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艺术

票房占全国56%,上海音乐剧市场为何遥遥领先?

阅读(43)评论(0)

12月11日,第7届“演艺大世界—上海国际音乐剧节”在上海文化广场正式启幕。德国音乐剧《路德维希二世:国王归来》音乐会版和意大利原版音乐剧《卡萨诺瓦——威尼斯的情人》即将在沪迎来中国首秀,而华语原创音乐剧也势头猛烈,原创粤语音乐剧《大状王》开票后,五场演出当天售罄,文化广场很快加开五场。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和灯塔专业版

艺术

集齐三大顶尖电竞赛事,上海做对了什么,还要做什么?

阅读(30)评论(0)

从瑞典延雪平到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德国柏林、巴西里约热内卢……最近,在上海北外滩,一条特别的电竞斑马线在黄浦江畔延伸。斑马线的尽头是一个巨型充气吉祥物,底座上标着“2024反恐精英世界锦标赛”。距其最近的白线上,正是这项国际赛事今年所在的城市名字——中国上海。

明天(12月12日)起在浦发银行东方体育中心举办的2024反恐精英世界锦标赛(CS Maj

艺术

湘剧、渔鼓戏、河南越调首次亮相2024年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

阅读(20)评论(0)

12月10日至19日,2024年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将在上海宛平剧院、长江剧场举行。湘剧《舟渡》等10部剧目展演,粤剧《奉天承运》和昆剧《六道图》受邀参演。这些剧目均为全新创作或由经典改编的优秀作品,其中湘剧、渔鼓戏、河南越调等首次亮相展演活动。

展演收到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戏曲院团、艺术高校、民间团体、个人申报的剧目80部,其中原创作品50余

艺术

中法联合制作歌剧《卡门》即将上演,廖昌永:为世界歌剧舞台培养拔尖人才

阅读(36)评论(0)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联合制作歌剧《卡门》即将于12月9日至12日在上音歌剧院连演四场。

继今年4月和意大利科莫歌剧院联合制作《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热演后,上海音乐学院又携手法国波尔多国家歌剧院共同推出《卡门》。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上音歌剧院院长廖昌永和法国波尔多国家歌剧院院长艾曼纽尔·翁德雷担任艺术总监,埃马纽埃尔·巴斯泰担任导

艺术

上海音乐学院鼓浪屿音乐周:大师出动,孩子们现场“追星”

阅读(25)评论(0)


12月初的厦门依旧温暖,花树掩映、乐音缭绕。就在这艺术之城、音乐之岛,上海音乐学院鼓浪屿音乐周迎来了第四年。

过去三年,“中国古典诗词与书画中国艺术歌曲音乐会”“歌剧Gala”“庭院雅集音乐会”等曾在这里举行,让上海音乐学院鼓浪屿音乐周渐渐成了厦门的一张音乐名片。今年,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带着上音“明星教授”来到厦门,12月6日至12日间

艺术

京剧、交响、歌剧,托举中华诗词“出海”

阅读(27)评论(0)

“终于找到一条创新的路,用管理学理论来说,就是差异化竞争。”12月6日晚,一场原创诗乐歌剧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上演。诗人、学者周宏桥是这场跨界演出的创意者和出品人,希冀通过诗歌与音乐的结合,创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是出语皆诗之民族,古典诗歌到唐宋达到巅峰,可是为何之后数百年不传?这是周宏桥反复思考的问题,也是这场跨界演出的出发

艺术

这一国际评选,《原神》《黑神话:悟空》都获大奖

阅读(43)评论(0)

《黑神话:悟空》《原神》《绝区零》《崩坏:星穹铁道》4款中国游戏获奖,其中3款出自上海公司米哈游旗下

北京时间12月3日晚,索尼PlayStation发布2024年PlayStation合作伙伴奖,上海游戏《原神》获“EXCELLENCE AWARD(卓越奖)”。此前,《原神》已连续三年获得PlayStation大奖(GRAND AWARD)。

PlayStation EXCELLENCE AWARD(卓越奖)颁发给不仅在商业上取得显著

艺术

第一个“人类非遗版”春节,专家解读:变淡的年味如何浓起来

阅读(40)评论(0)

2025年,我们将迎来第一个“人类非遗版”春节——

北京时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春节申遗成功,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追寻什么样的年味?

春节早已成为全人类共享

艺术

第十七届“五个一工程”奖揭晓,恭喜这些上海作品!

阅读(23)评论(0)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表彰决定,对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作品进行表彰。本届“五个一工程”主要评选表彰2022年6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首次播映、上演、登载、出版、发表的优秀作品,获奖的105部作品从各参评单位报送的1068部作品中经过层层严格评审程序精选而出,充分反映了近两年来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的丰硕成果。

艺术

戏曲电影《大唐贵妃》为舞台艺术呈现更美更好的视听体验

阅读(50)评论(0)

“电影感”成为沪上影评人热议的话题。有人称赞《好东西》镜头切分、声音蒙太奇等技法的运用,是近期最有电影感的国产片。也有人推崇是枝裕和时隔10年登陆中国内地院线的《如父如子》,“这才是有电影感的电影”。

今年电影市场回落,前不久才刚刚突破400亿大关,要吸引观众进入影院观影,电影感成为关键因素,也是当下创作者迫切思考的问题。日前在上海车

艺术

2024沪喀文化交流周群众文化交流活动举行

阅读(54)评论(0)

11月29日至12月5日,音乐导赏、摄影艺术展、文化交流演出、手工体验、公益电影等约25项沪喀文化交流周群众文化交流活动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静安区文化馆、宝山区文化馆及闵行区群众艺术馆开展,在一周的时间内为广大市民奉献了精彩的沪喀两地特色文化盛宴。

从上海到喀什跨越五千多公里,上海对口支援喀什的莎车、泽普、

艺术

9个项目现场签约,“三年又三年”的援疆企业在沪喀文化交流周有何新期待?

阅读(40)评论(0)

“跨越疆海 共赴热爱”2024沪喀文化交流周11月29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将通过文旅产业推介活动、文化演出和展览活动、群众文化交流活动、融媒体合作交流活动、智库学术研讨活动促进两地产业合作。

文化交流周期间,全市多处文化场所将聚焦促进沪喀人文交流这一主题举行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开幕当晚,“真爱之夜”《叶尔羌河》视听交响音乐会

艺术

上海越剧院年度大戏《雷海青》在天蟾逸夫舞台首演

阅读(137)评论(0)

化妆前,范派小生演员王柔桑换装,露出背上一块足有巴掌大的膏药。入行30年,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雷海青》这出戏颠覆越剧女小生舒适圈,唱念做打非常集中,一大段动作戏后,再接一大段唱,综合小生、老生、武生等元素,很辛苦,也很过瘾。”

11月27日,上海越剧院年度大戏《雷海青》在天蟾逸夫舞台首演,中生代演员王柔桑、忻雅琴、吴群、吴佳燕、盛舒扬等联袂演

艺术

“新春战袍”背后有何密码?汉服产业哪里强?中国汉服产业发展报告首发

阅读(105)评论(0)

今年初,马面裙作为“新春战袍”销量狂飙突进,让改良汉服再次成为话题。汉服日益进入当代人生活场景,成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一种表达。揭开汉服的流行面纱,洞察汉服的时尚基因,拼接汉服的产业版图,成为政府决策、行业急需和学界研究的共同课题。11月27日,由上海汉服版权中心主办的第三届汉服创意与汉服版权论坛在上图东馆举办,该中心编制的《中国汉服产业发

艺术

非遗成绘本,“金”系列为何成功

阅读(139)评论(0)

“非遗文创不应该是为了有而有,它应该是被需要而存在。”近日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的“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上,一本讲述上海罗泾十字挑花非遗技艺的精美绘本《金绣娘》吸引参观者。展览现场,罗泾新媳妇戴着兜头巾、捧着《金绣娘》阅读的场面,让人驻足。

一个根植当地的原创故事,一件充满生活气息的绣品,一段匠心独具的传承,让人们感受到

艺术

98年小伙修古画上热搜:是书画修复师,也是UP主

阅读(154)评论(0)

俞明锐不是一个高产的UP主,因为修复一幅书画或一本古籍,短则大半个月,长则大半年。

然而,作为B站UP主“在下曼妥思”,他有35.6万粉丝,他发布的书画、古籍修复视频中最受欢迎的一条,观看量超过500万次。

循着导航抵达松江的一个文创园区,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见到了近日因为书画修复上热搜的98年小伙俞明锐。

俞明锐毕业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书画修复专

艺术

在长三角文博会,看传统文化焕发年轻活力

阅读(149)评论(0)

身着汉服的青年们,穿行于新技术打造的沉浸式影音空间中;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漂浮起来,隔空“触碰”;二十四节气等传统元素,成了青年插画师们热衷描绘的题材……今年的长三角文博会上,不仅多家博物馆竞相亮相,传统文化也成为全国各地区展馆和企业展商们的重头戏。不仅许多年轻人在这些由传统文化创新开发的展品前排队参观,不少参展的传统文化项目开发者、非遗

艺术

心中有音乐,万物皆乐器

阅读(142)评论(0)

佛跳墙、北京烤鸭、热爆明虾、松鼠桂鱼、水煮牛肉、竹筒野味饭……把一道道中国菜变成交响乐,听上去会是什么样?

去年此时,当梁皓一第一次去锦江饭店采风时,大厨们实在难以想象,这位95后作曲家究竟会写一部怎样的作品。一年后,当锦江饭店出品厨师长郭予文听到《热爆明虾》段落时,不禁感叹:“太形象了,就像油锅里油花四溅的感觉,一听就让我回到厨房。”

11

艺术

热门电影反哺音乐剧,《扬名立万》能扬名立万吗?

阅读(145)评论(0)

“故事、冲突、人物、事件,比不上一个耸人听闻的卖点……”北京歌剧舞剧院音乐剧团《扬名立万》正在上海大剧院热演。11月28日首演结束后,《扬名立万》将从上海启航,前往香港、成都等地巡演。紧接《扬名立万》,上海大剧院将迎来《海上钢琴师》《无间道》等原创音乐剧首演。卖座电影登上舞台,银幕大IP能反哺音乐剧吗?

相同故事不同感受

音乐剧《扬名立

艺术

最像摇滚明星的指挥家,库伦奇斯为什么这么火?

阅读(166)评论(0)

穿着风衣和短靴的指挥家提奥多·库伦奇斯坐在对面的沙发上,品了一口茶,靛青色茶碗上有一条金龙。

去年此时,这位充满明星气质的“鬼才”指挥家第一次带着一手创立的音乐永恒乐团来沪就轰动十足,那场演出被誉为“神演”,引发了长时间讨论。

无论视觉上还是听觉上,库伦奇斯和音乐永恒乐团都可谓“颠覆”。长发、紧身裤、耳钉和戒指,令库伦奇斯更像一个摇

艺术

七仙女袁媛角逐“白玉兰”,明年电影《天仙配》开拍

阅读(210)评论(0)

11月20日,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袁媛和一级演员赵章伟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经典剧目《天仙配》登陆天蟾逸夫舞台。袁媛角逐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赵章伟角逐配角奖。“每次来上海,观众都会在网上留言,第一时间抢票。”回忆四月来上海演出《天仙配》,袁媛说,“演出后,我看到同事拍摄现场视频,很多观众跟随《天仙配》剧情抹眼泪,眼泪没干又跟着笑,特

艺术

田沁鑫执导,上海昆剧团与故宫博物院推出《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

阅读(66)评论(0)

在黄浦江畔沉浸式赏剧,仿若置身于巍峨宫阙,感受文人的醉酒、欢聚、爱情……在深耕清宫馆藏戏曲精华的基础上,上海昆剧团与故宫博物院共同出品《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第一季),12月11日至12日将在上海北外滩友邦大剧院首演。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担任总导演,吴双、张艺严以及黎安、罗晨雪分别挑梁《江州送酒》《中秋奏凯》以及《长生殿·重圆》

艺术

马晓辉演绎《斑斓琴韵》:突破自我,追求至真至纯的生命表达

阅读(44)评论(0)

“准备这场音乐会,好像考了个博士,对我来说,是体力、技巧、表现力上的巨大挑战。”11月16日晚,上海民族乐团二胡独奏家马晓辉在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奏响二胡传奇《斑斓琴韵》国风“新乐潮”专场音乐会。在这场时长120分钟的音乐会上,马晓辉演奏了近10首二胡协奏曲,作品时间跨度一百年。“这是对我艺术生涯重要阶段的一次总结,也希望能够让观众们感受到

艺术

上海有艺 | 为一部戏赴一座城

阅读(34)评论(0)

为期一个月的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11月17日晚落下帷幕。最后一周,艺术节掀起小高潮,7天13部中外佳作迎来上海首演:皮娜·鲍什《春之祭》“非洲版”、蒙特卡洛芭蕾舞团《驯悍记》、艾夫曼芭蕾舞团《俄罗斯的哈姆雷特》、中国煤矿文工团《俑立千年》、上海戏曲学校《精气神共潮生——海派戏曲狂想曲》等音乐、舞蹈、戏剧、戏曲轮番登场。

艺术

为“人民城市”写下艺术注脚,近千万人参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惠民活动

阅读(56)评论(0)

从黄浦的城市草坪,到临港的滴水湖剧院,从新天地的石库门到焕新归来的胜利电影院,从孕育艺术梦想的菁菁校园到与名家同台的艺术殿堂……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惠民触角深入城市肌理。近40天里,“艺术天空”25个国家及地区68台剧(节)目,线下参与观众超65万人次,32场直播吸引近千万人次观看。33项94场艺术教育活动覆盖全市近百所高校与中小学校,惠及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