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园林的高峰在明代。明代园林璀璨多姿,只可惜如今的我们已难见其真容。所幸,古人用文字描绘了许多园林胜景,园虽逝去,“园记”犹存。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丽方让我们对明代园林样貌的想象有了一个新的落脚点。她用散文般的文字和素雅飘逸的手绘,“再现”23座明代园林的50个园境。循着《园境:明代五十佳境》(以下简称:《园境》)一书,我们步入园林佳境,望远山云霞,栖古松林下,听莺语水声,仰山间明月。
领略传统建筑之美,就像鸟的迁徙,在此处落脚歇息之后,才可以向更远处“翱翔”。
《园境:明代五十佳境》
王丽方 著
上海三联书店
“走进”那片山野
记者:今天我们见不到的明代园林被您一一“描绘”出来,信息来源就只有古书吗?
王丽方:(笑)确实差不多如此。我们能看到的中国古典园林,只有清代以来的遗存。多数人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印象,都停留在清代园林的样子。这局限了人们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了解。对中国古代园林的学术研究,同样由于实物素材的局限而影响到观点和分析、论述。这是必然的。古代园林有个大的断点,对之前丰富多样的园林的设计特征我们很难了解。极少数明代园林旧址还留存,但几百年变迁不断,基本不复当时的样貌和气质。
明代园林成就璀璨,在山川大地营造的园林曾经生机勃勃,却又很快消逝于历史的风烟中。幸运的是,古代文人认真而动情地用文字记写了很多园林。园虽逝去,但文章留存。明代园记中那些独特优美的园境和富有魅力的设计深深触动我心,所以我们将一大批明代优秀园境的场景样貌通过手绘和叙述“再现”出来,就像我们进入明代“园记”的山野中挖掘、采撷一番,捧出各种奇花异果,供人们鉴赏。
记者:那些美好的文字令人向往。有一段园记写道:“走曲水涧入洞中,洞可容二十辈……由洞中纡回而上,悬磴复道,参差栈齴,‘碧漪堂’在俯视中,最高处与‘积翠冈’等。群峰峭竖,影倒‘露香池’半,风生微波,芙蓉荡青天上也。”
王丽方:这段文字描述的园林就在上海,是明代露香园。园中曾有规模很大的叠石山,山背有泉水,水流穿过山石,在山前汇成“露香池”,私家园林中,10亩的水面算是很大的池了。池上长桥,朱栏映水。水岸有碧漪堂。大叠石山中有一个石洞。石洞能容20人,是非常少见的大洞。更有趣的是,石洞之内沿着石壁有崎岖的阶梯可以向上攀登,洞的出口在洞顶。洞中的光也从高处照下来。游人一出石洞,突然发现已经在大石山的山顶了。位置高,视野开阔,之前经过看过的碧漪堂和大池,现在是从高处俯瞰。池中倒映着天空。水上的莲花好像荡漾在青天上。
明末,露香园经历战乱而毁,至清初仅有旧石二三,浅池亩许;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徐渭仁将此园购入后重修,稍现昔日景观。到鸦片战争时期,园子被用作存放火药,一日火药库爆炸,园子被完全炸毁。所以园林真是很难长存,不仅我们现在看不见明代的露香园,即使在清初,也不能看见它在明代时最好的样貌。幸亏有一篇生动的园记《露香园记》留存至今,我们得以细细地品赏。
王丽方重绘的明代露香园石洞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古人用文字描绘了许多园林胜景,园虽逝去,“园记”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