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艺术领域的新书好书不断涌现。但在众多优秀艺术史著作中,《艺术史》绝对是不可绕过的经典,可以说,通过这一本书就足以打开艺术的大门。
本书有1200多页,200多万字,共计1400多幅高清图片,来自全球近300座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研究机构。它将视觉艺术上的重点案例嵌入历史、社会和地理背景之中,是一部引人入胜的通识类艺术史读物。
正如北京大学朱青生教授所言:“本书中文版的出版,在中国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开拓。”
劳动造就了人,同时也成全了艺术
《艺术史》一书的两位作者是享誉艺术理论界的学者,长期从事艺术史论的教育和研究。玛丽莲·斯托克斯塔德为艺术史学者、教育家、策展人,荣获美国女性艺术核心委员会终身成就奖。《时代》杂志将她评为大学最受欢迎的100位女作家之一。迈克尔·柯思伦是斯沃斯摩尔学院的艺术史教授,讲授罗马艺术及建筑课程、美术通史课程等。
该书首版于1995年,当时就成为大学备受追捧的教科书。近30年来,该书历经五次修订,其中文版足本终于首次引进。
目前,在全球艺术史叙事的著作中,除了《艺术史》影响广泛外,《加德纳艺术史》《詹森艺术史》《艺术的故事》也各有千秋。《艺术史》与其他作品不同的是博采众长,充分汲取各类艺术史论的养分,此外,该书作者依然在世,不断地把艺术史论研究、考古发现和文化研究中的新发现、新观点引入到书中,这使得该书具有开放性和延展性,未形成学术结论的闭环。
《艺术史》按照历史时间和全球区域两个维度,分为三十三章,对漫长的全球艺术史进行宏观叙述。叙述过程中,并没有蜻蜓点水,而是突出艺术史研究中的重点和热点,可谓做到有的放矢。艺术门类实在太多了,在网络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艺术的门类还在不断细分。但是不管艺术门类如何细分,艺术的精神和本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书中,作者并未对所有艺术门类的历史一一铺陈开来,即便知识再怎么渊博的学者也无法做到,事实上亦没有必要。该书主要倾向于视觉艺术,其中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是艺术历史叙事的主角。其实,要将这几个艺术“主角”的全景历史写清楚讲明白,就已经很不简单了。
艺术的历史,从来都不是单向而行的历史,而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的历史有多久,艺术的历史就有多久。随着人类文明考古历史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洞穴壁画和艺术遗迹也得以被发现,艺术史的起源时间一次又一次地被刷新。在人类文明的“童年时代”,人就能够画画、制作各种手工艺品,当然,那时的人类还不知道何为艺术,活下来是当时人类的迫切需要。那时的一切艺术品,都与生活、劳动、敬畏有关,有现实生活的因素,也有精神情绪的要素。劳动造就了人,同时也成全了艺术。
艺术的创造,背后是人类的严肃追问
《艺术史》中,作者提到了《狮人》雕塑给人极大的视觉冲击。该雕塑为猛犸象牙制作的圆雕,高29.6厘米,发现于德国,是公元前3万年至公元前2.6万年的艺术品。该雕塑是人的形象,可能是男性,头部是一个猫科动物的造型。雕塑栩栩如生,即便以现在的眼光看,雕塑技法也无比娴熟。可以判断的是,《狮人》展现出高度复杂的思维和创造性的想象力。也大约在这一时期,还有一座影响力更大的雕塑《威伦道夫的女人》,高11厘米,发现于奥地利,是公元前2.4万年的艺术杰作。如此遥远的年代,雕塑能够留存至今,这就已经是艺术史的幸运了。
谈及艺术史,为什么不能回避人类文明“童年时期”的艺术创造?其实这个问题不难理解,因为人类艺术的形态和样貌,在一定程度上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演进,即便后来的科学技术和文明文化程度一路高歌猛进,艺术创造也越来越绚烂,可艺术的初心一直没有走出过“童年”。很多艺术家在创作中倡导“童心未泯”“回到童年”,实则在深层次地思索这样的一个问题:人类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艺术创造尽管不是哲学思辨,但背后都是对人类何去何从的严肃追问。
世界艺术的演进,总是和特定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社会观念、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以及价值观念存在必然之联系,艺术创造不可能跳过这些因素。漫长的艺术史中,留下了无数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可更多的艺术品由于战争、气候以及各种不可抗拒的原因,湮没在时光的深处,这是人类文明之殇,但也正好给艺术史留下持续探索的空间。世界各地都留存不同类型、不同风格和不同寓意的艺术品,这构成了世界艺术史的精彩。
中国山水画,指向哲学的追问
《艺术史》的一个重要看点,就是对于艺术没有门户之见,尽量避开西方中心主义的传统观念束缚,学术视野极为宏阔。南亚与东南亚艺术、太平洋地区艺术、非洲艺术等等,这些区域的艺术历史,往往在很多艺术史著作中被忽略或者一笔带过,但该书中开辟了专门的章节进行介绍和分析。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艺术的辉煌成就,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该书中,作者用“公元1279年以前的中国艺术”和“公元1279年之后的中国艺术”两个章节进行重点论述。很显然,作者认为1279年是中国艺术史的分水岭,以南宋作为历史之节点。尽管中国艺术史的分期依然有多种方式,可是南宋是中国艺术史的拐点,这一点在学界是无争议的。
中国古代艺术本身就是一部“厚书”,《艺术史》在中国艺术史的叙事中不得不进行“裁剪”,这一“裁剪”,就能看出作者对中国艺术史的偏爱之处。书中,作者对中国古代的彩陶艺术、青铜艺术、建筑艺术、书画艺术、瓷器艺术等都进行了扼要的梳理。
宋朝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高光时期,尤其是中国画的艺术成就,是历史的巅峰。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许道宁的《秋江渔艇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足以惊艳整个世界。为什么宋朝的艺术家热衷描绘山水?书中认为,画家们一方面深受儒学的影响,另一方面对于自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画家们寄情于自然山川,表现出的山水其实都是象征性的,是心中的山水,与道德伦理追求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西方的风景画,更多是对自然界的风物进行如实描绘,无论是在意境表达还是在水墨技法呈现方面,中国山水画都指向哲学的追问。
可以这么讲,在世界艺术史的漫长历史里,古典主义思想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进入20世纪之后,伴随着工业和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文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原本遵循的艺术规则都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现代主义在艺术领域大行其道,艺术创造进入一个光怪陆离的历史阶段,很多艺术作品、艺术现象和艺术行为都变得不可思议。其实对这些不必大惊小怪,有怎样的社会文化土壤,就会产生怎样的艺术创造。现代主义至今在深刻影响着艺术发展,加上网络和数字媒体参与其中,艺术创造走向了更加多样化和不可预知的局面。这一百年来,世界艺术面貌的多姿多彩超过了之前两千年艺术史的总和。从人类艺术史的维度来看,这是幸运还是厄运?现在还不能给出答案。
需要创新的勇气,也要和时代同频共振
本书译者在译者序中提到,近些年来,中国兴起举办各种国际、国内作品展的热潮,历史的、现代的、当代的,各具特色,有时甚至一票难求。这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各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蜂拥观展,不出国也可以欣赏到全世界的艺术。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及国际文化交流的必然趋势,是丰富国人的视觉文化的必要方式。展览的盛况反映了如今人们对于艺术的渴望,人们同样希望能在展览之外获得更多艺术史的背景知识,来充实现场看展览的体验。
如此,读书与看展相得益彰,成为今天了解艺术、获得艺术史知识的必要方式。在这样的氛围中,这部《艺术史》提供了极好的背景知识,也会激发我们去全世界看展、欣赏艺术的兴趣和热情。
《艺术史》给人的启发是多方面的,至少从知识层面看。包括此书在内的一切全球艺术史,我们从中到底获得怎样的启示?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艺术史是文明史的重要组成,要从文明史的立场认识艺术、理解艺术。只有如此,艺术史中的一些争论才可以迎刃而解。其次是艺术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不同的民族和地域,孕育出了不同的艺术。艺术创造从来都没有统一的世界标准,而是要深深扎根在各自民族历史文化的沃土之中。全球各地的艺术,没有高低之别,只有风格之异。最后是艺术要跟随时代步伐不断创新。世界艺术历史积淀是深厚的,其中就包括中国艺术在内。艺术研究和艺术创造,传承历史的同时更需要创新的勇气,要和时代同频共振,在时代文化发展进程中彰显担当,也只有如此,艺术的历史才会是一条不会枯竭的河流,缓缓地流向未来。
《艺术史》
[美] 玛丽莲·斯托克斯塔德
[美] 迈克尔·柯思伦 著
王春辰等 译
中信出版集团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本书中文版的出版,在中国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