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为号、弦为刃,烽火青春歌不休。原创话剧《同学少年》近日建组,根据轰动上海的比乐中学学生同时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史实而创作,计划9月6日至10日开学季首演。
《同学少年》由马俊丰执导,王雯那、徐磊主演,聚焦几名豆蔻年华自愿赴朝参战的青年,以其在血与火中的淬炼和成长为核心,通过时空的灵活处理书写大时代下的烟火气,彰显温暖基调与家国担当的共振。
“为了避开美军飞机的狂轰滥炸,部队通常在傍晚出发,星夜兼程,一直要走到次日天亮才能休息。每日夜行30公里,战士们脚上都磨出血泡。实在太累了,我们就一边打瞌睡一边赶路。”“部队休整时,我往家里写过两封信,都是报喜不报忧,‘这里一切都好,勿念!’其实大家做好了随时为国捐躯的思想准备”……发掘《同学少年》题材的纪实文学作者李菁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她表示,剧中人物原型与上戏紧密相连,由母校团队将其搬上舞台更有特殊的意义。
主人公立功证明
“《同学少年》主人公都是十几岁的初中生,我也是初中生的母亲。写他们的故事,我有很多不一样的感受。当他们来到战场,用的正是文艺这个武器,作为一个在上戏工作了25年的老师,我也始终深信文艺的力量。”编剧钱珏强调,《同学少年》剧本突出“家”与“情”,展现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的家国情怀以及坚韧昂扬的精神。
《同学少年》导演马俊丰曾执导《繁花》《前哨》等和上海相关的舞台作品,“剧中少年们的勇气与豪情打动人心,这是一个有上海特色的故事。”
2008年,马俊丰来到上海深造、工作。执导话剧《繁花》时,他曾表示,“什么是上海的,说不清楚,它就是一种感觉,一种认识,没有很强烈的理论传承。上海人习以为常的细节,成为我们的创作题材,提纯出上海的情调、质感、行为方式。比如上海的画报、建筑、街道都会影响到创作。”
马俊丰阐释创作理念
“从《繁花》开始,上海的市井生活绵密地往我的身体里钻,让我情不自禁想去了解这个城市的前世今生。《繁花》之后,我有一个心愿,要做更多的上海题材,把我的作品变成一条时间线,串成小小的上海宇宙,将我对上海的认识,对这座城市的敬意,在作品中打通。”
《繁花》《前哨》《同学少年》讲述着不同时代的上海,马俊丰说,“《同学少年》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能够重温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主人公年纪不大,却做了非常大胆的决定。现在的同龄人可能还在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庇护下,而他们已经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又都活着回来了。上海拥有孕育这样人物的基因,他们有理想,有家国情怀。”
“《同学少年》缘起于一个耄耋之年老人的回忆,饱含着他的少年时代最炙热、最浓郁的情感,犹如火焰的余薪。”马俊丰和钱珏都是上戏熊源伟教授的学生,“我们一拍即合,来完成这个作品。主创们都到了中年,《同学少年》策划中,我们会回想少年的热血与锋芒,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渴望。”
话剧《同学少年》多线并行,既有主人公在抗美援朝战场的经历,他们在遇到巨大困难时的应对,也有上海家中亲人的担心,期盼他们平安归来的热望。令马俊丰深有感触的细节,还有老师们对主人公的影响,“他们的老师当时也不过二三十岁。上海解放前夕,老师们经常在顶楼晒台上教唱《你是灯塔》《解放区的天》之类的歌曲。后来才知道,那些老师早已秘密加入了共产党:校长杨善继是上海人民迎接解放保安大队的大队长,音乐老师孙慎后来出任中国音协主席,戏剧教员奚里德赴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院务委员会履新,国文老师吉联抗调任人民唱片厂当首任厂长。1949年上海解放后不久,全校150多名学生竟有三四十名随军南下。”奔赴抗美援朝战场的一位学生带着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胡志宏送的小提琴,让马俊丰感叹音乐、艺术的力量,“这些年轻人用文艺去鼓舞士气,影响了自己的一生,也影响到我们。《同学少年》剧组刚刚做完舞美设计沟通,将于7月启动排练。”
《同学少年》由上海戏剧学院与黄浦文旅集团联合出品和制作,展现校企联动的创新举措,基于上海戏剧学院的丰厚教育资源、艺术底蕴和制作经验,依托黄浦文旅集团的强大的运营实力,强强联手,双向赋能。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繁花》之后,他继续在《同学少年》探寻上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