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的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宝妹看完新编大戏《黄宝妹》激动得一夜无眠

看第一幕,她就哭了

93岁的全国劳动模范、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宝妹看完文慧沪剧团新编大戏《黄宝妹》,激动得一夜无眠,直到凌晨3点才睡着,“看第一幕我就哭了。”

1月18日、19日《黄宝妹》在天蟾逸夫舞台首演,黄宝妹连看两场,“《黄宝妹》排得好,能代替我到各个地方做巡讲、上党课了。”文慧沪剧团团长王慧莉透露,沪剧《黄宝妹》将在春节后启动巡演,目前已确定50场,今年将争取完成80场演出目标。

天蟾逸夫舞台《黄宝妹》海报 诸葛漪摄

1月19日,黄宝妹与文慧沪剧团团长王慧莉 诸葛漪摄

《黄宝妹》中,文慧沪剧团副团长缪佩红从少女黄宝妹一直演到她退休,文慧沪剧团艺术总监杨音饰演黄宝妹丈夫吴华芳。让黄宝妹感动的第一幕戏,讲述她不满14岁就去工厂上班,“当时还是日本人的裕丰纱厂,我每天早晨4点钟就要起床。工厂女工的白班是早晨6点到晚上6点,晚班是晚上6点上班、次日早晨6点下班。”

黄宝妹在国棉十七厂工作了42年。1953年,新中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一年,全国总工会第一次评选全国劳动模范,22岁的黄宝妹入选,“《黄宝妹》讲的不只是我,而是上海55万纺织工人,谢谢观众们还记得我们这一代纺织女工。”

文慧沪剧团副团长缪佩红饰演黄宝妹,艺术总监杨音饰演黄宝妹丈夫吴华芳 祖忠人摄

《黄宝妹》剧组主创团队都与纺织工人有缘,编剧蒋东敏的母亲退休前是国棉31厂纺织工人,导演吴佳斯的外婆也是纺织工人。作曲汝金山从“咱们工人有力量”获得灵感,以激昂旋律贯穿始终,充满时代奋进的气息。

黄宝妹看《黄宝妹》兴致盎然,她还演过《黄宝妹》。1958年,导演谢晋拍摄纪录电影《黄宝妹》,以一位编剧寻访黄宝妹为线索,讲述国棉十七厂的黄宝妹小组学习郝建秀先进经验的故事。“我记得第一个镜头拍了8次,导演没有发脾气。他跟我说,不要紧张,吃了饭再拍。下午就顺利拍上了。”

比起纪录片,沪剧《黄宝妹》创排历时长得多。王慧莉表示,将真人真事搬上舞台,排成大戏,殊为不易。沪剧《黄宝妹》从小戏《纺织仙女》起步,一步步丰满人物和故事情节。

《黄宝妹》 祖忠人摄

《黄宝妹》 祖忠人摄

《黄宝妹》 祖忠人摄

作为新中国纺织工人的优秀代表,国家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奉献者,黄宝妹1986年退休后,为江苏启东、新疆等地开办纺织厂出谋划策。《纺织仙女》从“黄宝妹”退休讲起,她自请去外地帮助筹建纺织厂,丈夫“吴华芳”不理解她的决定,阻止妻子的行动。听着“吴华芳”的抱怨,“黄宝妹”意识到亏欠家人太多,打算回归家庭。没想到“吴华芳”最终决定陪妻子一起去外地干事业,因为“七仙女离不开董永”。沪剧《黄宝妹》补足了黄宝妹退休前工作与生活经历,“全团用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打造《黄宝妹》,通过劳模精神激励每一个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付出的人。”王慧莉说。

“剧里讲的都是真人真事,沪剧团来我家收集素材,我把《解放日报》等报纸刊登我故事的章节给他们看。”黄宝妹喜欢沪剧和越剧,她自豪地说,“我曾经与丁是娥、邵滨孙、徐玉兰、王文娟、傅全香等戏曲界前辈一起开会,还同台表演,感觉很过瘾。”闲暇时,黄宝妹依旧会打开戏曲频道看戏,“心态好,助人为乐,永不退休,每天早晨五点半起来走五千步,晚上九点半睡觉。”

1月19日,当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再次与黄宝妹聊起为什么她年过九旬依旧神采奕奕,不仅连看两晚演出,还与主创们一起去电台为《黄宝妹》做宣传,黄宝妹笑了,“做一个好人,我很快乐,心情舒畅。别看我这个年纪了,坐公交车看到有家长抱小孩上来,没有座位,年轻人看手机不让座,我还会给抱孩子的家长让座。站一站挺好,不要老坐着。我在纺纱机前站了几十年。”

王慧莉感慨,黄宝妹的精神激励一代代人,《黄宝妹》创作得到上海东方宣传教育服务中心、上海演出行业协会、徐汇区文旅局以及上海市总工会等无私帮助,“我们齐心协力,要让《黄宝妹》走得更远更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93岁的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宝妹看完新编大戏《黄宝妹》激动得一夜无眠

相关推荐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