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回来了,有人全新加盟,我们勤奋地排练了4周,上海排练厅条件很好。”执行导演雷纳·弗瑞德说。6月13日,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剧组在艺海剧院排练厅首度公开亮相,气势磅礴的“狂欢夜”将现场带回剧中金碧辉煌、热闹非凡的巴黎歌剧院。6月17日剧组将转场深圳滨海艺术中心,开启两周舞台合成以及首演彩排。
气势磅礴的“狂欢夜”片段表演
气势磅礴的“狂欢夜”片段表演
女主角克里斯汀饰演者格雷丝·罗伯茨首次加入《剧院魅影》,“我的试镜过程历时好几年,《剧院魅影》歌曲耳熟能详,但进组后抠细节,我才发现有如此多的层次,对体力、精神以及声带都提出挑战。”
在魅影饰演者乔纳森·洛斯莫夫看来,《剧院魅影》中国巡演并非回归,而是全新的开始,“我们推出新的演员组合,我特别期待谢幕演员携手冲向台口时中国观众的反应。”劳尔·沙尼子爵饰演者马特·利西从新一任克里斯汀身上看到了新意,“这是剧组给中国观众的‘礼物’。”
“魅影”乔纳森·洛斯莫夫、“克里斯汀”格雷丝·罗伯茨、“劳尔·沙尼子爵”马特·利西、执行编舞丹妮·贝瑞、执行导演雷纳·弗瑞德(左起)
“魅影”乔纳森·洛斯莫夫、“克里斯汀”格雷丝·罗伯茨和“劳尔·沙尼子爵”马特·利西(左起)
在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剧院魅影》巡演首站深圳滨海艺术中心已开始装台。一座原汁原味的“巴黎歌剧院”将于下月初正式亮相。《剧院魅影》舞台技术难度堪称行业天花板,需要先对剧场进行至少3次技术考察,包括图纸检测、现场结构勘察、承重计算等,技术装台通常需要20天以上。得益于去年中文版《剧院魅影》巡演,不少剧场提前进入实战演练,让这次国际巡演在中国的落地和转场变得“轻松”。
此次深圳滨海艺术中心装台日程仅为8天,相比以往节约了一半以上的时间。据介绍,去年中文版《剧院魅影》巡演时,深圳滨海艺术中心与外方团队在技术内容上完成了部分对接,将前期工作压缩了一半时间。中文版巡演后,剧场又对装卸台流程进行细致的复盘,再度优化流程分工。以往的卸货作业需要分三个时间段分批进场,今年通过细分舞台工作区域,最大可能地利用后台空间,使得22辆集装箱设备在一天内就完成了卸货。考虑到天气可能对进出景工作带来的影响,滨海艺术中心还提前在卸货平台加装抗风雨棚,保证装卸台不受南方梅雨季影响。
除了深圳站,其他承接过中文版《剧院魅影》巡演的剧场也都获得外方“快速通道”认可,大大提升此轮巡演的转场效率,为《剧院魅影》实现更多城市、更多场次巡演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
在这些“丝滑”操作的背后,是“魅影中国计划”的成果积累。五年间,从中文版制作到原版国际巡演,“魅影中国计划”提升了中国音乐剧行业制作国际标准剧目的能力,培养了一批核心工种技术人员,实现了制作全流程的本土化。在中文版《剧院魅影》中担任音乐总监的赵继昀,成为今年原版国际巡演的音乐总监,彰显上海在创新演艺合作模式、配置全球演艺资源的潜力。
排练期间,还有十余位戏剧专业学生获得《剧院魅影》排练厅见习机会。他们来自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伯克利音乐学院、布朗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还有北京舞蹈学院的学生从北京专程赶来。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声乐硕士研究生丁浩原正考虑将《剧院魅影》作为自己的论文方向,难得的见习机会为他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从专业角度看,录音棚版本、远距离的舞台、近距离的排练厅,我们听到的声音、感受到的情绪是有差别的。时间一到,每个演员马上进入专注的状态,并且能一直持续,我对敬业、专业有了更具象的认识。”
就读于伯克利音乐学院的杨嘉滢从演员身上学到如何在剧本的留白处“填空”,“执行导演雷纳不止一次地强调,《剧院魅影》是一部关于细节的音乐剧,这也让我反思自己在饰演一个角色时所忽略的内容,比如如何揣摩角色心理并带着信念感去表演。”杨嘉滢希望能把此次的所见所学运用到校园音乐剧社团演出。
排练厅见习生计划是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打造音乐剧全产业链过程中的一次创新实践。面对热辣滚烫的国内音乐剧市场,人才的培养速度已跟不上剧目产量的倍增,不仅是演员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成熟的核心创作人才也是捉襟见肘。《剧院魅影》重启国际巡演,首站便落地中国,才得以让剧组将全程排练都选择在中国完成。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抓住机会,主动与外方沟通“见习生计划”,帮助有志者将梦想照进现实,让“爱乐之都”上海真正成为年轻音乐剧人的向往之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原版《剧院魅影》剧组首度在沪亮相,老将托举新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