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黄灯的眼睛,在《去家访》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普通孩子的成长

“陪伴学生回到他们成长的地方,一种被遮蔽的力量,总能在年轻人身上神奇复苏”

一边,倦怠、佛系、躺平……互联网上,越来越多表达“无力感”的词汇正在成为这一代年轻人的标签。

另一边,经历5年的走访后,黄灯在《去家访:我的二本学生2》(以下简称《去家访》)中写道:“陪伴学生回到他们成长的地方,一种被遮蔽的力量,总能在年轻人身上神奇复苏。”

透过黄灯的眼睛,在《去家访》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普通孩子的成长。神奇之处在于,当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真正步入广袤大地,走进他们具体而稠密的日常,互联网上关于年轻人的标签就会被一个一个地擦掉。

我们将看到,在社会的激流和现实的夹缝中,这代年轻人仍可以通过建立丰富而多元的链接,于家庭的托举与个体的奋进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法,活得踏实、充盈、从容。

《去家访》,黄灯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我的二本学生》,黄灯著,人民文学社

牵引我的,是一种朦胧的直觉

记者:您之前那本《我的二本学生》反响很好,许多人是通过您才关注到“二本学生”这个数量庞大的青年群体的,他们形容您的写作像“一盏灯”。我很好奇,“黄灯”是您的真名吗?

黄灯:很有意思,经常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出生于元宵节,在我的家乡湖南有“三十的火,元宵的灯”这个说法,所以父母给我起名叫“黄灯”,“黄灯”真真切切是我的名字。

记者:冥冥之中,似乎与您的教师职业有所呼应。

黄灯:也许有一点。其实,每次走上讲台,我都感到兴奋,一看到学生我就很开心。到现在我都记得刚到大学上的第一堂课。那是在大一新生军训之后,当时我有很长时间备课,也准备了很多话题。因为第一堂课的课程内容是应用文写作,课本相对枯燥。当时,我站在讲台上,发现底下的学生们都特别认真,他们的眼神特别纯洁,带着些好奇,眼睛睁得溜圆,笑嘻嘻地望着你,能明显地感觉到刚高中毕业的孩子们那种憧憬美好的样子。

记者:《我的二本学生》出版后,也收获了许多教育界专业人士的关注,你和他们有交流吗?

黄灯:从我的视角看,我进行的是单纯的非虚构写作,但一些研究教育学的老师告诉我,在教育学的视角下,我做的事情叫质性研究,是很有学术价值的。尽管我们相互之间并没有可供分析的框架,却反而更有一种专业交流的感觉,我好像可以和他们彼此关注、共同探讨。

因为《我的二本学生》的出版,我开始能够与许多具有现实关怀的学者进行交流,这让我受益良多。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的程猛老师出版过一本书《“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他站在教育学学者的视角对年轻人做出了分析;还有北京大学林小英老师写的《县中的孩子》,她关注了县域教育的具体情况;还有华南师范大学的施雨丹老师、华东师范大学的田雷老师……这让我们可以从很多视角认真地看到这些孩子,这很重要。

作者黄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透过黄灯的眼睛,在《去家访》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普通孩子的成长

相关推荐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