标榜保守党已实现过去几年的“首要任务”——推动通胀回归正常。

外界认为,保守党料将围绕“经济成就”展开竞选。执政18个月里,苏纳克取得一些早期成果,包括与欧盟达成协议、部分化解北爱尔兰贸易僵局、超额完成上任时通胀率(11.1%)减半的目标等。但是,苏纳克必须翻越的选举之山仍是“喜马拉雅山”。他背负着疲软的经济、灾难性的减税政策以及接二连三的党内丑闻,不可能扭转过去一年多一直维持在约20%的支持率差距。

展望7月大选,两大党竞争的态势如何,选举悬念何在?

总体而言,经济、健康、移民是选民三大关切。经济方面,近两年来,高通胀严重打击民众生活水平;今年初经济摆脱轻度衰退,但投资疲软、工人短缺、生产率增长缓慢。健康方面,大多数选民认为,英国国民保健制度(NHS)未能满足其需求。移民方面,英国政府未能阻止非法移民船穿越英吉利海峡,六成民众认为政府应采取更有效的措施。

对此,两大党提出各自主张,有交集也有差异。交集在于,都声称能保持经济稳定,承诺对移民采取强硬态度。差异在于,工党强调“变革的时间到了”,承诺将更关注公共服务状况,尤其是国民保健制度,还批评政府“将移民送往卢旺达”成本昂贵、不切实际。

分析人士称,英国各政党正在逼近新一轮权力洗牌。

“从英国政党政治历史看,一般是工党、保守党轮流执政,可能会联合一两个小党。”赵俊杰指出,在保守党连续执政14年后,工党以“变革”为口号,更强调社会福利、公正公平、资源优化配置等。选民显然希望看到一股清新的改革力量。

但眼下,“英国面临一系列深刻的经济社会矛盾,过去那套经济发展模式、社会福利政策暴露出问题、引发危机。”赵俊杰指出,对此,英国两大党都无力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即便是工党上台,选前提出的很多政治口号,最终能兑现多少,仍是未知数。

与欧洲整体趋势一致,赵俊杰注意到,英国政治光谱分散化、政治“碎片化”趋势不减。

保守党不仅失去了年轻人、英格兰南部和西南部基本盘,以及工业界工薪阶层的支持,还面临来自反移民右翼政党的挑战。“它的得票率可能会降至历史低点,一些小党(自由民主党、绿党、苏格兰民族党等)可能会收获更多席位。”赵俊杰指出,英国可能也会像德国那样,需要组建三党执政联盟。由于各党的利益诉求多元化,政府的实际权力会更分散。

雄心难遂

引人注意的是,在苏纳克宣布提前大选时,工党支持者在唐宁街10号附近用扩音机播放工党1997年的竞选歌曲《Things Can Only Get Better(情况只会越来越好)》

经过14年的等待,这首歌似乎唱出了工党支持者以及英国普通民众对现实的不满,对未来的期待。

“在新科技革命来临的背景下,英国很想在国际事务中恢复曾经‘大英帝国’的风采,但力不从心。”赵俊杰指出。

一方面,英国经济增长乏力;为应对通胀采取的紧缩政策导致财政开支大幅压缩,科技创新能力、公共设施改善均受到影响;就非法移民问题应对草率,受到外界批评;随着移民政策的收紧,教育产业受到冲击。 

另一方面,“脱欧”堪称一大败笔, 英欧密切的政治、经济、科技、人员联系被切断,伤口至今难愈;大国关系处理不到位,跟着美国到处“拱火”“撒钱”,推行价值观外交,自身影响力不增反降。

在此背景下,“新一届政府的日子不会好过,英国的发展前景存在更多不确定性。”赵俊杰说,本次大选或能让外界对英国未来几年的潜在政策调整,作出更清晰的预判。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英国自1945年来首迎“七月大选”,首相苏纳克为何“不想再等了”?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