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它的美,它所蕴含的智慧,千百年来被世人津津乐道。
作为《时节之美: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国》(以下简称《节气里的中国》)一书的责任编辑,我深知历久弥坚的中国节气文化之美应该向全世界展现。
《节气里的中国》采用日汉双语的形式编写,按照二十四节气的顺序编排,每个节气均由节气由来、相关诗词、节气三候、节气传说、习俗及美食、养生小知识等板块构成。每个节气的开篇配置了二维码(讲诵视频),供读者从文字和视频的角度,深入领略节气之美,在理解当代中国的同时,更加珍视这宝贵的文化财富。
何不将其变为铅字
2022年11月6日,上海广播电视台《中日新视界》策划的《节气里的中国》节目开播,这是一档用日语介绍中国的节目,节气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面对这样优质的节目内容,一个念头闪现:何不将其变为铅字,增加节气文化的传播力度和广度?于是,几乎在同一时间,将节目落地成书的计划悄然而至。
还没来得及理清思路,这个未成形的选题却成了“香饽饽”,瞬间有了竞争者。顾不上考虑书稿的加工难度,在最短的时间内与节目的编导沈林沟通合作条款,梳理选题策划案,上会讨论,选题最终在社内通过评审。
2023年2月底,我们签订了正式合同,随之而来的还有两篇推荐序和沈导的后记,推荐序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国家级非遗评审专家——陈勤建,以及上海日领馆文化部长米田麻衣。陈勤建教授从全面了解二十四节气、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结合选题内容,从宏观上指出了中国节气文化的传承意义;米田麻衣女士则强调日本节气文化起源于中国,从普及节气知识的微观角度,肯定了选题内容的丰富性及现实意义。这也是我们将节目脚本落地成书的初衷:让节气文化多一种传承。
节气文化走入千家万户
如今,我们为什么还要了解二十四节气?
陈勤建教授在序言中写道:“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智慧,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仍保持着深远影响。”
“其一,它告诉我们凡事要顺应天时。比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不同时节,该吃不同的食物。”
这恰好对应了书中的节气习俗、节令美食及小知识板块。以秋分时节为例,书中既提到了成语“平分秋色”的来历,又讲述了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中秋节与传统秋分时节的关系。古人顺应天时,创造了秋分日祭月、孩子们放风筝、邻里间互送秋牛图等有趣的习俗。在饮食起居方面,因秋分时节凉风起,桂花飘香,桂花汤圆便成了节气美食,吃此类温润的食物便是“不同时节,该吃不同的食物”。关于时令美食,不仅书中记录了食材和食谱,而且视频中也有具体的制作过程。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道时令美食,如此接地气的节气文化不正在走入千家万户吗?
“其二,树立了天道人生观,这是全人类绝无仅有的。节气是天道,也是人道。人活一口‘气’,既是节气,又是志气。类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历史名言和气节人格,早被国人视为一种高尚的行为准则。经过世代培养和弘扬,成为支撑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生生不息、爱国自强、善于复兴的灵魂和脊梁。”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较大,南方在小满时节进入雨季,素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之说。而小满,既是节气,又是人生态度。“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小得盈满,即为幸福,它饱含了古人对未来的一种期许,也是民谚流传至今的意义所在。有趣的是,二十四节气中有“小暑”“大暑”,有“小寒”“大寒”,但只有“小满”而没有“大满”,这蕴含着中华文化的智慧,即不求圆满,才有进步的空间。所谓“人生小满胜万全”,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是智慧也是美学表达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民可以按照节气的指导,妥帖地安排农事生产和生活起居,并总结出奇妙的七十二候,其中蕴含的智慧和美学表达也着实让我们惊叹。
每个节气根据物候特征,细分为“三候”,每五天为一候,全年共七十二候。
“花木知时令,鸟鸣报四时。”节气物候是大自然的语言,它将复杂的气候变化转化为生动美丽的物候现象,尽情展现了节气的自然与文化之美。
比如立春时节到来,万物有了复苏的迹象,“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东风送暖,那些蛰伏的虫儿,准备扭扭身子,苏醒过来。小河里,水面上浮着还未融化的碎冰,鱼儿像是背负着碎冰在游动一般。奇妙的光景让立春三候也美妙起来,让人不禁赞叹节气物候的美学表达。
公元6世纪,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传入日本。日本根据本国的气候差异做了相应调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七十二候。以立春为例,一候同为“东风解冻”,但二候和三候有所区别。二候“黄莺初啼”,意味着以黄莺美丽的叫声来预示春天的来临;三候“鱼上冰”,正是“鱼陟负冰”的古称。中日两国微妙的物候差异,从书中的“三候对照表”就能看出,同时也表现出日本节气文化对中国节气文化的传承。
古往今来的文人也竞相流露出对物候现象的喜爱,哪怕是在人生失意之时。比如书中提到的寒露诗词《不第后赋菊》,科举落第的唐代诗人黄巢,在赏完傲霜怒放的菊花之后,振奋起精神,写下了“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千古名句。它描绘出大唐长安城开满菊花、闪着金色光辉的景致,与寒露时节的中国三候“菊有黄华”、日本二候“菊花开”遥相呼应。“晚秋时节,绚丽多彩的菊花跨越时空,在两国古人的眼中相映成趣。”书中对寒露物候的描述,巧妙表达了对节气文化跨越千年、跨越国界,生生不息的美的赞叹。
中国红走进读者的心中
2023年9月,历时近一年的选题成书。看着新鲜出炉的《节气里的中国》,不禁被封面上醒目的中国红与时令花木的小元素所感动。中华民族的传统底色,孕育出生生不息的节气文化,而传承千年的节气文化,让这抹中国红走进当下万千读者的心中。
回顾将选题成书的过程,似有万语千言要诉诸笔端,但因篇幅所限,仅简要总结。为了提升书稿质量,完成初审后,我们先后请了东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教授审阅相关内容,还请到了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沈洵澧老师把关。她严格审核书稿,指出了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比如原稿中的一处错误“螺蛳多籽”,她在审阅时特地把词典中关于“籽”和“子”的用法写了下来,供我们学习参考。
前文中提到的“三候对照表”为沈导所作,考虑到日文部分有些读音比较特殊,在查阅各种资料后,我们参考《くらしの暦》(《生活中的节气》),一一核实七十二候的读音。另外,因读者中有部分日语学习者,日语文章部分也全部添加了注音(类似汉语拼音)。这看似容易,实则考验专业素养及细心程度。添加注音,一方面给审稿增加了工作量,另一方面也给排版增加了难度,因为它极其容易错位。这是费力却不一定讨好的工作,但我们还是坚持了。方便读者,是编辑要坚持的原则,也是不变的真理。
我们为每个节气配了讲诵视频,分别由沪上二十四所学校的二十四位老师讲解。读者听不同的老师讲解,一方面可保持新鲜感,另一方面亦可感受不同院校的老师用日语讲述节气文化的魅力。另外,在封底的专家推荐语中,读者也能读出《节气里的中国》出版的意义所在。
“传播中国历史悠久的节气文化、人生智慧和哲学意味。”
“节气是我们身边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是一条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路径。这本书不仅展现了这条路,而且还能让读者感受到什么是山深水阔。”
《时节之美: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国》
上海广播电视台《中日新视界》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智慧,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仍保持着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