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魏思孝,始终以在场的姿态对他所熟悉的乡村的人、事、物进行观察、体验和写作

只有热爱乡土中的乡民,笔下的人物才会鲜活。

生于乡土、长于乡土的山东作家魏思孝,始终以在场的姿态对他所熟悉的乡村的人、事、物进行观察、体验和写作。从以皇历旧语为题的《余事勿取》,到为小人物立传的《都是人民群众》,再到塑造新典型文学形象的《王能好》,他不仅一直走在探究乡土写作文学形式的路上,更逐渐深入开掘着乡村的种种现实。在他看来,只有真正贴近乡土现实,才能写出好的乡土文学;只有热爱乡土中的乡民,笔下的人物才会鲜活。

「啃老」

记者:听说您在成为作家之前,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啃老”生活,甚至婚后吃了好阵子“软饭”。

魏思孝:(笑)真是这样呢。

我是农家子弟,父母都是吃苦耐劳的农民,对于我的未来,他们的希望就是我以后不要像他们那样干农活了,吃了太多体力劳动的苦,他们希望我可以做安稳的工作。在他们心目中,医生和老师就是安稳工作中的最理想型。可是医生实在太难考了,于是他们就很希望我成为一名教师,我大专毕业后虽然通过了教师资格考试,最终还是没当教师。

我读大专期间,接触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慢慢对文学写作产生了兴趣。毕业后,我做过教辅书的编校、整形医院的文案,但大部分时间我都没在工作,而是埋头写所谓的小说。说实话,那段时间,温饱确实成了问题。亲朋好友都觉得我是不务正业,根本不相信我能写出什么东西,更别说当作家养活自己了,他们认为我是在拿写作当作逃避生活责任的幌子。

好在我熬过了那段物质贫困、精神迷茫的阶段,在文学写作这条我真正喜欢的道路上坚持了下来。我很感激陪我熬过这段艰苦时光的妻子。2007年我第一次发表作品,直到2016年我才不用为温饱发愁,才能更加安心地投入到写作中去。

「“容器”」

记者:乡村三部曲《余事勿取》《都是人民群众》《王能好》,您自己最喜欢哪部?

魏思孝:如果从个人感情来讲的话,我会更喜欢《余事勿取》一些,因为《余事勿取》主人公卫学金的原型是我父亲。写《余事勿取》对我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陪我父亲重走一次他那短暂又苦楚的人生,这样的重走,让我对父亲的死释怀了一些。


《余事勿取》,魏思孝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但如果单纯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从小说的完成度、成熟度来说,我个人觉得《王能好》是这三部作品中写得最好的。“王能好”这个人物相较于《余事勿取》和《都是人民群众》中的人物,他更为立体,也更加有深度,小说的结构、文法方面也更经得起推敲。

记者:是什么推动了乡村三部曲的创作?

魏思孝:进行乡村三部曲的写作之前,我对内容是有一个整体构想的,希望表现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50后、70后、80后三代乡村男性的命运、处境、际遇与精神世界。这些都是普通人、小人物,他们在历史和时代的洪流中显得特别无力。

按照时间顺序来讲,乡村三部曲最先创作的是《余事勿取》,时间大概是2017年末到2018年末,写了差不多一年。创作的出发点是我在完成了小镇青年题材的小说后,希望拓展一下自己写作的视角,想着手写自己更熟悉的乡村生活和乡村人物。

写小说同时需要素材和容器,二者缺一不可,都很重要。我对乡村生活、乡村人物和乡村故事的素材有着天然的储备和积累,在某种程度上,动笔前我需要更多的是对“容器”进行思考,也就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承载素材、表现素材。思考的过程中,多年前在《鲁中晨报》上看到的一则新闻突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那是关于冬天小树林里冻死了一个人的新闻。于是我将这则新闻套在了我要讲的故事上,将这个可怜人角色套在了小说人物卫学金身上,写作便有了落脚点。

到了《都是人民群众》,主要是采取一种为小人物立传的写法,这种立传的写法适合处理大量不同人物的素材,到每个人身上,每篇也就几千字,短小精悍,方便阅读。驱使我这样写作的动因是,我生活中遇见的各种人物有太多东西可以写了,而且,这些我认识的、相处的乡村中鲜活的人,他们中的一些,陆陆续续由于各种原因去世了。他们去世了,慢慢就被遗忘了,这让我觉得很遗憾,也很痛心。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写作让他们的痕迹能以另外一种方式留存。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回头看《都是人民群众》,它在文学技法上存在很多欠考虑、不成熟的地方。


《都是人民群众》,魏思孝著,九州出版社

到了2020年开始写《王能好》的时候,相对于前两部,我的小说写作手法更成熟一些了。写《王能好》的契机来自我对劳务市场中打零工的农民工的关注。劳务市场中找零工的人往往是那些不愿意或者已经因为年龄等因素没有条件到工厂中打工的人,他们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养家糊口。像前段时间很火的北京马驹桥,就是一个很典型的零工聚集的劳务市场。我觉得他们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群体,在他们身上能反映出许多社会问题和人性考量,而且,打零工的人工作的随意性特别强,去过的地方、接触过的人纷繁复杂,可以拓展小说内容的丰富性。于是,我就想以这样一个打零工人的视角,去观察城镇和乡村的面貌。

又恰巧在2019年我的一位亲属,也就是我的大表哥因车祸去世了。我大表哥是一个很典型、很生动的人,我一直有把他写进我的小说中的想法,也对他的一些事件、习惯、性格特点予以留意。大表哥的去世使得我的写作计划提前了,正巧他也是打零工的,这就与我写劳务市场零工的想法不谋而合了。就这样,大表哥成了《王能好》中的“王能好”。


《王能好》,魏思孝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一开始就想写个中篇,越写越觉得可写的东西有很多,索性就写成了一个长篇。王能好作为失去土地的农民,生活在城市和乡村的夹层之中,希望通过打工来维持生计。他首先去了他心中最繁华、最富贵的上海,如果不是因为弟弟去世,他可能一辈子都会留在上海打工。之后他又去了北京,不幸的是他受骗进了黑工厂。通过王能好的眼睛,我们会看到许多社会现象和各个阶层的处境。

三部作品的写作动机和写作历程大致就是上面讲的这样。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作家魏思孝,始终以在场的姿态对他所熟悉的乡村的人、事、物进行观察、体验和写作

相关推荐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