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与实践体系。中国古人将太阳在黄道上的周年视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用以认知一年中的时令、物候、气候等变化规律,围绕每个节气,组织农事活动,安排日常生活。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经历了从两至、两分到四时八节,再到二十四个节气逐步完善的过程。根据《尚书·尧典》《周礼·春官宗伯》的记载,至迟在西周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测定了四个节气——夏至、冬至、春分、秋分。春秋中叶,随着圭表测日技术的提高,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被确定下来。四时八节的确定意味着二十四节气中的主要节气划分完毕。战国时期,二十四节气基本成形。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刘安所著《淮南子》中记述的二十四节气名称和顺序延续至今。
二十四节气是在世代传承过程中形成的生产生活制度,包含着时令、气候、物候等自然知识,以及民俗节庆、人生礼仪等多种文化表现形式,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农耕文明,是“天文之学”与“人文之学”的结合。二十四节气亦代表着”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自2016年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以来,节气文化关注度大为提高。每到一个节气,不少网友都会在社交平台上热聊节气里的生活,也把我们的情感与节气紧密相连。
“二十四节气所带来的意义绝不止是从古至今发生在生活中的现象和应用,节气的规律被我们的先民所掌握,长此以往形成了规矩意识,建立了强大的自信心和希望心态,这是二十四节气给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院肖克之表示,先民们对二十四节气锲而不舍的探索过程推动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希望能透过节气文化把古人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传递给更多人,也期望人们可以在传承中丰富当代的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创造了一种欣赏自然美的生活态度,是让我们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用自然的觉悟来美化日常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有趣味。”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教授萧放告诉环球网文化记者,跟随节气过生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生活美学。如同古代文学里有“春花秋月”,在当下的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应当顺应时节,春日食蔬、秋享果实,在节气美感的启发下,为都市人平凡生活的片段时光赋予诗意。
“节气文化最大的意义是重新构建了每个人都可依赖的文化时间体系,赋予了每个人寻找生活意义的独特方式。”杭州师范大学教授袁瑾认为,在快节奏、碎片化生活的今天,二十四节气作为记录时间的刻度表,指导人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时间沉淀下来,认真感受生活的美好,尤其是二十四节气多与家庭亲情相关,在享受节气风俗的过程中也收获了情感上的寄托。
“节气文化的体验不是封闭孤立的,而是在人际交往中塑造的集体趣事。”北京民俗学会会长高巍从事传统节日的宣讲和保护工作已有二十多年,他表示节气文化的重要沉淀,往往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体现出来,吃食、养生起居是载体,其内核则是亲情、友情的沟通,“节气文化是大家共同体验和享受的宝藏。在你来我往的互动呼应中享受二十四节气的美。”
”中国人自古讲究天人合一、顺应四时。二十四节气提醒现代人更细腻地体验大自然的美。“在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黄旭涛看来,对生活的热爱就藏在细节的体验中。比如民间有二十四番花信风的说法,八个节气的二十四候对应二十四个品种的花卉应时开放,让人们体验到大自然的生机和美丽。人们亲近自然,通过感受身边的物候景色随四季变化而产生的细微变化,可以更深切地体会大自然的美,在欣赏大自然美的同时也得到解压和释放。
“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时间文化,汇聚了不同地域中文化群体的精神认同。作为中华民族的原创文化,二十四节气的这个时间框架具备独到的价值和特殊的意义。”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张勃表示,传统文化不应仅仅停留在文献、书籍,或人们的记忆当中,而是充分发挥当代实用价值,如活泉般滋养现代生活,“我们提倡大家跟着节气过日子,在时间流转中丰富它的内涵,体会岁月中的诗意和美好,更在与自然的交流中丰盈我们的生活。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指导农业生产生活的知识体系,更是古人关于生活经验的智慧结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代先民在细心观察和参与活动中渐渐感悟出二十四节气蕴藏的生活美学,如此一脉相承,形成了今天依然屹立东方的民族精神。
二十四节气带生活回归自然,它的内涵还在拓展,也会随着这个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我们应当深入挖掘传统习俗当中的文化内核,将其引入现代审美框架与生活的场景中,引发跨越时间、空间的情感共鸣,进而在传承中丰富二十四节气,这才是真正地传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