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城市空间,“记得住乡愁”也“找得到未来”

今天的年轻人已经不是过去的年轻人,时代的需求在转换

为什么武康大楼能成为网红打卡地,有些地标建筑却不能?

为什么有的场所能激发活力、吸引流量,有的却让人不愿停留?

文化发展如何为城市焕新带来更大动力?

6月29日,第80届解放日报文化讲坛暨第27期SEA-Hi!论坛在上海设计中心南馆举行。常青、徐锦江、吴越、梁永安、王翀等5位嘉宾精彩共论“文化赋能,城市焕新”这一主题。


要“光辉城市”,也要“落脚城市”

“城市更新有几种类型,我总结为‘留’‘改’‘拆’‘拼’。‘留’‘改’‘拆’是公共政策、是原则,而‘拼’是我加上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常青说。本次活动上,他重点讲述了“适应性再生”这一城市更新策略。

常青

常青解释,“拼”有几种,比如把老建筑和新建筑拼合成新旧共生的新场景。还比如社会业态的拼贴,满足了老百姓不同的需求。这里的“拼”可以理解为“共生”,新旧共生,合而不同。

一代建筑师有一代的使命。常青提到,巴黎的老城概貌源自19世纪的“奥斯曼计划”,至今,大部分房子还在。曼哈顿的摩天大楼大多超过100年,上海外滩的老大楼也是如此。

“作为建筑师,我们必须把它们留下来。但历史环境中的地标建筑,不仅是观览对象,它们还需要适应性再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驱动力。”

“现在有个词汇叫‘含轻量’,‘轻’是年轻人的轻。网红打卡地实际上是年轻人发明的。”上海社科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上海文化》杂志社社长徐锦江说。

徐锦江(右)

为什么有些地方会成为网红打卡地?网红打卡地有哪些共性?通过图表、数据,他对这一现象进行细致分析。

比如,网红打卡地经常发生在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集中的地方;发生在文化活动频繁、多元、丰富的地区,时尚潮流之地;发生在小尺度、高密度、功能混合的街区等。

徐锦江总结,这些网红打卡地,一般街道宽度在15-25米之间,可以看到马路对面的人。车道较窄,车速较慢,适宜漫步。街道和建筑物的宽高比为1:1或1:2。因为建筑过高可能造成压抑感,街道过宽又会造成一种疏远感。100米之内可能有15-20家店铺,由此提供较好的逛街氛围。

徐锦江还以愚园路为具体案例,生动阐释了城市发展从形体主义到人文主义的转向。

他提醒,城市空间生产要考虑景观,也要考虑社区;要考虑观光游客打卡,也要保护居民生活空间;要“光辉城市”,也要“落脚城市”;要“记得住乡愁”,也要“找得到未来”。

时代变化,终不离人的需求

“魔都的魅力,依我之见在于人文、人流、人际和人情。”路威酩轩集团(LVMH)大中华区总裁、上海社科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吴越,发表了题为《关于“人”与城市的温度》的演讲。

吴越

如今大家都在拥抱“新国潮”,吴越认为,上海开创了百年“国潮”之先河。1917—1935年之间,四大百货公司示范了集聚化的中国高端零售。1937年,李康年开创中国国货公司,推出“414”优质毛巾。

“希望我们后辈不辜负他那‘试一试’的奋发图强。”吴越说,当今的“新国潮”,其实是在前人肩膀之上的再接再厉,是在发扬光大一直以来不断积累和蕴藏着的“集体基因”。

都市充满活力,但离不开人流,关乎的是人们想“约到哪里去”。他描述了三十年一瞬间的城市零售更新迭代。从百年前起步的外滩南京东路商业街,到现在的前滩太古里综合体,零售布局的逻辑其实没有变——需求供给相“吻合”,找到“对口”的人群。

城市扩大布局,但离不开人际。时代升华需求,但还是离不开人情。

“人,作为城市的使用者、塑造者,每天都在定义城市。”Hassell国际设计咨询公司上海董事负责人、全球合伙人王翀从自身成长经历说起,分享了题为《文化焕活——城市空间中的在地之美》的演讲。

王翀

为什么有些空间能够吸引流量,让人更好地工作和生活,促进经济和文化的活动,有些空间却不具备这样的性质?

在徐汇滨江,有人吃午餐,有人遛狗,有人晒太阳。优秀的空间场所可以把人的需求、生态要素、生活要素、经济要素多方面整合在一起,挖掘在地之美,创造更大的价值。

王翀具体分析了几个项目。比如上海吉宝静安中心PAC,外墙大面积使用红砖,设计团队测试了100多种不同尺度、不同组合的拼接方式,与宜兴的红砖老厂共同对老工艺进行革新和创新。在塑造更新城市空间的过程中,对产业和技术也有所推进和创新。这就是“在地之美”。

“今天我们活在文明的‘三明治’里。”复旦大学人文学者梁永安,从人的价值角度对城市文化空间建设发表了观点。

梁永安

他由几个普通人的小故事入手,描绘了从改革开放至今,一代代人如何由农村流向城市,构筑起城市化、现代化的洪流,个体的价值观背后是国家建设发展的缩影。

在文化学的意义上,城市是不同文化聚集、成长、交流、共创的场所。今天的年轻人已经不是过去的年轻人,时代的需求在转换。

他举例,在网购时代,只为买书,不必跑到书店。书店的优势在于,人和人之间能互相看见。看见有什么意义呢?假设一个书店的旅行专柜附近,可以提供陌生人彼此邂逅、交流的空间,每个人愿意分享各自不同的旅行经验,那么不同地域的文化就在这方小天地中流动、汇聚,激发创新。

梁永安认为,中国人已经从上一代人同质化的物质需求,转向年轻人多元的、个体的、差异化的精神需求。这是最大的生机勃勃,它激活个体,激活创意。城市作为汹涌澎湃的文化汇聚地,应该具备回应的能力,回应时代的新需求、新变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好的城市空间,“记得住乡愁”也“找得到未来”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