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荒诞传奇,引出一群在历史惊涛骇浪间沉浮的鲜活生命。2024年12月24日至2025年1月12日,中文原创音乐剧《锦衣卫之刀与花》将在上剧场首演,这是继《悟空》《南唐后主》《南墙计划》《杨戬》后,剧伙音乐历时两年前期创作、四轮工作坊打造“新·国风”音乐剧系列第五部作品。
“壬午殉难”“促织皇帝”“汉王投降”……丰富的明朝历史给《锦衣卫之刀与花》创作丰沛灵感,也让取舍分外艰难。编剧沈亮与孙浩程历经15稿剧本删改,令历史人物与戏剧融为一体。《锦衣卫之刀与花》讲述宣德元年,朱瞻基即位,他的叔叔汉王觊觎皇位,意图重演“靖难之役”。靠坑蒙拐骗得到皇帝赏识的蛐蛐锦衣卫风舞阳,本该赴京师献蛐蛐,不料蛐蛐意外变成神秘项链“四海之泪”。亦敌亦友的东厂督公梅霜花,将风舞阳诱往汉王封地。他才得知项链“四海之泪”竟能让乱世再起,自己身世远没有想象中简单。
演员演绎《锦衣卫之刀与花》
16日发布会,主演叶麒圣、张泽、张智涵、毛二、徐杭、吴志军等演绎剧中歌曲《盛世》《笼中斗》《花间藏刀》《瓷器》《刀与花》,古风古韵与电音穿插,赋予角色鲜明的音乐主题:风舞阳的嘻哈旋律跳脱而灵动,展现草根少年的不羁,东厂宦官则是摇滚布鲁斯加唢呐的诡异搭配,阴狠中透着几分夸张滑稽。在命运交错的偶然中,观众不时听到轻快俏皮、令人莞尔的戏曲元素在“耍宝”,从悲剧色彩中快速切换,缓解剧情紧张感。
“刀与花”的意象贯穿《锦衣卫之刀与花》,赋予角色强烈的情感张力。编剧、作词孙浩程解读,剧名中的“刀”既是杀戮的工具,也是保护的利器,“花”则是希望的化身,也是无数脆弱小人物的象征,“透过风舞阳和梅霜花的视角,观众穿梭喧闹市井和皇城秘境,见证永乐盛世的余晖和靖难之役的遗伤。”
“为《锦衣卫之刀与花》,我很多晚没睡着,一直编、一直试。”导演刘晓邑同时操刀《锦衣卫之刀与花》编舞。进排练场前,刘晓邑已经预编两次,找寻属于《锦衣卫之刀与花》的肢体语汇。在“严厉的戏剧动作”和“疯狂的人物动作”中,刘晓邑埋了一个词:自由。传统武术融入现代舞、街舞,凌厉打斗与韵味独特的戏曲锣鼓点相呼应,“看似灵光一现、插科打诨的荒诞背后,是对封建社会小人物命运的悲悯。”
“飞鱼服”与“绣春刀”是明朝锦衣卫身份标志。音乐剧如何诠释?服化设计刘善通和赵欣表示,明代服饰上承周汉,下取唐宋,“飞鱼服”根据角色形象、动作需求进行艺术处理,“我们尝试了很多纹理和色彩。每件戏服光泽度、色彩和细节处理都贴合角色气质。梅霜花前期被宦官操纵,官服胸前编织装饰像瘦骨嶙峋,又像牢笼,体现束缚感。”剧中不同阶层造型分明,上层人物服装运用华丽面料与大量刺绣,下层百姓服装灵感来源于出土陶俑,朴素的面料结合色块拼接,相当醒目。
《锦衣卫之刀与花》舞台
“绣春刀”在舞美设计徐肖寰巧思下融入舞台空间,展现明代宣德年间的权力斗争、世代仇恨与家族命运三重隐喻。七把巨大绣春刀和雁翎刀看似随意地插在舞台两侧,围绕刀阵的条凳堆呈现被刻意废弃状态。二者与舞台后区的屋檐形成张力,屋檐不仅象征庇护,也投下巨大的阴影,暗示皇权。
《锦衣卫之刀与花》由上海剧伙音乐文化有限公司出品制作,沐田居海、上玺文化、开心麻花、大幕小聚联合出品,大麦Mailive联合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