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北京来的评论家到北川挂职副县长,看到了什么?

“社会的治理和发展,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你跟老百姓同频共振就容易,你跟老百姓不是一条心就难。”

作为一名学者、评论家,刘大先在北川停留的理由是——在北川挂职一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的长篇纪实文学《去北川》是他在担任北川县委常委、副县长期间的观察、记录和思考。刘大先从个人体悟入手,融合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视角,对北川的人文历史、地理变迁、风物传统、产业发展等进行了既有微观感受也有宏大视野的书写。

7月11日,刘大先带着《去北川》回到北川,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去北川》出版座谈交流会在当地举行。

《去北川》出版座谈交流会在北川举办

北川是华夏始祖大禹的诞生地、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北川县曲山镇石椅村干部群众时称赞,“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你们是一个很好的样子”,寄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乡村振兴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一起迈向共同富裕,生活越过越红火”。

对大多数人来说,北川,可能原本是一个陌生的地名。因为2008年汶川地震,这个充满伤痛的地名,成为很多中国人或许未曾踏足但不会忘记的名字。北川,从历史中走来,被自然界的巨手毁于一旦后,又如何重新凭人力站起来,在《去北川》里,不仅可以读到结果,更能看到过程。

挂职期间,刘大先花了大约半年,把北川下辖19个乡镇都走了一遍。这是成就《去北川》这本书的基础。他在书里写道,自己与北川也算是萍水相逢,北川教会他一种萍水相逢的态度——尽力地热切地努力地生活之后,无论有没有留下遗憾,都是最好的人生。“虽然道理早就明白,但如果不亲身体验,还是不会变得深刻,而只有体验过后才可以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那个时候的自我也才得以在真正意义上认清自己,避免偏于某一个维度的固执与偏狭。”

《去北川》作者刘大先

业界专家评价,《去北川》不仅是一部融合学术视角的田野调查报告,更是一次对北川的全方位记录,内容涵盖羌族的历史渊源、现实状况、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等多个维度,以河流、村落、美食、羌绣等彰显出北川的文化多样性。同时,第一视角的细腻记录,展现了个人与地方历史的连接,展现出深厚的民本情怀与温暖情感。

刘大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中国作协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著有《从后文学到新人文》《贞下起元:当代、文学及其话语》《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千灯互照》等,曾获鲁迅文学奖、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胡绳青年学术奖等,并获“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军人才”等称号,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去北川》正文13章,全书21万字,插图8幅,以清晰明亮的笔法记录了北川的人们如何行动起来,如何在千百年深厚的文化积淀中自强不息,如何用绵绵不绝的文脉锻造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内核。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阚宁辉感慨,《去北川》独树一帜并打动读者的关键在于,北川的好样子正是中华民族的好样子由内而外最生动鲜活的写真。

“一个人文知识分子在地方挂职,我能做的就是‘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沉潜进北川人的生活中。当我意识到自己可以以‘北川人’进行自我表达时,就会有一种为北川立传、为历史赋形、为时代存照的责任感。”刘大先说。

《去北川》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认为,《去北川》是一部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之书,也是一部践行“两个结合”精神之书,更是一部表达多彩文化之书,将北川厚重文化传统和新时代文化结合,是对中国精神、中国气魄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赞颂。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谈到,《去北川》没有简单化、表面化地书写北川的灾后重建,作为文化学者和研究型专家的刘大先走到北川历史和文化深处,梳理出文化底蕴深厚又浴火重生的北川,引出对社会、文化、生活和家庭的深刻思考,行文质朴,表达鲜活,有立意、有情感、有深思。

“一个地方并不是天然为人所知的,需要不断有人书写和讲述。只有这样,一个地名才能真正变成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类栖居之地,变成我们每个人的家园。”评论家黄德海说,《去北川》就是这样一本让地名变成家园的书。

作家卢一萍说,《去北川》完成了一次有力、情深义重的文学表达,用朴素的历史人文、民族记忆、生活变迁的呈现方式,写出了一本对北川人的“有用之书”,也在文学地理版图上留下一个新的坐标。

“我在北川时,当地的干部常说:‘社会的治理和发展,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你跟老百姓同频共振就容易,你跟老百姓不是一条心就难。’这句话包含了北川凤凰涅槃、新时代山乡巨变的所有答案。”刘大先表示。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一个北京来的评论家到北川挂职副县长,看到了什么?

相关推荐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