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响应,48小时入藏,上海图书馆“留住”云南普洱绝版木刻作品

共绘沪滇山海情深

十三位来自云南普洱的资深版画家近日将绝版木刻版画原作捐赠上海图书馆收藏,不久将对公众开放展览和研究。这是上海图书馆版画工作开展十五年来,入藏数量最大的一批绝版木刻版画名家名作,为公共美育和美术研究提供重要的一手材料。

此次捐赠缘起于8月23日至25日,普洱市人民政府驻上海联络处在外滩中央广场开展的 “千年茶韵、一城咖香、绝版普洱、香遇世界”主题普洱推介活动,主要包括普洱文化旅游推介、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普品入沪”推广三大活动。外滩中央广场展示了三十件来自普洱当地名家的绝版木刻版画原作,吸引上海市民驻足欣赏。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手稿整理研究部得知展讯后即前往活动现场向这些艺术名家进行征集,并邀请名家代表前往上海图书馆东馆实地参观调研,不到二十四小时就获得作者们的热烈响应。普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张晓春等十三位普洱版画家都表示愿意将作品留在上海,以实际行动支持公共文化事业,谱写“山海情深”的强音。

此次普洱名家捐赠的绝版木刻作品有普洱市美协主席张晓春《澜沧故事·笙舞》,普洱市美协副主席徐浩《暮归》,普洱市美协党支部书记张浩《风和日丽》,普洱市美协秘书长冷光冕《曼吕记忆》,澜沧县美协主席熊登奎《让我听懂你的语言》,西盟县美协主席李万庆《云之上》,思茅二小美术教师李超《版纳曼掌印象》,江城县民族小学美术教师贺皓月《丰收》,普洱职业画家刘宇《柔软的地平线》、李光磊《独白NO.2》、陈龙《秘境·吉象》、岳松《看世界》和龙享荣《高翔》。版画家们表示,艺术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售价和是否参加国家级美术展览,更在于其社会价值,希望借此次来沪的机会捐赠作品,将艺术成果应用到社会大美育建设中,为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感谢上海图书馆对普洱版画创作事业的关注和厚爱,期待这些具有山海情深意蕴的作品能在上海生根发芽开花。”普洱市美协秘书长冷光冕表示。

徐浩《暮归》

张晓春《澜沧故事·笙舞》

张浩《风和日丽》

李光磊《独白NO.2》

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手稿整理研究部副主任刘明辉表示,此次及时征集入藏来沪展出的普洱绝版木刻作品在24小时内获得艺术家们的热情响应,在48小时内完成作品抵馆入藏,是“山海情深”的具体体现,希望将云南普洱青山绿水的美景和民族一家亲的深情厚谊传递给上海市民和游客,今后将与普洱市美协合作努力加强沪滇文化艺术往来与合作,将文化传承和文旅开发结合起来,向全世界讲好精彩的中国故事。

版画是与书籍关联最为密切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世界知名公共图书馆中具有悠久的收藏和研究历史。上海图书馆版画征集工作正式启动至今,已持续进行十五年,设立于2014年8月17日的“上海图书馆版画日”今年已是第十一届。十余年来,上海图书馆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兼顾海外征集优秀版画作品,以“阅读”和“中华优秀文化”为重点主题,注重版画的手工制作工艺,在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的支持与合作下,入藏量超过6200件,技法涵盖丝网、黑白木刻、水印木刻、绝版木刻、铜版、综合版等。上海图书馆每年进行版画征集和评选,入藏作品每年8月在上海图书馆淮海路馆展出,上海图书馆东馆建成开放以来,在手稿主题馆内进行了多场版画展览和版画现场写生创作活动。

今年8月,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手稿整理研究部策划了“书香中捕捉灵感——手稿主题馆场域创作项目”之版画名家胡军现场木刻版画写生和现场人像写生创作两场活动。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三楼“阅读广场”,版画家胡军将版画起稿、雕刻到印制的全过程呈现给在场读者,实现了读者阅读书籍,版画家“阅读”读者、“阅读”建筑和“阅读”空间的“大阅读”氛围,让艺术创作走出工作室,让艺术作品走出四面围墙的展厅,直达市民读者的面前。

版画家胡军在上海图书馆东馆现场木刻写生

版画家胡军在上海图书馆东馆现场木刻写生

刘明辉介绍,上海图书馆近日还收到88岁的云南省作协原副主席张昆华手稿集中捐赠。张昆华感慨:“我出生在云南,1958年我在西双版纳勐海县部队117团当兵保卫祖国,云南是我的故乡,上海是我第二故乡。我早期创作的作品都是在上海发表的,我感谢、感恩上海,我将继续整理和捐赠手稿捐赠给上海图书馆。”此外,上海图书馆还藏有著名作曲家朱践耳集中捐赠的乐谱手稿,其中包括《纳西山歌》《丝路梦寻》《黔岭素描》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张昆华向上海图书馆的读者们敬礼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绘沪滇山海情深新蓝图,据悉,此次集中入藏的云南版画家绝版木刻作品近日将在上海图书馆东馆手稿主题馆展出。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24小时响应,48小时入藏,上海图书馆“留住”云南普洱绝版木刻作品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