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自研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天工1.2 MAX”亮相:全球首个纯电驱拟人奔跑
8 月 23 日消息,在 8 月 21 日至 25 日举行的 2024 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天工”机器人亮相展会。
该机器人早在今年 4 月就首次亮相,身高 163 厘米,轻量化体重达 43 千克,能以 6 公里 / 小时的速度稳定奔跑,实现了全球首例纯电驱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奔跑。
时隔 4 个月,“天工”再次升级,基于状态记忆的预测型强
8 月 23 日消息,在 8 月 21 日至 25 日举行的 2024 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天工”机器人亮相展会。
该机器人早在今年 4 月就首次亮相,身高 163 厘米,轻量化体重达 43 千克,能以 6 公里 / 小时的速度稳定奔跑,实现了全球首例纯电驱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奔跑。
时隔 4 个月,“天工”再次升级,基于状态记忆的预测型强
8 月 23 日消息,2024 世界机器人大会于 8 月 21 日正式拉开帷幕。今年大会上,人形机器人是绝对的主角,展出的整机达到 27 款,创历届之最。
据央视财经报道,博览会现场已成为各家研发企业展示和比拼的竞技场。人形机器人部分已经开始进入小批量量产阶段,一些企业还直接给出了售价,便宜的甚至降到 10 万元以内。
Unitree 宇树科技于今年 5 月推出 G1 人
8 月 22 日消息,科技媒体 The Decoder 昨日(8 月 21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罗格斯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OpenAI 公司的 GPT-4 语言模型能高精度模拟简单的氨基酸和蛋白质结构。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该科研团队使用 GPT-4 AI 语言模型,探索其在基本结构生物学任务中的表现,结果发现该 AI 模型可以准确预测分子结构。
科学家们要求
8 月 21 日消息,星动纪元首款产品级人形机器人 STAR 1 于 19 日正式发布,官方称其可以同时具备高扭矩、高转速,是“地表最强”。
汇总该产品主要信息如下:
STAR1 具备 400Nm 最大关节扭矩,转速高达 25rad / s,使其最大奔跑速度高于 6m/s,最大负载 160kg,官方称可以完成耐力负重、高爆发短跑等一系列动作。
其双腿具备 12 个自由度,双臂 14 个自由度,腰部
北京时间8月21日,近日,Meta悄悄地发布了一款新的网络爬虫,用于搜索互联网并收集大量数据,为其人工智能模型提供支持。
据三家追踪网络抓取器的公司称,Meta新网络爬虫机器人Meta External Agent于上月推出,类似于OpenAI的GPTBot,可以抓取网络上的人工智能训练数据,例如新闻文章中的文本或在线讨论组中的对话。
根据使用档案历史记录显示,Meta确实在7月底
8 月 20 日消息,特斯拉正在招募大量人员,通过穿戴动作捕捉设备模仿机器人所需动作来训练其人形机器人 Optimus。这个被特斯拉称为“数据采集员”的职位时薪高达 48 美元(IT之家备注:当前约 344 元人民币),要求员工每天步行超过 7 小时,携带重达 30 磅(约 13.61 千克)的设备,并长时间佩戴 VR 头显。
为了与预计身高为 5 英尺 8 英寸(约 1.72 米)的 Optimus 身
随着全球AI竞争加剧,韩国正在加足马力,欲在全球AI芯片市场开辟新天地。
近日SK电信的人工智能芯片部门Sapeon Korea与半导体初创公司Rebellions正式签署了合并协议。根据两家公司发布的联合声明,此次合并预计将形成一个企业价值超过7.4亿美元的新实体。Rebellions的联合创始人兼Sunghyun Park将担任合并后公司的管理层领导职务,而SK电信则将以战略投
今年 5 月,一批身高 1.72 米的新工人来到美国得州工厂上班,他们负责把一粒粒圆柱形的 4680 电芯从传输台上码放到面前的红色盒子里。他们不算熟练,甚至动作迟缓、笨手笨脚。但这批工人是 Optimus,特斯拉 2022 年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一切不一样了。
“完美的使用场景”“进步神速”“失业警告”,在特斯拉释放的机器人工作视频下,人们的评论有惊叹,有担忧。
8 月 18 日消息,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于当地时间 8 月 17 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未来人类可能能够将自己的记忆和意识上传到云端,并下载到人形机器人身上。
马斯克是在回应一位特斯拉粉丝关于是否可以将大脑复制到 Optimus 上以延长生命的问题时做出上述表述的,他称,“最终,你可能能够将自己的大部分记忆和思维状态上传到‘云端’,并能够将其下载到一
8 月 16 日消息,据“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消息,该所李国齐、徐波研究团队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借鉴大脑神经元复杂动力学特性,提出了“基于内生复杂性”的类脑神经元模型构建方法,改善了传统模型通过向外拓展规模带来的计算资源消耗问题,为有效利用神经科学发展人工智能提供了示例。相关研究论文今日在线发表于《自然・计算科学》(Nature Com
8月16日消息,全球开源技术峰会(GOTC2024),由开源中国与上海浦东软件园联合举办,昨日在上海开幕。
华为数据存储软件首席专家张群辉受邀在此峰会分享ModelEngine在垂域大模型领域的实践应用。
据介绍,ModelEngine是华为DCS(Data Center Stack)全栈的AI训推全流程工具链,涵盖了从数据处理、知识生成,到模型微调和部署,以及RAG应用开发、应用部署等环节。旨在
8 月 12 日消息,特斯拉 CEO 马斯克当地时间 8 月 11 日晚在 X 平台上表示,人工智能模型 Grok 2 测试版即将发布。
Grok 是马斯克旗下的 xAI 公司推出的大语言模型 Grok 2,上个月马斯克就在 X 平台上确认,Grok 2 将于数周后发布。在回应用户关于训练数据的提问时,他表示该模型“改进巨大”。
马斯克和 xAI 目前尚未公布关于该模型的详细信息。今年三
8 月 12 日消息,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秘书长技术特使办公室 7 日发布题为《关注 AI 鸿沟:塑造全球视角下的未来工作》的报告。报告指出,AI 革命可能会扩大高收入和低收入国家之间的发展鸿沟,除非采取国际合作行动。
报告称,AI 正在全球范围掀起一场工业革命,为创新和生产力提供巨大机遇。但由于投资、采用和使用率的不均,AI 也在加剧经济和社会方面的
8 月 10 日消息,科技媒体 TechCrunch 昨日(8 月 9 日)报道,安全研究人员丹尼斯・吉斯(Dennis Giese)和布莱恩(Braelynn)将出席 Def Con 黑客大会,演示并报告科沃斯(Ecovacs)扫地机器人和割草机产品漏洞。
研究人员表示曾联系 Ecovacs 报告这些漏洞,但从未收到该公司的回复,他们认为这些漏洞仍未得到修复,可能会被黑客利用。
研究人员表示可以利用该漏洞,通过
8 月 9 日消息,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今日宣布推出对话式 AI 实时交互解决方案,搭载火山方舟大模型服务平台。
该方案通过火山引擎 RTC 实现语音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并深度整合豆包・语音识别模型和豆包・语音合成模型,简化语音到文本和文本到语音的转换过程,提供智能对话和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帮助应用实现用户和云端大模型的实时语音通话。
字节
8 月 9 日消息,苹芯科技昨日(8 月 8 日)在北京举办“存算于芯智启未来”活动,推出了 PIMCHIP-S300 和 PIMCHIP-N300 两款 AI 芯片。
PIMCHIP-S300
官方介绍称该 AI 芯片是多模态智慧感知决策芯片,具备高能效、小面积、低功耗、低成本等特点。
该芯片搭载基于 SRAM 的存算一体计算加速单元,计算核心能效比高达 27TOPS / W,让计算在存储器内部发生,有效
8 月 8 日消息,根据移动应用情报机构 Appfigures 公布的最新报告,仅计算谷歌的 Play Store 和苹果的 App Store 两个应用商城,移动版 ChatGPT 应用今年 7 月净收入达到 2800 万美元(当前约 2.01 亿元人民币)。
这里的净收入是指在撇除苹果和谷歌应用商店的佣金之后,OpenAI 公司实际可以拿到手的收入。
该机构表示,7 月移动版 ChatGPT 净收入占比中,苹果
8 月 7 日消息,Meta 公司于 8 月 5 日发布博文,表示为了满足大规模分布式 AI 训练对网络的需求,构建了基于 RoCEv2 协议的大规模 AI 网络。
RoCEv2 的全称是 RDMA Over Converged Ethernet version 2,是一种节点间通信传输方式,用于大部分人工智能容量。
Meta 公司已成功扩展了 RoCE 网络,从原型发展到部署了众多集群,每个集群可容纳数千个 GPU。
这
“能给我一些吃的吗?”工作人员向Figure 02问道。
“当然。”(*Figure 02将苹果递给了工作人员)
“你能解释一下刚刚的行为吗?”工作人员继续提问。
“我给了你苹果,因为苹果是桌面上唯一可以食用的。”Figure 02边回答边收拾桌面上的垃圾。
如此智能又贴心,这就是今天“硅谷新贵”Figure AI公司发布的新一代人形机器人Figure 02。
画面中展示的就
8 月 6 日消息,英伟达今天宣布了一项新工作流程,利用人工智能和 Omniverse 加速人形机器人开发。该工作流程通过将苹果 Vision Pro 与英伟达的 AI 和模拟技术相结合,大幅减少了训练人形机器人所需的数据量。
据了解,传统上,训练人形机器人需要大量的人工演示数据,这通常是一个昂贵且耗时的过程。英伟达的新方法通过远程操作采集少量人类演示数据,然后
8月5日消息,近日有关NVIDIA新款AI芯片Blackwell因设计缺陷而推迟发布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
对此,NVIDIA方面表示:“Hopper的需求非常强劲,Blackwell的样品试用已经广泛开始,产量有望在下半年增加。除此之外,我们不对谣言发表评论。”
此前,有外媒报道称,Blackwell芯片可能因设计问题而推迟发布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这将影响到包括Meta、谷歌和微软在内
8 月 5 日消息,据《华尔街日报》报道,OpenAI 已经开发出一款能够高精度识别 ChatGPT 生成文本的工具,但迟迟未发布。对此 OpenAI 进行了回应,承认正在研究文本水印技术,但表示这项技术仍存在诸多挑战。
通过文本水印,OpenAI 将只专注于检测来自 ChatGPT 的文字,而不是来自其他公司模型的文字。其将通过对 ChatGPT 选择单词的方式进行微小的更改来实现这
8 月 4 日消息,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 周末在参观了最近建成的得克萨斯州超级计算集群后,透露了该工厂的名称。
周六,马斯克在 X 上写道,得州超级工厂的超级计算集群被命名为“Cortex”,并指出他刚刚完成了新设施的演练。“Cortex”拥有约 10 万颗英伟达 H100 和 H200 芯片,用于训练全自动驾驶(FSD)和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的神经网络。
马斯克此
好奇心一直是人类取得巨大成功背后的推动力。这种与生俱来的求知欲促使我们质疑现状、探索未知,从而取得了一些最伟大的成就,并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在人工智能迅速改变生活的今天,我们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类的好奇心。但是,大多数支持人类好奇心的论点实际上都是在试图让我们相信,人工智能不会超越人类。例如:
“人工智能需要人类的指导
智能涌现的浪涛,还在翻涌。以今年5月为节点,全球科技巨头在AI领域的成功与部署以更为密集的状态呈现。
其中一条步履鲜明的主线,是普遍在追求AI落地。硬件端,苹果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布苹果智能,宣布将ChatGPT融入Siri,三星宣布Galaxy AI融入手机、平板、穿戴式设备;软件端,谷歌在Chrome浏览器集成Gemini AI助手……
一个公认的现况,AI应用即是国内AI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