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新一届国民议会选举首轮投票于6月30日举行。目前民调显示,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有望拔得头筹,而法国总统马克龙所在的中间派联盟将位列第三。法国或将迎来极右翼总理的可能性引发关注。
三大阵营竞争
实际上,法国在2022年举行过国民议会选举。按照议员任期5年来算,新一届选举原定于2027年举行。
但是,本月初举行的欧洲议会选举结果引发法国政坛“地震”。随着执政党复兴党得票率远低于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总统马克龙随即宣布解散国民议会、提前举行新一届国民议会选举,将国民议会的未来交给4900万选民来决定。
究竟是继续以开放姿态坚持欧洲一体化和全球化,还是像极右翼政党那样强调“法国人优先”,成为摆在法国人面前的一道选择题。
两轮投票分别定于6月30日和7月7日举行,竞选活动于6月17日拉开帷幕,来自多个政党的4000多名候选人角逐577个议席。
从政治派别看,此次选举被视为左中右三大阵营的竞争,分别是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马克龙所在的中间派联盟“在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新人民阵线”是一个刚刚成立的联盟。在极右翼崛起的背景下,法国社会党、共产党等左翼政党6月14日宣布成立“新人民阵线”。
该联盟还得到法国前总统奥朗德加盟支持。奥朗德6月15日宣布,将作为左翼政党候选人在科雷兹选区参加选举,希望左翼政党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极右翼崛起。
值得注意的是,法国国民议会选举不会威胁总统地位,但与新总理的产生密切相关。按惯例,总理一般来自选举中获得多数议席的政党代表人物。
因此,三大阵营此次派出的竞选代表被视为总理潜在人选,他们分别是国民联盟主席巴尔代拉、现任总理阿塔尔、极左翼政党“不屈法国”成员曼努埃尔·邦帕德。
其中,35岁的阿塔尔和28岁的巴尔代拉是法国目前较为年轻且受追捧的政治人物。
在马克龙政府担任多个职位后,阿塔尔今年1月成为法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理。
巴尔代拉则在本月初举行的欧洲议会选举中带领国民联盟斩获佳绩。
相比之下,38岁的邦帕德在知名度和领导地位方面显得逊色,2022年在马赛当选国民议会议员。
6月25日,三位代表同台辩论,令外界得以了解三人的立场与实力。其间,阿塔尔试图捍卫执政表现,巴尔代拉力推国民联盟在移民、犯罪和安全问题上的强硬立场,而邦帕德则推动左翼降低退休年龄和提高富人税收的计划。
与法国乃至欧洲当前的气氛一致,移民是三人争论的一大焦点话题。其间,巴尔代拉的意大利家庭背景招来拷问。同时,巴尔代拉表示他将“收回对移民的控制权”。
此外,作为法国总理潜在人选,巴尔代拉可能会在外交事务上挑战马克龙,引发关注。如果国民联盟上台,法国可能会从欧盟的支柱变成欧盟的刺,法国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也可能发生一定程度转变。
不过,在不断互相攻击和打断对方的同时,三人似乎都没能拿出“真本事”。巴尔代拉似乎没有充分回应外界对其政党纲领缺乏具体内容的批评。阿塔尔似乎没有给愤怒的选民一个选择由他继续执政的理由。邦帕德的表现则表明,左翼阵营似乎缺乏一位有力的领导者。
极右翼凭何崛起
法国《回声报》6月28日发布民调结果显示,国民联盟、“新人民阵线”、“在一起”的支持率分别是37%、28%、20%。
法国舆论研究所-费都寿民调机构6月25日发布的民调显示,国民联盟有望在第二轮拿下220至260个议席,“在一起”预计只能保住75到110个席位。
“我们将赢得绝对多数。”国民联盟前领导人勒庞6月26日说,并预测她的“接班人”巴尔代拉将成为总理。
至此,这个一度由勒庞领导,持疑欧、反移民立场的极右翼政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掌权。
国民联盟前身为“国民阵线”,自1972年成立以来,因其“极端主义”的理念言论被法国主流社会所警惕和排斥。
勒庞接手后,在2018年提议将该党改名为“国民联盟”。此后,该党开始专注于经济议题和移民议题,支持率不断攀升。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上海欧洲学会顾问叶江表示,国民联盟之所以崛起,中间派联盟“在一起”之所以显露颓势,与选民对马克龙执政表现不满有关。
近年来,欧洲遭遇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等冲击,本就发展缓慢的经济雪上加霜,移民、安全等问题也空前严峻,欧洲选民对执政党的不满和要求变革的意愿越来越强烈。
在2022年举行的国民议会选举中,马克龙所在的中间派联盟“在一起”便失去了绝对多数优势。此后,执政党的改革计划在国民议会一直受到来自反对派的巨大阻力。
叶江还表示,国民联盟的崛起看似还与其竞选策略有关。
首先,随着移民、安全等问题近年来愈发凸显,国民联盟紧紧抓住这几个法国人最关心的话题,提出收紧移民政策,严格边境检查,限制欧盟境内移民流动,对马克龙政府的退休制度进行改革等。
其次,“国民联盟的一些政策体现出从极右翼向中间靠拢的变化趋势。”叶江说。比如,巴尔代拉近期公布了如果当选总理后将采取的举措,不再提该党此前“退出欧元区、退出欧盟”等口号。
法国转向中间偏右?
根据目前民调,国民联盟有望成为国民议会第一大党,这将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8年建立以来首次。
同时,法国迎来极右翼总理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大。而且,在马克龙剩余的三年任期里,立场存在较大差距的巴尔代拉可能与马克龙形成“共治”局面,这种史上罕见的情况引发关注。
但在国民议会总共577个议席中,国民联盟看似无法达到超过半数所需的289个席位,只能获得相对多数优势。叶江指出,结果可能要等到第二轮投票时才会明朗。
首先,法国选举程序较为特殊。在法国577个选区中,每个选区产生1名国民议会议员,由本选区选民直接投票选出。在首轮投票中获得半数以上选票的候选人即可当选,但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更常见的情况是,没有获得半数选票但获得超过本选区12.5%登记选民支持的候选人进入第二轮投票,其中得票最高者当选为议员。
其次,不同于2022年极左翼政党“不屈法国”参加国民议会选举时的情况,此次左翼政党“抱团”参选,所获议席可能有所增多,同时削弱国民联盟的势头。
“目前看来,不太可能出现一党赢得绝对多数优势的情况。”叶江说。
不过,即便由巴尔代拉出任法国总理,可能早就在马克龙意料之中。因为缺乏执政经验的巴尔代拉和国民联盟可能会不停“栽跟头”,极右翼的各种激进改革措施也将处处受挫。如此一来,法国民众会在2027年总统选举前破除对其幻想。
叶江注意到,巴尔代拉近日对媒体明确表示,如果国民联盟在选举中拿不到议会“绝对多数席位”,他将拒绝出任总理。
有分析称,此举是在给选民“施压”,争取拿到绝对多数。叶江表示,巴尔代拉也可能意识到成为总理后的严峻挑战,不接“烫手山芋”。
“竞选纲领是一回事,真正上台执政又是另一回事。”叶江说。尽管国民联盟目前看似凭借草根民粹主张赢得选民支持,但其政策主张能否顺利施行,尚难定论。相比之下,阿塔尔的执政表现较为平稳。
其他可能性还包括马克龙所在阵营尝试与左翼联盟联合,推出一个两方都接受的人选任总理。
随着总理之位花落谁家仍存在各种可能性,法国政局变得更加复杂。
不过,叶江表示,欧洲议会选举结果可谓一个缩影。从目前态势看,法国也可能转向中间偏右,即偏向保守但不极端。
“在法国极右翼向中间靠拢的同时,相关势力会否形成合流,有待观察。”叶江说。同时,法国政治仍将受到左翼拉扯。就在6月15日,数十万法国人在各大工会和左翼政党号召下走上街头,反对国民联盟崛起。
叶江还表示,在法国,外交事务由总统主导,因此预计法国的外交政策不会发生巨变,但内政事务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总理影响。正如2022年国民议会选举后的情况,如果执政党未能取得绝对多数优势,将影响其今后施政走向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