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巴以冲突已满周年,为何和平还没到来?

无休止的较量中,以色列和其他中东国家都没有变得更安全。

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战火已燃烧整整一年,然而地区局势不仅未见平息之势,反而急转直下,多点蔓延。

刚刚过去的周末,以色列一边打击加沙目标,一边发动自上月以来对黎巴嫩贝鲁特最猛烈的轰炸。真主党则将火箭弹瞄准以色列城市海法和提比利亚,造成10人受伤。这似乎是真主党在本轮冲突中首次袭击以色列北部城市。

以色列和伊朗的对峙同样令全球屏息观望:以色列对伊朗10月1日大规模导弹袭击的回应,会在何时以及以何种方式落地。

此外,在冲突周年纪念日前夕,亲巴勒斯坦示威者在世界各地举行抗议活动,从华盛顿到巴黎,从雅加达到开普敦,成千上万抗议者呼吁停火,祈祷和平。

然而,在以血还血的厮杀中,和平的曙光似乎遥不可及。

形势:不同以往,高度危险

一年前的10月7日,哈马斯的5000枚火箭弹突袭以色列,“阿克萨洪水”行动正式拉开新一轮巴以冲突的序幕。以方称袭击造成约1200人死亡,约250人被巴方武装人员扣押。随即,以政府迅速展开“铁剑”行动,誓言报复。

一年来,双方你来我往,加沙地带悲剧每天都在上演。巴方显然是遭受损失更严重的一方。目前已有近4.2万巴勒斯坦人在冲突中死亡,逾9.7万人受伤。

战火无情,人道主义危机令人揪心。加沙地带每10人中就有9人因战火流离失所。随着冬季和雨季来临,加沙地带民众的生存将更加艰难。

一年来,哈马斯的军事实力遭到重创,高层人物也几乎被以色列“清除”殆尽。然而,战果并未使以色列收手。尤其令人不安的是,以色列“七条战线”铺开,巴以冲突外溢效应蔓延,爆发全面战争风险激增。

9月下旬以来,随着以色列“定点清除”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以黎冲突陡然激化。

10月1日,中东两条重磅新闻牵动全球视线——以军在黎巴嫩南部边境对真主党目标发起“有限”地面进攻;伊朗对以色列发射约200枚导弹。一时间,中东局势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

一年来,巴以之间有过几次短暂停火、交换人质,冲突方也坐上过谈判桌,以色列与伊朗代理人之间更不乏小心翼翼的试探,但这一切没有把局势推向和解的方向。有西方评论写道,一年的杀戮剥去了层层的假设和幻想,中东正处于一场更糟糕战争的边缘——更广,更深,甚至更具破坏性。

就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以色列发动对贝鲁特单次最为猛烈的攻击。真主党则首次袭击以色列北部城市。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丁隆认为,新出现的事态再次印证,本轮巴以冲突无论从广度、深度还是烈度看都非同一般,呈现严重扩散、外溢、脱轨的态势。整个中东局势实际上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地步,处于非常危险的十字路口。

“最大的风险点是,伊朗会否被直接卷入冲突。相比以往通过代理人与以色列对抗,10月1日伊朗亲自下场,对以发起规模可观的报复,各方目前都在等待以色列回应。”丁隆说,“从以色列角度看,它在七条战线与伊朗及其代理人作战,这是本轮冲突和历次中东冲突或战争的不同之处。可以说,冲突有了新的内涵和形式,也较以往更具危险性和不确定性。”

走势:几条战线,各有隐忧 

接下来,中东局势走向将如何,地缘风暴会不会愈刮愈烈?

丁隆认为,几个方向上的态势值得关注。

首先,不断激化的以黎冲突是一个焦点,也是以色列目前的战线重点。以色列需要确保北部居民安全返回家园,将真主党逼退至利塔尼河以北并开辟安全区。这些仅靠空袭无法做到,必须通过地面战实现。

“目前,地面行动属于有限开展,主要打击形式还是空袭。”丁隆指出,预计在美国大选之前,以色列会持续将黎巴嫩作为重点战线。只有解决黎巴嫩问题,以军才能腾出手对付也门胡塞武装,并应对最大目标伊朗。以黎边境局势接下来有升温的可能。

其次,在以伊对抗方面,伊朗10月1日的饱和式攻击体现出一定的力度和效果,美媒通过卫星图披露以色列空军基地遭伊朗打击后受损程度,至少存在33处弹坑。

“按照以色列国家安全战略和行为模式,被打痛的特拉维夫肯定会报复,否则不足以震慑德黑兰。报复的力度也会比今年4月时更大。”丁隆说。

丁隆认为,一般的推测是以军会攻击伊朗的经济命脉,瞄准石油设施等目标下手。但预计针对伊朗核设施下手的可能性较低,因为以方会顾及美国的压力。“如何既打击伊朗又不突破红线,是以色列需要权衡的。”

而对于以色列“箭在弦上”的报复,伊朗有言在先:若以色列“再犯错误”,将遭到更具毁灭性打击。丁隆认为,如果以伊上演多轮次报复,将招致高风险,不排除局势失控。但目前来看,双方尚未走到正面大规模冲突的边缘,后续也取决于美国对以色列的约束能力以及大选年的拜登政府能多大程度参与管控局势。

最后,在以色列与哈马斯这条战线上,加沙目前相对平静,而非绝对平静。以军仍在北部进行清剿,哈马斯也向以军发射火箭弹。谈判方面,尽管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面临国内要求人质获释的压力,但其并未做好与哈马斯进行停火谈判的准备。巴以在“费城走廊”等问题上的巨大分歧使谈判举步维艰。

“加沙冲突是中东局势本轮动荡的根源,需要通过结束加沙冲突来恢复其他几条战线的平静。”丁隆说,“与此同时,加沙的前途也是最不确定的,哈马斯未来在加沙扮演什么角色,加沙由谁接管,当地如何重建,民生如何恢复,这些都面临巨大挑战。”

症结:刹不住车,谁的责任?

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一周年之际,国际社会普遍追问:这场20年来死伤最严重的一轮巴以冲突,为何持续一年仍未见和平之光?

丁隆认为,症结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由于以色列和哈马斯立场根本对立,巴以停火止战的短期目标始终没有达到。而长期目标,即通过“两国方案”解决巴以问题也被搁置。

第二,美国企图绕过巴勒斯坦问题,撮合以色列和越来越多阿拉伯国家实现关系正常化,实际上是把巴勒斯坦人逼到墙角。这也是哈马斯等方面拼死一搏的原因。

美国在中东问题上一直扮演矛盾的角色。作为以色列的坚定盟友,美国采取偏袒以色列的做法,但又试图在巴以问题上充当和平调停者。当巴以冲突外溢、以黎以伊对抗加剧后,美国的态度更显暧昧。

第三,美国的这种矛盾性和摇摆性被以色列拿捏、利用。而拜登执政进入倒计时也令以色列更加“自由”。近期,以色列的战争行为越来越没底线,甚至动用传呼机等通讯设备实施破坏。外界担忧,通信设备爆炸事件打开了利用跨国供应链产品作为武器的“潘多拉魔盒”。

第四,国际斡旋缺位。“以往的巴以冲突,持续时间不会太长,一般在一个月内。以黎2006年的上一次冲突,只持续了34天。但本轮巴以冲突延宕一年,与国际斡旋调停的缺位和失效是有直接关系的。”丁隆说。

一方面,由于信任缺失和中东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局势,停火难以达成。另一方面,美国作为一大主要斡旋方,没能做到公允持中,甚至明里斡旋,暗里拱火。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巴以问题上尚且有国际斡旋方在努力,而关于以黎、以伊问题的斡旋和倡议都非常少,这也使中东局势前景堪忧。

有评论指出,新一轮巴以冲突一周年之际,和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难以捉摸。无休止的较量中,以色列和其他中东国家都没有变得更安全。眼下,当务之急是终结“暴力循环”,实现持久停火。这是加沙民众的迫切期盼,也是国际社会的压倒性共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新一轮巴以冲突已满周年,为何和平还没到来?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