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世勋前辈是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2005年获中华人口奖(科学技术奖)。最近有幸拿到桂世勋教授惠赠的《桂世勋文集》(以下简称《文集》),沉甸甸的上下两册,1250千字,“老朋友惠存”的印章蓝字赫然显目。迫不及待打开,瞄了一眼目录,被深深吸引;通读之后,更受感染。
「其人」
一是,受桂教授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感染。有次看望他时,他不吝分享四条为人处事的道理,“真诚待人”等话语至今仍在耳旁回荡,他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力共业共责,让我佩服受益。
二是,对人口学二级学科硕博士点建设和方向的把握和坚持。经过长达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和持之以恒,桂教授作为重要参与者,推动华东师范大学人口所硕士点创建;作为领衔申报博士点及其建设责任人,创设了我国高校第三个人口学博士点,奠定了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人口社会和人口老龄化、新移民与侨务政策两大研究重点。
三是,在老龄化研究领域著作等身。桂教授身上闪耀着永不松懈的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2020年正值80岁高龄时,领衔组织全校20多名跨学部、学院的涉老研究教师申报成立华东师范大学老龄研究机构,被中国老龄协会遴选为全国首批老龄科研基地之一,至今仍在对老龄化研究发挥积极创新作用。
四是,他主张在学术研究上要有明确的研究主题,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名言用于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这也是摒除“大而全”“多而杂”研究乱象的妙方。
「其文」
《文集》选载了桂教授单独或以第一作者署名在1979年至2022年期间发表的文章,其研究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人口理论,二是学科建设,三是具体人口问题的应对举措。正如桂世勋教授在《文集》前言所述,其学术研究创新体现在理论、学科、制度、政策、措施等五个方面。他的总结是到位的,但意义远不止于此,该《文集》另一灼灼生辉之处是,在行文中时刻显露出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
第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分析人口理论和人口问题。这与桂教授是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出身紧密相关的,他在第一部分——人口理论中有多篇论文体现了这一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如,《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研究的八大进展》《完整地理解马克思的相对人口过剩学说》《学习毛泽东同志有关人口问题论述的体会》《毛泽东同志的人口思想初探》《指导解决新世纪中国人口问题的创新理论成果——学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的体会》《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是怎样一本书》等六篇论文,是极具代表性的,其思辨能力值得反复品阅。桂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相互关系,为社会科学提供了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
第二,对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具体运用。首先,深刻领会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即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并加以运用。在目录的“第二部分——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第三部分——人口社会学”收录的大部分论文中,都在强调人口问题与经济社会现象之间的有机联系,“每个区域制约人口发展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因素存在差异”。他出版了我国第一本《人口社会学》专著,也明确提出了“《人口社会学》是以人口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为对象,一般说即是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研究人口问题”的研究对象界定。
其次,对唯物主义辩证法基本规律和基本范畴的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核心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分析法,强调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矛盾的特殊性。“人口系统的这种静态部分和动态部分同各种狭义的社会问题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要正确处理兼顾全面与突出重点的关系……梳理出各个地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人口社会学研究的特殊矛盾就是人口和狭义的社会问题之间的矛盾”。桂教授强调“要坚持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各种问题”,在探究具体人口现象时,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五大基本范畴,如原因与结果、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等等,以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三,注重开展实地调查,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从桂教授长达几十年的研究进程来看,他是一位受过马克思主义思想熏陶和人口学专业训练的复合型学科人才,为推动社会发展而不懈努力。他注重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制度、政策、措施等建言。具体地讲,先是吸收理论知识,锻造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人口理论以及人口学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根基;再进行制度和政策分析,特别是对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老龄化的主题进行论证;而后走进社会实践,借助社会调查方法,将“断一指”的力量聚焦于老龄化的应对方案。为了“断一指”出成效,研究对象也逐步缩紧,从养老保障收缩到养老保险再聚焦到老年照护这一研究重点。
第四,关注各类特殊人群的需求,体现了一位社科工作者“走群众路线”的精神追求。从《文集》涵盖范畴来看,桂教授不仅研究一般意义上的人口理论和学科建设等理论问题,更侧重于特殊人口问题的政策建议和措施方案。研究对象主要是计划生育人口和老年人口这两类人群,心牵其中各类特殊人群,如流动人口、农村人口、独生子女家庭的社会保障权益。具体而言,在第四部分“计划生育”中,多篇文章论述流入上海市的流动人口及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管理及保障;在第八部分“养老保险”中,多篇文章论述了农村养老保险改革及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待遇权益;在第十部分“养老照护”中,多篇文章论述了高龄老人、独生子女父母、独居老人、非本地户籍职工等群体养老照护问题。
「其论」
首先,《文集》践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非常好地呈现了一位社会科学工作者,如何将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探索过程。其思想政治教育、人口经济学、人口社会学、社会老年学、社会保障学等多学科的专业背景,让桂教授将专业知识自如地运用于实践领域中,擅用社会调查方法,走进基层、走近百姓,从而将研究转化为出实效。
其次,宏观人口政策研判与实践方案细节处理得完美结合。他对“宾馆高龄老人提供紧急呼叫装置”的呼吁,他对“精准筛选独居老人中的重点关爱人群及精准举措”,他对实事项目细节的把握,比如,“在社区内设置公共长椅,有些椅子只是找个地方安放,并不考虑位置是否合理,从路上走到椅子是否方便,坐在椅子上是否舒服等。”这些细节考虑令人动容,无不体现专业知识的深厚和对百姓生活的真切关爱。
再次,在正确三观指引下呈现了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除了在专业领域内发挥重要的影响力之外,他身上所闪耀的一位社会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务实精神、真诚待人、尊重别人、关心他人……都是为人为师为学者的表率。
因此,《文集》散发出的思维美、细节美和人格美,是社会科学工作者值得品读的典范之作。
「作为晚辈的阅读感受」
《文集》流淌出来的思维模式、专业能力与价值取向,体现了桂教授作为一位社会科学工作者,几十年来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恪守和在中国具体情境下的实践及运用。同样,我作为一名政治教育专业出身、十几年来坚守人口和生育领域的研究者,读之品之如遇知音,阅《文集》后有了更为明确的治学方向,对社会人口的重点痛点问题有了进一步的研判。
第一,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一块历史瑰宝,应明确坚持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对于当下重大社会人口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主要矛盾,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做出科学决策和顶层设计。比如,当前人口发展面临过低生育率的痛点问题,这是深层次的经济社会问题在人口层面的表现,根本解决途径是有效整改经济社会难点问题,如减轻养育儿童的家庭负担、强化城乡教育及医疗的公平匹配、提高年轻人口的就业率及工作收入、倡导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等等。同时,在人口发展战略布局上,必须抓紧做好两套风险预案,一套是加强生育支持以期提升生育率的“乐观方案”,另一套是应对日趋严重的老龄化的“不乐观方案”。
第二,坚持科学认识论,深入社会实践,将理论研究与实际需要相结合。不管是社会科学工作者,还是干部,都应坚持走群众路线,进行有效调研,深入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听取他们的心声,知晓重点难点问题,将百姓所需所想落到实处。
第三,理论部门应聚焦研究方向,尽好主业主责,去除研究碎片化的杂乱状态。“无论是分析形势还是作出决策,无论是破解发展难题还是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都需要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同时,实践部门也应坚持持久攻坚战,在痛点难点问题上,多部门联动,合力破解。
感谢前辈指明灯的启迪,吾辈将继续奋斗在科研岗位上,遵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教导,立学术之独立真理精神,寻百姓之所需所呼,献一己绵绵微薄之力。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区域发展研究室副主任)
《桂世勋文集》(上、下)
桂世勋 著
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