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了,上海的这项工程为何还在持续?

真实有效的党建工作,并不需要太多新概念、新模式。

历时30年,发源于长宁区华阳街道的“凝聚力工程”品牌,还在注入新的内涵。

这里的“四百”大走访(即“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已经持续了30余年,对象也从社区居民拓展至各类经营主体和快递小哥等新兴群体,探索超大城市新兴领域党建在全区域、全行业和全人群的覆盖——解放日报昨天的报道,讲述了其中的多个具体故事。

就在一个多星期前,市委书记陈吉宁在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后,前往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向基层一线代表宣讲并交流学习心得。其间,多位基层党务工作者都对这样的观点表达了共鸣:基层党组织实现全覆盖,不仅要靠找,更要靠吸引;要眼睛向下,开展好常态化的“四百”大走访,更好联系服务群众,提升党组织在基层的号召力、凝聚力,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上海已经实践30多年,“凝聚力工程”就是这样的产物。这既是为社会治理——特别是遭遇复杂转型过程的社会治理——寻找牵引和动力,也是为党的建设特别是基层组织建设寻找具体实在的抓手。

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强调,要把握超大城市特点,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思路和模式,完善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此前,总书记对上海的基层党建期许再三, 曾多次强调要“把每个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并“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

强调质量和水平,无疑指向党建工作的实效。去年的主题教育、今年的党纪学习教育,也都从不同侧面强调过“实”字之于党的建设、之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特殊重要意义。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党组织的战斗力、领导力、凝聚力,是通过具体务实的行动彰显出来的,是在回应真实关切、处理现实问题、解决复杂矛盾、经受具体考验的过程中凸显出来的。

党建领域的任何创新,归根到底也要围绕这个“实”字,看其是否把握了社会变化的趋势、切中了群众关切的痛点难点,是否解决了实实在在的问题、赢得了真真切切的认同。

显然,这并不是发明一些新概念、创造一些新模式就能实现的。相反,真实有效的党建工作,并不需要太多新概念、新模式。“凝聚力工程”就是一个老概念,但只要注重内涵提升,特别是把握其间的本质精髓,老概念完全可以为新时代所用。

当初“凝聚力工程”的诞生,一则始于问题意识,一则关乎群众情怀。论问题意识,当时的社会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新群体、新问题、新需求不断涌现,考验甚至冲击着传统的组织服务形式,能不能看到变化、应对变化,是对能力的考验。

论群众情怀,当时的干部在走访了大批社区群众特别是特困老人、目睹了五花八门的疾苦情形后大受震动,进而有了迅速发起动议、迅速形成共识、迅速付诸行动的“四百”走访,这是对宗旨的考验。

30年时过境迁,经济实力、社会结构、技术手段等都已今非昔比,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所面临的考验,最直接、最核心的,还是能力的考验、宗旨的考验。

他们需要琢磨的,还是如何尽一切办法跟上变革趋势,对应当覆盖的新群体、新领域实现有效覆盖,对新问题、新需求给予有效回应;对他们形成“终极考验”的,也依然是心底里的群众观点、群众情怀——眼里有没有群众、心中有没有群众、是否真正尊重群众,每一名干部都要会在实践中经受检验,也都会由群众给出最为公允的评价。

当年的“凝聚力工程”有几条特别的经验,比如在走访的基础上强调“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情况,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也必须有的放矢”,这是一种精准施策的思路。当年党报对此开展深度调查时更发现,得益于这样的思路,加之缜密的研判、分析、准备,“四百”大走访常常能超越“雪中送炭”,做到“雪前送炭”。

又比如至今为亲历者津津乐道的一句话:走访居民必须扎扎实实,尤其“不能忘记闷鸽子”。用今天的语言,就是不能忘记“沉默的少数”,必须发现那些欠缺发声机会的弱者——显然,在任何时候,这都是基层党建提质增效的“王道”,真正的基层凝聚力,正是由此而来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30年了,上海的这项工程为何还在持续?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