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城市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犹如一张张底纸,在城市规划和城市治理的笔头下被描摹得更加精彩。
博闻推出常设栏目“名词放大镜”,寻找城市规划和城市治理中的新鲜词汇。“15分钟生活圈”“街道眼”“公园城市”……每一个饱含“城市”意味的词汇背后,透露着城市发展的脉络和智慧。请跟着我们的“名词放大镜”,深度畅游城市吧。
想象一下,一天的生活这样规划是否很幸福——早上出门,在家附近的早餐店吃顿热乎乎的馄饨,再步行15分钟去上学或上班。居住的小区周围,菜市场、健身房、口袋公园、超市、医院等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与生活有关的场所,都在步行或骑行的“15分钟圈”内。在城市规划界,有一个“15分钟生活圈”(也叫“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概念,国外命名为“15分钟城市”。这是近年来城市新的规划方向,它通常指的是,一个基本单元的服务人口在5万—10万人,以家为中心的15分钟步行路程内,居民尽可能享受到日常所需的公共服务,如养老、医疗、教育、商业、交通、文体等。
那么,“15分钟生活圈”是如何提出的?它又怎样在国内外各大城市“生根发芽”?
城市究竟为谁服务
翻开城市规划史可以发现,近百年来城市飞速发展,然而,一座座被规划的“理想之城”也掩盖不了大城市的通病,比如过度拥挤、缺乏绿地等。
这是因为,曾经大城市的规划很多都是自上而下的,占主导地位的现代城市规划都将住宅区与商业、零售、娱乐区等分开。几个区域之间相隔距离通常较远,以汽车等交通工具出行为多。
然而,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些非主流意见,提倡紧凑生活的社区理论,其规划的关键词是精细和方便,倡导步行、骑行优于汽车通行。
比如,1929年,美国城市规划师克拉伦斯·佩里提出“邻里单位”的理论。这一理念认为,理想的住宅模式中,学校要位于整个社区的中心;社区内部的街道不能完全被汽车通行占领;至少10%的社区土地面积专门用于公园和开放空间,提供玩耍和互动交流的场所。
20世纪60年代,美国城市活动家简·雅各布斯在其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提出了“以社区为中心”的城市规划理念。她倡导建立适合步行和骑行,同时兼备社会功能的复合社区,并认为这是让城市变得富有生机的关键所在。
直到2010年之后,法国巴黎索邦大学教授卡洛斯·莫雷诺提出了具体的“15分钟城市”的概念,并在5年后的一次演讲中向公众描述了他的愿景。他被认为是第一个创造出“15分钟城市”词汇的人。
莫雷诺提出了一些让人思考的问题。比如,城市究竟为谁服务;我们是否可以打造以人为本的空间;是否可以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工作之余能否为生活留一席之地,让每片区域都有医院、菜场、零售商店、学校、公园等场所,甚至在酷热天气中有喷泉可以消暑。
正如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所描述的那样:“斋头但有隙地,皆可为之。”人们日常起居之地应是一方小小的“壶中天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赤峰路上的黑白涂鸦。 资料图片
“理想之城”有多个样本
“15分钟城市”理念的背后,指向了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新方向。
比如,城市的节奏应该跟随人,而不是汽车;城市要有多元性,每一寸土地都应该有不同用途;优秀的社区设计有灵活性和完整性,让居民在此健康生活,而不是疲于奔命。
从莫雷诺所在的法国巴黎开始,世界各大城市拿出自己的诚意,一点点拼凑出理想城市的生活样本。
巴黎市政府斥资改造原有的老城区,开辟了许多适合骑行的通道,将一些废弃停车场、工业园建设为公共花园和绿地,并在大型广场上添置了方便路上休息的座椅等。此外,巴黎还推出了不少城市更新的举措,在一些建筑群密集的小区加入商务楼、日托所、咖啡馆、手工艺生活馆等场所,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西班牙巴塞罗那提出“超级街区”的概念。超级街区,就是将几个街区组合打包在一起,添置更多的广场、绿地、休闲空间等,并禁止车辆进入社区内。孩子们在社区内自由玩耍,老人们在休闲区晒太阳、畅聊,居民们有了更多的休闲场所,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再比如,德国柏林增设了大量的自行车道,使得城市中自行车使用率增加了25%以上,而且这些骑行道至今仍然保留。美国一些州的城市规划摒弃了以机动车为主的街道设计理念,提倡“慢行优先”原则。
“15分钟城市”,使得城市规划的逻辑有了重大转变,从关注居住地的可达性转向关注邻近性。这不仅是一种理念的转变,城市的资源分配、治理模式等因此而改变。
杨浦228街坊开启了新的生活篇章,成为城市更新叠加“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样板街坊。资料图片
“15分钟”理念在上海深度实践
打造“15分钟生活圈”,上海也是全球城市的领跑者,亦有自己的创新。
早在2014年,上海在全国率先提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概念;2016年,制定发布全国首个“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并纳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简称“上海2035”)。
在上海的城市实践中,“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在市民慢行15分钟可达的空间范围内,完善教育、文化、医疗、养老、休闲及就业创业等基本服务功能,提升各类设施和公共空间的服务便利性,构建的是以人为本的“社区共同体”。
长宁区新华路街道是最早列入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试点街道之一。街道围绕“花园社区”“人文新华”等关键词,改造街区的公共设施,让学校、公园、菜场等符合不同年龄层需求的地点变得触手可及。不仅如此,还有大鱼社区营造等民间组织加入其中,成为社区营造的发起者,开展了时装秀、手工课等丰富的社区活动。
徐汇区打造“生活盒子”,更是融合养老、托育、健身、医疗等概念,建造了一个社区生活服务综合体,周边居民在此可“一站式”享受社区食堂、医疗保健、养老、幼教、休闲等多种服务。
除了生活必需的学校、医院、菜场等规划,口袋公园、电动车充电桩、老年人健身点等嵌入街边的空间,街道一点点转变为功能更为丰富的生活场所。
在中国,15分钟不只是时间的标志和尺度,更是一把衡量城市生活便捷度与幸福感的标尺。
比如,北京的实践是积极发展“一店多能”,对符合条件的新建社区菜场、早餐、连锁超市、便利店、药店等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将“15分钟生活圈”与“15分钟商业圈”融合起来,推动社区消费业态升级改造、集约发展。
在中国不少城市,对一些青年人占比高的社区,开发了线上与线下融合的综合服务体系。如通过小程序、App等接入购物、餐饮、娱乐、运动、家政等线上功能。
可以说,“15分钟生活圈”重新定义了新一代的社区,它不是城市规划师规划出来的,而是基于普通人的需求,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