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2024年1月的最后一天,一年的十二分之一如此仓促而逝。今年,我们延续2023年的惯例,在每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为读者奉上本月推荐的新书,这些书籍的出版时间在近三个月之内,由我们邀请到的媒体人、书评人以及编辑部同事们共同推荐。
在1月的新书中,有以汪曾祺的个体微观史延伸到大时代历史的《汪曾祺1000事》、有“我在北京送快递”的胡安焉新作《我比世界晚熟》、有英国女编辑退休后回望工作往事写下的“文学圈的打工人实录”《未经删节》、有长达一年的北极生活纪实之作《一个女人,在北极》,以及朋克音乐教母帕蒂·史密斯的私人影像册《从昨日醒来》……在这些国内外新旧书籍中,都呈现出“个体”在其中闪烁的微光——“把自己作为方法”仍旧是我们对抗时间仓促流逝最有韧性、最具生命力的方式之一。
本月推荐的新书共12本,推荐理由详见下文——其中总有一本新书适合你的春节返乡或旅行路途,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推荐你最近读到的好书!
《我比世界晚熟》
作者:胡安焉
出品方:胡杨文化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4-1-15
推荐人:渡水崖
可以称《我比世界晚熟》是去年占据各大图书榜单、受到好评的非虚构作品《我在北京送快递》的“前传”。并非只是聚焦作者胡安焉当快递员之前的工作履历,还是归拢他自中专毕业后不停地更换工作,而所谓行业和领域都跨度极大的行举背后性格的成因,他自己称之“心理分析”。
与《送快递》中看似不太在乎社会规则而显得自由、游刃的人的想象不同,胡安焉总体认为自己是对社会运作的法则不了解(“晚熟”)、没有恒定的价值标准(“没有个性”)。他非常清醒而平静地解构着自己为何无法嵌入“正常”的工作系统:社交方面有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倾向,不喜欢和人打交道,也难以与“同事”维持好的关系;做事方面追求道德正确,无法先追逐利益……
他认为自己的心智是从踏入社会开始诞生和得到成长,因而也有很大篇幅提到了家庭教育(当中的缺失、没有得到很多社会所需能力的“预备学习”)。譬如,父母的思想观念和工作环境首先就严重脱离社会现实,不会规划自己的人生,进而认为孩子在外表现得乖顺和服从就可以混得好;把自身的存在看得卑微,进而也会把孩子看得卑微,在外人面前贬低他成为一种机械的谦虚反应……很有意思又令人怅然的是,这样长大的胡安焉,会因为在外不太争取自身利益而经常被误以为是有钱人家的孩子。
另一面,胡安焉一直有写小说的愿望和阅读的爱好。但他坦陈做漫画、出版相关工作不止是顺应喜好,也出于对社会的反感和逃避。可以看到电影、书籍、音乐对他成为现在的他的的浸润,但也有一定反向的效果。这对于爱文艺之人都是一份提醒,如他所写,连叔本华的精神和生活都是割裂的,“他的智识并不作用于自身的品格”。
若向外看,对各类型工作体系和逻辑的分析没有《送快递》的多,能看到比如找工作的方式从报纸、熟人介绍到后来的网络招聘平台,背后是个体随着时代发展被投入更大更陌生的社会环境的过程。而这样一个“晚熟”的人能够如此脱离主轨道而生活,也源自他曾经商创业、游走各个大大小小的城市、不停地去观察分析自己与周围人的高强度的敏感力的调用和社会化“历练”,这并非每个人都愿意去做的。
总之,这本书给我的启示是要去掉美好的滤镜来看待个体自由背后的不完美、付出的代价,而不仅仅轻易地褒扬、追随学习,是一种不负责任,所谓读者的自觉。另一面自然是所谓素人、普通人通过一份自传性质的写作获得了比自己想象中多更多的关注后的无所适从、纯然和胆怯,这又是属于写作者的良心的自觉。因此真正诚实的写作是暴露出残缺和丑陋,如他在最后所说,“人生就像一种疾病,天然地存在种种病症和缺憾,……,我的所有努力,都建立在这一认识上。”
《汪曾祺1000事》
作者:杨早 / 徐强 / 李建新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3-12
推荐人:思郁
汪曾祺的书,市面上有各种选本和版本最多,让人眼花缭乱。按说,汪曾祺身上该挖的东西都有了,但是这本《汪曾祺1000事》还是值得推荐,首先作者都是专业的汪迷,杨早还跟汪曾祺沾亲带故,徐强编过年谱,李建新编过汪曾祺的集子,他们合作保证了这本书不仅仅是段子,而且是历史,从个体微观史延伸到大时代历史,涉猎很全。其次,这本书具备了年谱的功能,但是又大于年谱的叙事,它有段子,有生活,有时代的印记在其中,可以看作碎片化的汪曾祺传。第三,这种形式值得提倡,好玩,有趣,像现代版的世说新语,一改学术腔的研究腔调,让普通读者更加亲近和了解真实的汪曾祺,这本书也是了解汪曾祺一个很好的入门书。当然,也许汪曾祺不需要什么入门书,喜欢他就去读他的小说和散文,会更好。
《道德故事集》
作者:【南非】J.M.库切
译者:远子
出品方:磨铁·大鱼读品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4-1-18
推荐人:思郁
2023年,八十多岁的小说家库切玩了一个很新的出版游戏。他用英语写了小说集《波兰人和其他故事》,但是先在阿根廷用西班牙语出版了。然后才能在英美出版,在美国出版的时候,把小说集中的其他故事都丢了,就选用了一篇《波兰人》单独出。中文版的《道德故事集》中有七篇小说,有四篇是跟《波兰人和其他故事》重合的,其他三篇又不相同。据说这种形式是为了对抗英语的文化霸权。小说中的七个故事都很简单,至少不像库切以前的作品风格。如果存在作家的晚期风格的话,库切的小说大概可以看作这种风格的实践者,这种风格可以概括用简单、经济的句子写出节奏性和音乐性都很好的故事。比如小说中的第一篇《狗》,只有四页篇幅,讲了一个女人上下班都经过一个房子,院子里有条狗,总是朝她狂吠。她去跟狗主人交涉的故事。喜欢库切的小说读者可以读读,不了解库切的读者大概会很失望,这些故事都太简单了,体会不到其中的微妙之处。最后几篇探讨人与动物的伦理关系,其中的哲学探讨又有些乏味无趣。
《沉落者》
作者:【奥】托马斯·伯恩哈德
译者:马文韬
出品方:世纪文景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4-1
推荐人:把噗
“沉落者”韦特海默,因为听了格伦·古尔德弹奏的《哥德堡变奏曲》,万念俱灰,遂放弃钢琴大师之路,最终走向自杀。在这本书中,古尔德是陪衬,一个虚构的形象,他并没有在莫扎特艺术学院跟随霍洛维茨学习过;同时他也是钢琴艺术的王者,影响着所有学琴之人。伯恩哈德写出了“为艺术而献身”的根髓:既是韦特海默,因为深谙自己达不到古尔德的水平,先是放弃,后又在古尔德逝世后选择自杀;也是古尔德,为了探索最精湛的琴艺,谢绝公开演奏,终日与钢琴为伴,如他而言要“成为钢琴本身”。“我”作为第三者,见证了两位“同学”走向不归路,并将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
《沉落者》具有鲜明的伯恩哈德风格,将伯式叙述发挥到极致。全书只有四个自然段,首页就有四个,这意味着除了第一页,后面上百页文字都没有分段,从头到尾一叙到底。全文可以看成“我”从走进旅馆到走出旅馆、来到特赖西韦特海默的住处,这个过程中在脑海产生的回忆。小说里因此不断地出现“我想”,向读者来指出“我”正处在回忆中。甚至于,还刻意点出“我”在旅馆的活动流线,向读者提供一种真正进行的叙述时状。这个过程极其缓慢,让故事线变得很不真实,更多作为承接叙述者所思所想的容器。
意识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向前流动,小说的叙述因此在不断推进。但伯恩哈德无意于将其写成像乔伊斯或伍尔夫那类“好读”的意识流文体,反而不断引入“他说”等间接引语的指示词,来人为阻滞叙述的畅快流动,产生停顿、干扰的效果。这种写法让文本变得更不好读。即便如此,伯恩哈德的叙述仍然“漂亮”,充满魅力,具有现代主义的自省意识(事实上偏向贝克特创造的风格)。生硬地插入这些词看起来并没必要,因为“我”直接引用他者的原话——像“他说,我想……”,只是没有加上引号;但这种人为干预产生了一种有如咏叹的复调风格。伯恩哈德会不断地写到之前已经写过的东西,回旋往复,如同音乐织体中不断响起的旋律,这成就了伯恩哈德独特的风格,在他的大部分作品里出现。
《楼梯上的女人》
作者:【德】本哈德·施林克
译者:印芝虹
出品方:新经典文化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2024-1
推荐人:萧轶
一副被认为可以传世的裸体名画,在绘画者、购画者与看画者之间,因画面修复与展览借用而产生的法律业务,这三人与画中模特之间产生了一段缠绕不清而无一所得的四角恋,三位男人谁也没能获得模特的青睐,连画作本身也被模特带走捐赠出去了,真正落得个“四大皆空”的结局。模特之所以如此抉择,原因在于:对于购画者丈夫而言,她是只有外表重要的漂亮战利品;对于绘画者画家而言,她是绘画灵感的缪斯;对于看画者律师而言,她彷如亟待被拯救的落难公主。在她自己看来,“终究还是男人男人的掌中之物”;他们每个人为她所做的,都像是“一个自我陶醉的人对自己所做的一番自我陶醉”,全然没有考虑过模特自己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
几十年后,这幅裸女画作在异国他乡重新现世,精致利己的购画商人、渴望青史留名的执念画家、随波逐流的成功律师,再度因蛛丝马迹而相聚于模特晚年所居住的荒凉小岛。他们之间的争执,追问我们在时代中在社会里究竟应该过怎样的生活:女人在对话与生活中一直寻找和追问的生活到底应该留下什么,拷问着他们内心去自问——怎样才算得上值得过的生活。当得知画作被捐赠后,看到模特早已人老珠黄,商人与画家愤而离去,留下从不亏欠别人也不必感谢他人的成功律师,追问着女人当年为何要利用自己对她的好感,这个疑团是他那从来没有遗憾的人生里必须清除掉的阴影。
早已身患胰腺癌的模特在弥留之际,与他假设着当年如何一起私奔又会如何的生活想象,希望在解决疑惑的同时也不给双方留下遗憾似的。当年模特在画中一步步从楼梯上向他走来,让他理性规则的人生发生了欲念的倾斜;如今模特在现实中一步步从楼梯上向他走来,让他失落疑惑的人生焕发新的想象。在对生活该当如何的话语争执下,他终究重新认识到,“她何等勇敢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而我又是怎样胆怯地过着我的人生。”
在小说的第三部分,两人在孤岛上通过假设虚构的自我想象,重新发现生活的遗憾;在遗憾中重新认清自我的过往,而不是像曾经那般“友善的冷漠”,在悔恨的过往中重新看待自身的缺陷,重新认识自我的活法。虚构想象给予了知名律师对生活本身的重新认识,在虚构想象的陌异性之下,终于逐渐逃离了曾经太过熟悉的精致理性,也在陌异的想象中学会了谦卑的生活态度,重新发现生活的复杂性。
过分熟悉舒适的生活本身,很有可能是一种残忍的粗暴,就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妻子儿女一般,一切都太过理性而忽视了太多,就像阿扎尔·纳菲西在《我所缄默的事》中所说的那般:生活本身也可能是自我欲念的极权主义。与过往的遗憾再度相撞,也意味着与未来的可能无限相遇;生活不仅需要看清现实的理性,更需要拥抱可能的想象;唯有想象的能力,才能拯救生活的泥淖,才能拯救我们自己。
《未经删节》
作者:【英】戴安娜·阿西尔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后浪
译者:曾嵘
出版年:2024-1
推荐人:萧轶
有时不得不承认,幸运的编辑是个很有故事的职业,日常交往都是文化史料般的存在形态。戴安娜·阿西尔从创社到退休,近乎赤裸的书写措辞,爱憎分明的鲜明态度,对老板同事、旗下作者也坦荡真诚地直抒胸臆或曰独抒己见,呈现了一份真实有趣乃至怨恨丛生的编辑生涯,由于真实而让人读来,让“人生破事”也多了几分可爱,文坛八卦也多了几分包容似的。当然,最有趣者正如书写回忆的心态或态度,乃其人生着实令人起敬。
国人好言“难得糊涂”,阿西尔则讲究活得通透,才能下笔之时无所羁绊而实录自身对人对事的真实态度。这种书写态度在国人的回忆录中难有,除非有恩怨太深,对朋友一般都几近颂章赞词一般用文字供奉着,老太太不会因是朋友而只有好话。国人则越老越虚伪,下笔无神而羁绊丛生,真可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善或美或做到了,诚与真却丧失殆尽。
尽较之于作者另一部回忆录《暮色将尽》,《未经删节》的确在书写方面显得更为公共性,不仅有着英国出版史,也有着世界文坛八卦史,尤其是作者对奈保尔的“真情流露”,让我们看到这位光幻之下的诺奖得主令人不堪的另一面;当然,还有诸如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的出版遭遇史等弥足珍贵的八卦式史料。然而,就个人趣味而言,《未经删节》里对出版业的吐槽和对国际大文豪的爱憎之明与好恶皆言让人读来捧腹惊愕,但我更喜欢《暮色将尽》对个人活法的通透思考或率性表达。在这一点上,我似乎不得不承认,阿西尔越是“老言无忌”,就越发返照出我们生活的匮乏性,也正是这种“心向往之而无能至”的尴尬,让人油然而然地产生了这种对生活本身的阅读亲近感。不过,并非孰好孰坏,而是期待能够这位可爱的老太太剩下的几部回忆录都能被引进——或许非仅因编辑生涯的吐槽,也非仅因文坛巨匠的八卦,更因其待人处事的态度,让人看到了率性而活的人生姿态,为你我这类苟于匿栖之辈展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隐秘的终点》
作者:【美】娜塔莎·特雷休伊
译者:黄茜
出品方:风之回响RESONANCE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2024-1-1
推荐人:萧轶
这是一部美丽得令人恐惧的回忆录。在作者笔下,叙事讲述得越发细节,场景刻画得越发细致,风景描述得越发美丽,隐喻使用得越发精确,文笔冷静得越发诗意,那份力透纸背的恐惧感便越发令人生寒,甚至让人偶尔陷入窒息之感。娜塔莎的祖辈都活在种族肤色的另类眼光和社会歧视之下,父母是跨种族婚姻,尽管社会偏见和种族歧视,当时法律并不鼓励,但社会却因习惯而维持,时刻被各种监视和恐吓所包围着。随后在继父的生活里,娜塔莎母女逐渐陷入了以惩罚为互动的生活泥淖,在长期被家暴之后甚至离婚也无法逃离,继父幽灵一般进行生活的绑架,以爱之名进行语言恐吓和暴力威胁直至被枪杀……
娜塔莎此书在社会性种族歧视的记忆书写中,彷如为了弥补母亲被枪杀后的刻意遗忘,转而对街道居所等场景和风景进行了仿佛刻意的细致,如同梦境般优美的文字总让人读来浮现绝望的阴影,在细致的琐碎中寻觅着通往最终结局的隐喻存在;而继父枪杀母亲之前的通话记录等证词文件,铺陈出了情感勒索和暴力威胁之下的母亲究竟生存在何等的恐惧之下,以及女性面对家庭暴力之时的无力之感。那些过往的创伤,都被娜塔莎赋予了相关的隐喻,让我们看到她如何在隐喻之中重返记忆现场,也看到她如何在隐喻的诱惑下走向诗人之路。
“你知道有一个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意味着什么吗?”全书由作者梦境中已被继父枪杀的母亲所提出的问句点题,该梦境在全书收尾进行呼应的对照结构,更加凸显了这个梦境与这个问句之于作者一生的重要性。正如作者收尾时所言,当人将一份永远无法愈合的创伤记忆藏匿于心底之时,一旦记忆被召唤出来,人便拥有了两颗同时跳动的心脏,就像作者为了书写最为拒斥且刻意遗忘的那部分人生之时,她强迫自己阅读长期遭遇情感勒索、家暴恐吓乃至刀枪威胁等证词报告时,她所再度真实经历的,并非丧亲之痛,而是母亲最后时刻的那份恐惧,以及人在回溯往事时,记忆中的种种细节又是如何幻化成通往终点的隐喻节点。这些不断铺陈的隐喻节点,彷如通往噩梦的线索一般,邀请读者与自己共同沿线走向故事的终点。
《知识与国运》
副标题:近世政治人的困惑
作者:羽戈
出品方:也人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年:2024-1
推荐人:萧轶
当下论世谈史,往往制度为先;研究晚近变革,尤论政治制度;分崩离析的动荡转型年代,时势之外的“英雄”往往成为焦点。然而,无论是“英雄”意欲推动的时势,还是时势推出的“英雄”,二者成败都与自身的智识息息相关,智识的水平、结构与视野都关乎着时势的态势发展。尤其在现代转型过程的台前幕后,新制度尚未建制,旧手段仍旧暗涌,手握重权者往往能够翻云覆雨,个人智识水平往往可以在朝夕之前改变国运,当然更影响着亿兆百姓的命运:“在古代中国,治国的密钥,常常把握于雄主或重臣之手”。
羽戈此书文笔老道,读来颇感老吏断狱之力,论时断势的金句格言纷沓迭出,尤其是在论人断史之际基于历史语境而进行的种种常用概念之厘清,令人读来颇为受用。全书以史料为基础,将历史人物的言行举止,尤其是他们在处理政务和时代方向等方面的史料记录,置放在历史语境中去细致考察慈禧、李鸿章、袁世凯、奕䜣等人的学、术或道,谈论他们的智识水平与近世国运之间的互动关系。
诸如论慈禧,这位“对应今日学历,大概在初中生与高中生之间”的实权执政者,“她的政治水平远高于文化水平。以往我们喜欢强调她的权术,然而政治岂止权术一项,其决断力、平衡术、自我纠错等政治素质都是一流,自咸丰帝以下皇族,不论男女,无人能及。由她执掌国柄,于危急存亡的大清王朝而言,实在是最不坏的选择。正是在她手上,帝国虽摇摇欲坠,却始终不得解体。”然而,“她一生拼杀,不是输在了能力,而输在了由知识与思想所决定的政治视野,纵使尽力顺应潮流,却始终未能认清时代前进的方向。一旦方向出错,则不只前功尽弃,还可能倒行逆施。”
再如论袁世凯:“袁世凯的知识结构问题不仅严重束缚了他的政治视野,还在他身上早就了一种转型时代所特有的分裂:其肉身进入民国,头脑滞留于清朝。”尽管袁式权术异禀,但有术而无学的他选择了逆流抗势,从他一世骂名的悲剧可以看出,“一个转型国家的执政者,如果缺乏足够的现代知识,将会迎来什么样的命运与国运。”因为,“执政者的知识素养,正对应国家转型的方向感,构成了转型成败、国运盛衰的一大要素,它不是转型的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有之转型未必成功,没有必不成功;决定不了一个国家的上限,却足以决定下限。”
尤其是在晚清这种集胡汉之争、中西之争与古今之争于一时的大转型时代,制度依然处于古典状态,新制度忽隐忽现,国运走势往往系于执权柄群体。然而,历史的吊诡之处往往在于,当一个时代需要人才之时,读史所得的感受却往往盛世人才辈出而衰世人才匮乏,主要还在于之所以能成盛世,往往执政者能够不拘一格降人才,衰世则往往压制摧残人才或人才逃匿乡野。
然而,衰世末世往往庸才奴才高居于位,如“大清王朝最后十年,在野人才逐渐超过在朝人才,反对朝廷者逐渐超过忠诚朝廷者”,何况“在朝的人才,受困于病态的体制,往往难以发挥其所长,甚至惨遭逆淘汰。”于是,“一遇专制,俱为奴才”。更可怕的是,朝廷眼中合适的“在朝人才”,有时往往刚愎自用乃至歧路无返:“当一个人明明有机会而拒绝接受新技术、新信息,其愚蠢不可谅解。”“这些人当政而误国,远甚于奸臣小人”。晚清时期,此类人才,比比皆是,误国误民,国运如何,昭然若揭。近代历史的悲剧,掌权者的智识水平,的确堪称历史走向的重大因素。
《我们遗忘的一切》
副标题:重走父亲逃亡之路
作者:【德】克里斯蒂安娜·霍夫曼
译者:王毅民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2024-1
推荐人:把噗
“我的家族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今天没有一处在德国版图之内。”克里斯蒂安娜·霍夫曼是背井离乡之人的后代,她的整个家族在1945年1月因为二战被迫从波兰逃难到德国,她在德国出生并长大,那个叫“玫瑰谷”的遥远故乡仅仅口耳相传于亲人言谈中。逃难当时,克里斯蒂安娜·霍夫曼的父亲只有9岁,战争给他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创伤,终其一生对逃难之事保持沉默。
75年后,克里斯蒂安娜·霍夫曼重新踏上父辈们走过的逃亡之路,用笔记录下了被人们“遗忘的一切”。这部非凡的非虚构作品由两部分组成:前面五分之一讲述作者回到父亲的家乡,当年的村子不仅更换了名字,被别的国家的人民占有,连所属国籍也由德意志划归为波兰,她如实记录下今时今日的村庄状貌;后面五分之四则是她以徒步的方式依样重走父亲与家人当年的逃难之路,一路走一路记下所见所闻。
《我们遗忘的一切》是一部德国版的“《中国在梁庄》+《重走》”,既是一部家族离散史,也是一曲民族心灵悲歌。该书将历史与当下、将家族与国家相结合,灵巧地运用类似日记、书信、访谈、口述等形式重现了德国、波兰、俄罗斯等三国因历史、政治、地缘导致的矛盾与断层,以及由此对普通平民造成的灾难。克里斯蒂安娜·霍夫曼用脚“丈量”历史和家国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进入历史的可能。
《一个女人,在北极》
作者:【奥】克里斯蒂安·里特
译者:赖雅静
出品方:也人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年:2024-1
推荐人:渡水崖
这本小书是浪漫的:一位欧洲女性艺术家、创作者,为了陪同科学考察后留在当地捕鱼为生的丈夫,去挪威位于北极圈内的小岛生活了一年,在适应和习惯极端环境后重回社会生活,是自然和极地探险文学的一个切片。同时,它也是现实的:作为发生在一百年前的故事,也可以从女性、劳动分工的视角来看待作者如何面对自我和处理关系,结果又如何。
首先,极地的美对初入者、居住者而非旅行者而言还是一场“灾难”。作者里特亲见自然景观的荒凉、房屋的简陋和物的破败、丈夫不再同以往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恐怖”、“使人神志不清,直到他们失去理智”。与城市生活全然不同,因每日面对没有与自己相似的生物的孤寂、恐惧生出清扫、收集和独自唱歌说话等“小怪癖”。直至看到当地猎人逼近极限也炽热的生命力量,逐渐形成对他人的接纳和自我体察事物本质的谦卑。
但极限的条件也没有遮蔽亲密爱人之间日常生活的温情。妻子在去前形容丈夫“数年来不知已变成哪种野人”;丈夫对她喜欢体验的心思有足够的了解和帮持、提醒;他们的同伴时不时地哼歌“我的老婆一点也不苗条,……可是——她是我的老婆哟”。也会有吵架,作为家庭主妇的日常是更艰难而充满担忧,丈夫和他的伙伴则有“荒诞的乐观天性”,让她觉得不被体贴、理解。
总之,在极寒环境中可以看到人真正所需的之稀少、原始,和彼此间能够互相给予的多样。也有伦理争议的部分。如作者和雷鸟“克拉拉”培养出感情,也会认为猎杀海豹来吃残忍,丈夫却认为“不该以人类的标准衡量动物的感受”。在这里维护文明,比与大自然抗争、保住性命更难。
最后是装帧也做得很精美,每一次翻开、读完是扑面而来的清凉和舒展。
《再度唤醒世界:赖特诗选》
作者:[美] 詹姆斯·赖特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雅众文化
译者:厄土
出版年:2023-10
推荐人:思郁
了解一个诗人最好的方式是读他的诗歌选集。全集太多了,诗歌中的金砾会被滚滚泥沙掩盖,让你丧失了解一个好诗人的耐心。好的诗歌选本会精选诗人不同时代的代表作,让你感受到一个诗人的成长、发展和蜕变,并且感受到不同时期的风格是如何形成的。赖特这本诗选值得推荐,就在于很好地把握了选诗的标准。赖特具有非凡的记忆力,翻译了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很多作家和诗人的作品,他的诗歌自然具备了国际主义的视野和素养,他很喜欢中国的古典诗人。我很喜欢其中的《树枝不会折断》那部分的诗歌,大概就是更接近中国的古典诗歌,从自然主义中吸取营养,描绘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悟。相对而言,我不太喜欢他那些批评美国的诗歌,可能是不同的文化使然,让我感觉他的批评丧失了一种美,因为诗歌不善于批评。
《从昨日醒来》
副标题:帕蒂·史密斯的影像日记
作者:【美】帕蒂·史密斯
译者:董楠
出品方:世纪文景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4-1
推荐人:把噗
此前读过英文版,这次推出中译本,重新又读了一遍。这本书是朋克音乐教母帕蒂·史密斯的私人影像册。她在新冠隔离期间,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通过每天在社交媒体发布一张配文的照片,来记录自己一整年365天的珍贵时刻。书中倾情流露出帕蒂·史密斯的高级文化品味:兰波、伍尔夫、加缪、安托南·阿尔托、威廉巴勒斯、村上春树等作家如数家珍,黑泽明、塔可夫斯基、赫尔佐格、琼·贝兹等导演、音乐人不时出现,还有圣女贞德、托马斯·潘恩、马丁·路德·金等政治名人,爱猫开罗、梅普尔索普的项链、弗雷德的吉他等心爱之物……正如帕蒂·史密斯自己所说,“这本书,是为了表达感谢,希望它可以振奋心灵,即便是在至暗时刻。每一个日子也都如此宝贵,因为我们还在呼吸,依然能被洒向高耸的树枝、清晨的工作台或是心爱诗人墓碑的阳光所感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本月推荐的新书共12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