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韵生动之间看东西方艺术的形成

2019年秋天,柯律格教授在北京OCAT研究中心的系列讲座“中国艺术史上的三个跨国瞬间”,成为当时备受关注的文化“瞬间”。听众和媒体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就是这位明代艺术史研究专家为何“突然”转向对20世纪中国艺术史的研究。从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策展人到牛津大学荣休教授,柯律格学术生涯中的代表作早已成为国际上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必读书目,其中《长物:早期现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社会状况》《蕴秀之域:中国明代园林文化》《明代的图像与视觉性》《雅债:文徵明的社交性艺术》《藩屏:明代中国的皇家艺术与权力》等著作,从各个角度揭示明代艺术史的面貌,为学术界带来一次又一次的启发。实际上,从他以往的古代研究中已不难发现其关注点:何以“现代”?

在讲座前柯律格对媒体解释,他多年来一直从事20世纪美术史教学,只是退休后才有时间将这些教学内容转化为研究成果;在讲座后柯律格对工作人员说,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他将一边种菜一边把演讲整理成书。这位研究文徵明的专家,想必早已对隐居耕读的文人生活充满向往。当我们翻阅眼前这本《回音室:1897—1935年跨国的中国画》时,首先体会到的是他对中国艺术的真切之情,以及对多元现代性的诚挚反思。现代性,正是他以往著作中一贯的兴趣,也是将其注意力从明代引至20世纪的潜在线索。他承认现代性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却坚决反对将西方的现代性视为衡量所有文明的标准。

书名就是柯律格在整理书稿过程中的意象提炼,生动地将带有全球意义的跨国空间比喻为一间余音绕梁的房间,一些理论话语经由各种不同的翻译在无形的墙壁上来回折射,声音的每一次传播都会发生变化,并引起一系列的回声。在这个物理模型中,声音的传播绝不是单向的,甚至不是简单的双向往返,而是错综甚至嘈杂地交织在一起。他用以举例的理论话语正是南朝谢赫的“六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不用说,在长达十几个世纪的传播中,哪怕在中文领域,“六法”也已经出现多个版本,更别提在各种语言的翻译中这些理论话语所能导向的多元理解了,这些不同的理解与不同译者们所处的文化语境、艺术思潮纠缠不清。

“气韵生动”作为“六法”中第一法,通常被认为是最抽象、最具有理论色彩的一条,也是柯律格在书中着墨最多的一条。柯律格提醒读者注意“气韵生动”的各语言译本与“现代”艺术观念之间的关系:1897年夏德用德语译为“呼应生命的精神表达”,1903年冈仓天心用英语解读为“经由万物韵律传达的生命法则”,1904年劳伦斯·宾扬为这个解读添加上“有韵律的生命力”,1905年翟理斯单独提取沿用了这个短语,那一年夏德改德译为英译“精神的元素,生命的运动”,1911年拉斐尔·彼得鲁奇提供了法语版“精神的协调产生(生命的)运动”,同年泷精一在日本发表英文表述“精神的气调与生命的运动”,1917年喜龙仁提供瑞典语版本“有韵律的生命”,1934年中国艺术史家滕固用德语表述“有韵律的生命活动”“内在的韵律和动能”,而实际上早在1931年刘海粟在欧洲讲“六法论”,滕固就已参与其中。

柯律格在书中一以贯之的论点是,所谓“东方”艺术或“西方”艺术,正是在这种理论话语的跨国流转中相互促成的,他不认为存在天然的东西方文化差异,因此宁愿将这个问题放在更加确切的“跨国”语境下引发讨论。于是读者看到了三个章节的副标题分别为:“谢赫在加尔各答,康有为在罗马”“金绍城在巴黎,杜里舒在北京”“保罗·塞尚在上海,刘海粟在巴黎”。柯律格善于用书名勾起读者的好奇心,更擅长借助章节的戏剧性带领读者跨越时空,其串联史料的技巧本身也诱导读者联想起他作为博物馆策展人的经历,他在这个被称为“回音室”的巨型展厅中呈现多条迂回交错的展线,讲述揭示深层结构的传奇故事。

这个多线条的故事错综交织,读者在书中可以阅读到更多细节并做出自己的思考。在确定本书封面时,柯律格选择了陈师曾作于1918年的《读画图》。这幅画透露出“中国画”边界上的一些微妙关系,用柯律格自己的话说,“艺术家以《读画图》向我们展示了他可以同时做两件事:于同一个绘画平面内兼顾‘中国的’和‘外国的’,从而弥合两者之间的差距。但重要的是,这也是一幅提供跨国视角的作品”。这显然也是柯律格教授对自己作品的要求,而本书的双语形式使他的著作第一次同时出现在中外读者面前。

(作者为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院长)

《回音室:1897—1935年跨国的中国画》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在气韵生动之间看东西方艺术的形成

相关推荐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