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畔,“三十七”这个数字,究竟从何而来?

这里的门牌号是万航渡路2036号。那么,“三十七”这个数字,究竟从何而来?

  1

苏州河上有三十几座桥,其中一座是长宁区的凯旋路桥。

桥的南侧下方,本来是一个略显荒废的堆物场,万航渡路北侧停着许多单车,路的南侧被绿化隔离带包围,人们从这里走过时基本不会停留一刻。

几年前,这个灰色空间被成功改建成游乐场。放学时分,孩子们总是在这里排队玩摇篮式秋千,老人们则在更靠近河流的区域里用健身器材锻炼、下棋。晴暖的日子人多些。入夜,白鹭沿着河堤低低飞过,人群渐散。但不论昼夜晴雨,在他们的西侧,总有一个背着书包、穿着有些年代感衣服的青年雕塑,始终保持着匆匆骑车赶来的姿势。他好像刚刚下班,却一脸严肃、凝重。

站在这个雕塑前,与他面对面打量时,能从他脑后瞧见对面小屋,上方一行标识跃入眼帘:周家桥三十七民众夜校旧址纪念馆。

如今,这里的门牌号是万航渡路2036号。那么,“三十七”这个数字,究竟从何而来?

  2

1946年初至上海解放前这一时期,中共上海地下党通过创办民众夜校来教育、宣传、动员广大的农民和工人,发展有志之士加入中国共产党,团结更多民众与反动统治作斗争。1946年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创办的周家桥三十七民众夜校,就是其中之一。在黎明到来之前,这里一直是地下党组织唤起民众觉悟、壮大革命力量的场所之一。

为什么是周家桥?

打开《长宁区志》,可以看到:周家桥地区北缘吴淞江(苏州河),西至古北路,东沿中山西路的长宁路两侧,得名于域内一座同名木桥。

据传,19世纪中叶,上海县官员和各界民众每岁春秋都会前往太仆祠,祭祀雍正年间因治理吴淞江殉职的松江知府周中鋐,为跨越李漎泾(俗称法华浜)建造此桥。

桥东,有宅里(今长宁路1895弄内),也称周家桥宅里;北有李家门(今长宁路1999弄和2039弄内)两个村落,住有顾、姚、裘、李四姓二三十户人家。乡民们从事种菜、捕捞、纺纱。离村稍远处,田地荒芜,沟浜密布。

时间进入20世纪初,租界当局越界辟筑白利南路(今长宁路)、霍必兰路(今古北路),延伸极司非尔路(今万航渡路),使滨江之地兼有陆路交通。

从1912年后起20余年间,许多实业界人士至此购买土地,开设申新纺织一厂、八厂、日商丰田纱厂、民生纱厂和天原电化厂等十余家厂。万余工人散居厂区周围各村,或租屋,或租地造屋安家。白利南路逐渐形成街市,后又向东延伸到极司非尔路口的三角场及中山路(今中山西路)口,周家桥的范围自然扩至强家角、沈家郎等村落。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个工人集聚的区域渐渐爆发出觉醒的光芒。由纺织工人组成的工人纠察队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1927年4月12日,中共申新一厂支部书记施丽清等9人惨遭杀害。抗日战争爆发后,周家桥地区屡遭轰炸。1937年10月27日,日军飞机临空投弹数十枚,域内工厂大多被炸,居民住房大半遭焚,工人流离失所。

随着日伪推行“清乡”封锁政策,统制工农产品流通,市区米价暴涨,名噪沪上的“周家桥米市”应运而生。米店、米摊集中在中山路到沪杭铁路间的白利南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淞沪地委机关一度设在周家桥,以开米店为掩护。众多无业居民为糊口私闯“封锁线”贩粮(背米),遭日伪军警虐杀者不乏其人。

一时之间,周家桥的商业因地处交通要道而畸形发展。至1945年,共有各类商店83家,1949年为137家。

那些年里,受战乱或天灾而破产的外地农民大批涌入,吴淞江南岸、李漎泾北岸的河滩、荒地悉数被占,搭建的棚户(滚地龙)简屋接连成片。直到1958年,政府填没李漎泾,拆除周家桥木桥时,周家桥地段共4747户、22345人,许多人还住在瓦楼、竹木棚屋和草房中,成年居民中有八成为文盲、半文盲。

由此可以想象,1946年,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创办周家桥三十七民众夜校时,对周边的居民和工人来说,无异于精神上点亮了一盏灯火。

  3

早在1919年夏,信仰共产主义的上海南洋公学学生侯绍裘、赵景云等即创办了上海学联、工商界第一义务学校,后改名为南洋义务学校,开始招收成年工人和少数城郊农家子弟入学。

当时,上海学联在全市共办起8所义务学校,侯绍裘是学联教育科书记。一些女子学校如中西女塾、民生女校、勤业女子师范学校、圣玛利亚女校等在工厂附近设班,于工厂放工后上一小时课。课程内容为浅近的国文、算术和常识。不收学费,除到校上课外,只要工厂工人有20人以上要求学习,就可以申请派员去上课。

1920年秋,李启汉选择上海纺织工人最集中的沪西小沙渡办了一所工人半日学校,校址在槟榔路(今安远路)北锦绣里3号,开办时间早于北方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成为全国第一所由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开办的工人补习学校。

为了吸引工人入学,李启汉下苦功学会上海话与工人谈心,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提供足球给工人踢球,购留声机放唱片给工人听。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就积极发动组织女工参加工人学校学习。同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所妇女干部学校——平民女学,校址在法租界成都路辅德里632号。学生除半工半读,兼当夜校教员外,还深入浦东、杨树浦、小沙渡工厂区对女工进行革命宣传工作。

从1924年至1926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小沙渡、杨树浦、吴淞等工厂区开办了工人补习学校36所,使上海的工人教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那么,三十七民众夜校的“三十七”源自何处?

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浙东浙南分会副会长陈晓光介绍,其中一个可能性较大的因素,来自当时的保甲制度——当时,周家桥所在的新泾地区属三十七保。学员大多是来自新丰、丰田等纱厂和天厨味精等工厂的工人。

一直到1949年5月,三十七民众夜校都是当时工人运动的指挥所之一,不仅促成了新丰纱厂等单位建立厂党支部和厂工会,还发展了一批党员。

昔日周家桥危棚简屋密布的场景,早已在城市旧改历程中化为如今整洁矗立的楼盘。

如今,从夜校旧址出发,沿着苏州河边的步道,缓步向西,万航渡路西侧具有现代风格的DOHO创意园区,过去是万航渡路2452号的上海第八煤球厂。曾为中共淞沪地委机关打掩护开设的米店,所在的老米行旧址成了54路长宁路古北路站。到了中山西路,今天的上海消防博物馆所在位置,其旧址则是上海大孚橡皮厂,曾是东亚最大的胶鞋生产厂家……

不难想象,当年各个工厂下班时分,厂门一开,工人们鱼贯而出时的宏大场景。其中,应该就有不少如雕塑所展现的有志青年那样,挎上背包、骑着自行车,或者步行赶去夜校学习知识、追寻真理的身影。也正是从他们当中涌现出来的巨大力量,最终彻底改变了那个落后的旧世界。

而从夜校旧址出发往东,在今天轨道交通3号线和4号线下方,还有一节被命名为“护航号”(谐音沪杭号)的绿皮火车车头雕塑。人们以此纪念1916年12月4日,随着沪宁沪杭联络线的开通,长宁站投入使用(时称梵皇渡站)。1997年,因建设上海轨交3号线需要,长宁站正式停止办理客运业务,旧址现为轨道交通中山公园站。

1921年,中共一大代表正是乘坐沪杭线火车到嘉兴南湖完成了一大议程。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苏州河畔,“三十七”这个数字,究竟从何而来?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