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何以更可持续

找到群众接受意愿、市场参与动力、财政承受程度的平衡点

围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一系列行动,正在上海深入开展。

上海市委已在全市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分期分批开展全会精神全员轮训。上周,第一期专题研讨班在市委党校开班,市委书记陈吉宁作开班报告,强调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化认识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挺立潮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好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他结合落实十二届市委五次全会精神,同与会学员交流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高校综合改革、探索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民生领域改革、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领域的具体改革事项。这是上海全面深化改革“施工图”的重要节点,亦是当下亟待攻坚实现更大突破的紧迫任务。

城市更新,是其间重点提及的具体事项。作为兼具发展、民生和治理属性的重大任务,需要拿出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的思路举措。

开班次日,陈吉宁前往黄浦区,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届市委五次全会精神,就加快推进“两旧”改造、推动城市更新迈出新步伐以及深入推进为基层减负等开展专题调研。

其间强调,城市更新事关民生、事关发展,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紧紧围绕城市总体规划,着眼提升城市功能,坚持整体推进,做足做细工作,以“再难也要想办法解决”的韧劲,加快探索走出更可持续的城市更新路子。

早在今年初,上海就以城市更新为主题,召开了元旦过后全市“新年第一会”,强调顺应城市更新新阶段特点,加强更新任务、更新模式、更新资源、更新政策、更新力量的统筹,全力推动城市更新工作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会上明确,推进城市更新,完善发展布局,要向存量要功能、向集约要空间、向更新要效益,促进要素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空间承载力,提高内涵式发展水平。

同时,要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聚焦“两旧一村”改造,啃下硬骨头、打好攻坚战,在城市更新中打造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群众生活居住空间。

此次调研,陈吉宁先后察看新昌路成片旧改项目、老市府大楼保护性综合改造项目等,研究“两旧”(即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不成套旧住房)改造、历史建筑保护传承活化利用等具体问题。

他再度强调,城市更新是民生工程、发展工程,要统筹算好民心账、长远账、整体账。要坚持以城市总规为统领,把城市更新工作同强化城市功能、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区域品质、增进民生福祉更好统筹起来,整体推进、一体实施。

对具体推进城市更新的地区、部门和相关干部而言,算好这几本账,意味着复杂的统筹平衡,其间不无“两难”甚至“多难”考验。

陈吉宁在调研中表示,各项工作应做深做细做足,坚持因情施策,完善政策制度,“找到群众接受意愿、市场参与动力、财政承受程度的平衡点,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城市更新格局”。

以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协同破解“不可能三角”,无疑是当前推进城市更新的重中之重,亦是城市更新走出“新路”的关键所在。

而各项具体任务又有不同的优先序,其中,基本民生层面的“两旧”改造攻坚战,直接关乎民心,就属“再难也要想办法解决”之列。

此前,上海已针对彻底消灭手拎马桶等重点任务提出明确的解决时间表。这一过程考验着各级干部的群众观点和政绩观,需要创新举措,包括发挥基层社区治理的重要作用。一些区业已开展的旧住房拆除重建等项目,就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创新思路。

针对城市更新,上海今年起建立的责任规划师、责任建筑师、责任评估师“三师”联创工作机制,亦旨在更好统一保护和开发,探索新路子、寻求新办法。

其间,成本和效益是被反复强调的关键词。年初的市委常委会会议强调,要建立健全公平公正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推动“三师”各展所长、集成联创,强化成本效益,完善功能布局,提升规划建设质量。

“新年第一会”上也指出,要着眼成本管控,加强更新模式统筹,坚持因情施策,找到群众接受意愿、市场参与动力、财政承受程度的平衡点,优化开发时序,做到精准施策,统筹考虑当前和长远、项目和周边。

从全局来说,上海需要进一步“向存量要功能、向集约要空间、向更新要效益”,促进要素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空间承载力,提高内涵式发展水平。这是城市更新得以持续的平衡之道、创新之道。这背后展现的系统思维、统筹能力和改革魄力,也是城市发展治理更多领域的当务之需。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城市更新,何以更可持续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