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陈占彪带领读者深入解读鲁迅的“七条遗嘱”

1925红色经典阅读沙龙在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举办

2月25日下午,以“鲁迅的七条遗嘱”为主题的1925红色经典阅读沙龙活动在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举办。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陈占彪带领读者深入解读鲁迅的“七条遗嘱”。

1936年鲁迅病重期间,写下对家人的七条嘱咐:

一、不能因为丧事收任何一文钱,但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殓、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

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如果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讲座现场

在陈占彪看来,这“七条遗嘱”不仅展现鲁迅对生死、名利、亲情和论敌的态度,更成为他人生经验的独特注解。他将“七条遗嘱”定位为鲁迅的“家事遗嘱”,当时为鲁迅治病的日本医生须藤五百三建议鲁迅最好像日本武士的习惯那样,留一份遗嘱。鲁迅并不觉得有留遗嘱的必要,当时他回答说:“在我方面来说,到那时,我平生言论和主张,已很够留在我死后了,那一套事恐没有必要吧。”因此,著名的“七条遗嘱”并不是“面向社会”的遗嘱,而是一份面向家属的“家事遗嘱”。“虽然被称为‘遗嘱’,但实际上,鲁迅依然坚信自己至少还能活十年。因为他并不认为自己会死,也就不成为一份‘遗嘱’,不料他竟然去世,终究还是成了一份‘遗嘱’。”

这份独特的“家事遗嘱”被陈占彪形容为鲁迅用生命谱写的“一首无韵的生命之歌”。其中的七条内容,有对自己丧事的交代,妻子和孩子未来的生活的考虑,以及他深刻的人生经验。对死亡的坦然、对名利的淡然、对亲人眷恋、对敌人的憎恶,皆在其中。“坦然中的沉重,洒脱中的无奈,决绝中的眷恋,谦逊中的傲气,冷峻中的热情,平淡中的深情,简单中的深刻,值得后人不断咀嚼。”尽管遗嘱中的思想独特,但陈占彪也认为,对鲁迅来说,这些内容并不是他的“新的原创”,遗嘱中的内容实际上在鲁迅以往的文章中也有所体现,展现了他一贯的思想和态度。

陈占彪还提到,鲁迅的文学作品无论是什么体裁,都充满浓烈而真挚的情感。他的文章是一种真切的抒情文学,《纪念刘和珍君》等文章是用血和泪写成的。真挚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敬畏,使得鲁迅的文学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

讲座最后,陈占彪强调鲁迅的《呐喊·自序》和《死》两篇文章对理解鲁迅一生的重要性。他认为,这两篇文章分别代表了鲁迅事业的开端和生命的终结,《呐喊·自序》叙述他走上文坛之前奋斗、挫折、迷茫的心路历程,《死》叙述了他毫无希望的病情、真切的临死体验,以及他对死亡的态度和死后的遗嘱。

这场讲座由上海炎黄文化宣讲团、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吸引众多鲁迅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前来聆听、交流互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陈占彪带领读者深入解读鲁迅的“七条遗嘱”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