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艺轻骑兵在喀什留下了什么?

一路歌唱,一路相逢

今年夏天,上海轻音乐团的文艺轻骑兵们连续第二年奔赴喀什,带着“百场演出、百场培训”的目标,深入乡村、学校、部队、残联、福利院、文旅景区。第一阶段,三支文艺小分队各展才华,在莎车县和叶城县完成了52场演出、54场培训,吸引超过42000名现场观众,培训了1200余名学员,用音乐架起一座桥。演出落幕,但美好的旋律依然在这片土地上回荡。

上海轻音乐团在喀什,孩子们的笑脸

带着为喀什写的歌回来了

在莎车县特殊教育学校,上海轻音乐团的演员们与一群盲童相遇,一曲《上春山》拉近彼此的距离。在阿斯兰巴格乡中学,语文老师杨乘舟与演员即兴合作了一曲《父亲》。而父亲节当天,在莎车工业园区,《父亲》这首歌再度被唱响,让观众热孜宛古丽·伊斯拉木热泪盈眶。

新疆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他们的参与让音乐会变成了一场嘉年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杯美酒》等新疆元素的歌曲一唱响,总有观众自告奋勇上台共舞。

上海轻音乐团演员与当地学生互动

去年“百场轻音边疆行”中,上海轻音乐团从当地文化中汲取灵感,创作了不少新歌。其中,乐团创始人之一、82岁的屠巴海作曲的《叶尔羌河的声音》和为喀什创作的《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今年首次在莎车县和叶城县的舞台上唱响。原创歌曲《三千年之恋》歌颂援疆干部像胡杨那样扎根边疆,也深受当地观众喜爱。

上海轻音乐团和SMG融媒体中心在莎车县相遇,共同开启文化援疆节目《明日世界》海选,为喀什地区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追逐梦想的平台。乐团还参与首个“沪喀青少年艺术基地”成立仪式,让更多当地孩子有机会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上海轻音乐团“百场轻音边疆行”

老友重逢,情深意长

上海轻音乐团的音乐会属于每一个人。在叶城县第三中学,一位学生自信地唱出《喜欢你》;在部队中,一位女兵与乐团演员合唱《领航》;在叶城县中医院里,医护工作者们脱下白大褂,跳起《舞乐新疆》。

故地重游,乐团在叶城县重逢了许多老朋友,包括去年在红军小学操场上结识的热爱音乐的小学生热依拉。一年来,乐团演员坚持为她线上辅导,见证她的成长与进步,她也用一首《中华少年》展示了自己的成长。

上海轻音乐团“百场轻音边疆行”走进校园

作为“百场轻音边疆行”的“主打曲”,器乐合奏《金梭银梭致青春》的诞生和叶城县歌舞团密不可分。去年,上海轻音乐团创作中心副主任、首席键盘演奏员杨宏彬将乐团创始人朱逢博代表作《金梭和银梭》与新疆民歌《青春舞曲》融合。今年,乐团再次与叶城县歌舞团老团长、扬琴演奏家艾尔肯·米吉提等同台。时隔一年,同样的面孔、同样的音乐,奏响沪喀两地不变的情谊。

上海轻音乐团“百场轻音边疆行”走进校园

搭建一个“百姓大舞台”

今年再赴喀什,上海轻音乐团增加了一路歌唱,一路相逢“百场培训”的目标,覆盖声乐、器乐、主持以及音乐剧等领域。乐团青年指挥俞璟安参与了合唱和钢琴培训。除了在学校为孩子们上课,他还走进莎车县叶尔羌街道的干部和群众合唱团,成立仅半年的莎车县公安局"蓝鸽子合唱团"在培训后取得进步。

“百场轻音边疆行”培训现场

除了培训,乐团还为当地热爱音乐的人们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在莎车县和叶城县举办的“百姓大舞台”汇报演出,将当地经过培训的学生、年轻干部和文艺爱好者推上舞台中央,乐团演员们甘当绿叶,让他们有机会在聚光灯下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上海轻音乐团“百场轻音边疆行”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和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和文广演艺集团支持。今年10月,上海文艺轻骑兵们将再度奔赴喀什泽普县和巴楚县,将轻音乐带到更多地方,与更多人相遇,加深沪喀人民情谊。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上海文艺轻骑兵在喀什留下了什么?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