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部完整记录长江口二号古船发现、打捞、保护与考古过程的纪录片

国内首部完整记录长江口二号古船发现、打捞、保护与考古过程的纪录片。

“长江口二号”古船是目前国内水下考古发现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艘古代木质帆船。上海作为一座“以港兴市”的城市,研究“长江口二号”古船,对于理解上海何以成为上海有着重要意义。继2月27日在东方卫视播出上集后,国内首部完整记录长江口二号古船发现、打捞、保护与考古过程的纪录片《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将于下周二迎来下集。

考古是寻真的过程,记录也是

“纪录片终于播出了,从2022年3月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与保护工程正式启动算起,恰巧两年。”总导演戴诚娴感慨,“很多结论,现在看起来好像是一切尽在掌握的事情,当时却全然不是。”

摄制组工作照

《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摄制耗时一年半。两年前刚启动创作时,这个纪录片团队面临的是一系列难题:长江口的水下根本不可见,古船长什么样,怎么表现?150多年前发生的沉船事件,毫无头绪,现在能拍些什么?水上木帆船已经基本绝迹,3D打印、船模都有技术缺憾,怎么给出实感?“出海打捞一艘古代的沉船,这件事情太酷了。我很好奇,为什么会有人愿意花十几年的时间去找一艘不明价值的老船?这值得我花费时间去找答案。考古是寻真的过程,记录也是。”戴诚娴说。

纪录片剧照

于是,纪录片团队跟随考古和打捞作业的核心工作组实地拍摄,通过对长江口二号古船发现、打捞、保护与考古的完整记录,展开了一段对清末长江航运史、上海港口发展史和中国传统造船史的追寻之旅,解答了这一目前中国乃至世界水下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木质古沉船的各种谜团;同时也全面展示打捞和考古研究过程中的各种领先科技,讲述科技攻坚、学术探索和文化传承中的鲜活人物故事。

纪录片剧照

纪录片从上海水下考古的发端讲起,徐徐展开“长江口二号”发现的过程。在主创看来,许多不同学科、不同背景的专家探究汇集到一起,成就了“长江口二号”的考古。比如,复旦大学吴松弟教授,花了近四年的时间,到美国寻找、整理资料,把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带回国内出版;上海打捞局已故潜水员储永林,生前的最后一次潜水,就是为长江口二号项目进行探摸;还有福州市文物考古队的朱滨,从事水下考古物探工作20多年,中国水域内的不少沉船都是他率先发现的。

拍摄不分昼夜,“尽可能保持开机”

沉船考古通常有原址保护、围堰发掘、拆解打捞、整体打捞四种方式。受限于特殊地理条件,长江口二号古船采取的是整体打捞的方式。戴诚娴说:“古船整体打捞的技术方案是全球首创,没有人能预判结果。为了不错过打捞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可能发生的‘不易’,拍摄团队在‘大力号’上累计待了两个多月。我们无法预测或干预拍摄的内容,能做的无非就是对人物、场景的选择,并且尽可能地保持开机。”

戴诚娴在“大力号”上拍摄

打捞作业船上,现代化的计时工具是没有作用的,潜水员和工程师们的工作随着潮汐而定。按照佘山天文台传递的平潮信息,一天24小时被切分成了4个6小时。这四个阶段中间的平潮期,就是打捞和潜水队员们最佳的水下作业时间。因为这样,纪录片的拍摄也不分白天黑夜。

纪录片还邀请上海籍配音演员林栋甫担任故事讲述人,他曾为很多译制片配音,也主持过颇多电视栏目,但近年少在荧屏前露面。这次,他用一个老上海市民的口吻,缓缓讲来“长江口二号”的故事;极具辨识度的声音和这艘古船以及上海城市的故事,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连接。

纪录片剧照

除了在水上作业“第一现场”的全程跟拍,纪录片还将故事线延伸到了古船迁移进入船坞后的保护与考古过程,将上海老船厂工业遗产的故事和长江口二号古船安家的新故事结合起来。未来,一座古船博物馆将在杨浦滨江上海船厂旧址一号船坞建成,对所有市民开放。“因为纪录片,很多原本被‘忽视’的人再一次被看见,这既是一个有关古代的沉船的故事,也是一个现代的关于水下考古研究者的故事,还是一个关于上海引领开放融合学术之风的故事。”戴诚娴说。

纪录片由上海市文旅局(市文物局)、上海广播电视台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百视通联合出品,纪录片中心戴诚娴工作室承制,并获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国内首部完整记录长江口二号古船发现、打捞、保护与考古过程的纪录片

相关推荐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