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音乐城堡”开放的不仅是建筑,更是大学文化和城市精神

开放的不仅是建筑,更是大学文化和城市精神。

去年,上海音乐学院靠近淮海中路区域的围栏拆除,不同风格的历史建筑和3300平方米的大花园与周围的街区相接,让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其中,毗邻上音歌剧院的四层百年德式花园住宅备受瞩目,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打卡”,将其亲切地称作“音乐城堡”。

如今,包括“音乐城堡”在内的六座历史建筑已完成修缮即将启用,部分建筑空间将陆续对外开放预约,为市民打造开放的艺术空间和高雅的艺术殿堂。12月28日,这里将迎来首批探访者。

通过修缮,这些风格不一的百年建筑被还原了曾经的模样,也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和使命。通过预约,市民可以进入老建筑触摸历史的细节,听一场室内乐音乐会,看一场展览,逛逛东方乐器博物馆,甚至在这里偶遇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说:“校园开放不仅仅是简单的物理开放,希望大家进入校园后,能看得见排练,‍‍听得见音乐会,遇得见大师,能够在这里感受到上海音乐学院近百年的历史积淀和浓浓的学术氛围。我们希望能为市民打造开放的艺术空间和高雅殿堂,服务‘人民城市’建设。”

走进“音乐城堡”

修旧如旧,让一百年前的美重见天日

参与修缮工作的设计师胡小华带记者踏上层层叠叠的阶梯,进入淮海中路1131号“音乐城堡”。这是一幢四层德式建筑,呈现出典型的巴伐利亚风格。彩绘玻璃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室内更是别有洞天。

原本,这座建筑被一座800多平方米的建筑包裹及遮挡,美貌被封存。经过拆除和整体修缮,它原本的美被还原在人们面前。

“音乐城堡”修缮前

“音乐城堡”修缮后

嘎吱作响的木楼梯,讲述着光阴的故事,拾级而上,可以通往顶层阁楼。不同的房间里,造型各异的壁炉、花砖、墙纸令人目不暇接。浮雕、木饰上有不少“酒神”图案,呼应着建筑北边塔楼上的三个酒神雕塑。

木饰上的“酒神”图案

胡小华说:“‘酒神’是这座建筑的隐藏基调,我们推测,可能当时建筑的主人爱喝酒。同时,‘酒神’代表收获、新生,可能也是上海这座城市带给他们的感受。”

‍15扇玻璃花窗,透出斑斓的光影,上面多为‍‍果木花鸟图案。在通往二楼的楼梯旁,有4扇彩绘玻璃,主题为“归燕衔春”。胡小华告诉记者,原本这些玻璃花窗上有不少破损痕迹,通过局部修补和清洗,重新焕发光彩。细看燕子展开的羽翼以及渐变色的花叶,很难辨别修补痕迹。“虽然彩绘玻璃工艺复杂,但上海有许多能工巧匠,工艺十分成熟。”

“音乐城堡”中修复后的彩绘玻璃

“音乐城堡”中修复后的彩绘玻璃

“音乐城堡”的修缮过程中,拆除了不少后期搭建的结构。二楼的阳光房拆除后,剥开墙面的层层装饰,一扇扇充满岁月痕迹的木门和木窗显露出来。木门连接着室内空间和室外天台。推门而出,眼前豁然开朗,可以领略上音校园和淮海路风光。“工人师傅们敲一敲,发现墙体是空心的,再通过手工剥开,就像剥洋葱一样,把历史建筑原貌展现出来。像这么密集、多样、具有地域风格的木构件是非常少见的。”胡小华说。

修缮后,原本的木门、木窗被还原,连接开阔的天台

“音乐城堡”里有许多上音师生的回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音乐城堡成为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在有着12扇拱形落地窗的房间里,上海音乐学院基建处顾问王似频回忆:“当年这个房间里都是最新的国外研究资料。贺绿汀院长、丁善德院长、谭抒真院长、周小燕院长都会在这里定期看书、看杂志。当年大家都带着纸笔,认真摘抄。”

“音乐城堡”修缮前

“音乐城堡”修缮后

六座历史建筑中,面积最大的是淮海1209号“城市音乐会客厅”,有1933平方米,建于1912年。这是一幢典型的法式建筑,门窗廊柱层层叠叠,好似一条时空隧道,将人们拉回过往。设计师赵峰介绍,修缮过程遵循了“修旧如旧”的原则,把墙面原先的涂料剥离清洗后,还原了清水红砖的底色。

夕阳下的“城市音乐会客厅”

刚踏入这座建筑,就被脚下葡萄造型的马赛克地砖吸引。这是通过手工切割,再挑选颜色拼接起来,色泽依旧温润。抬头看天花板,吊顶中也有玄机。这是用纸来压成模,做好造型后,表面刷上乳胶漆而成,这种风格和工艺在上海别墅类住宅中极为少见。

充满历史感的马赛克地砖

这幢建筑中最引人瞩目的房间,是一个四面都是镜子的“镜厅”。这里曾是一个80座的小型音乐厅,四周的柚木护墙板,上面有精美的雕刻,历经百年依然完好如初。房间里摆放了一架三角钢琴,随时可以来一场室内乐音乐会。

“镜厅”

在胡小华看来,老建筑的修缮,历史性和时代性同样重要。一方面,设计师要通过照片、文献等各种资料的搜集和考证,还原历史的细节;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建筑在今天的功能性。

“‍‍我们不可能像100年前的人那样生活,所以需要兼顾建筑的舒适性,所以增加了空调、照明等,融入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同时,100年前,这些建筑是私人住宅,但今天,它们将打开大门,为市民所享受,所以我们会通过设计,让空间更加开放,适应新的定位和功能,服务更多的人。”胡小华说。

修缮后的楼梯细节

开放的不仅仅是建筑

12月28日,几座修缮完成的历史建筑将首度在公众面前揭开面纱。廖昌永说,这些老建筑,每一座都会有不同的定位和功能。

在淮海中路1131号“音乐城堡”中,将举行“抱真——纪念贺绿汀120周年诞辰特展”,用历史照片、珍贵手稿、影像音频等资料,高度浓缩“人民音乐家”贺绿汀的一生。未来,“音乐城堡”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歌剧城堡”,与上音歌剧院联动,举行相关讲座、沙龙、创作会议等。

淮海中路1209号“城市音乐会客厅”的“镜厅”中,一场小型室内乐音乐会将举行。未来,这里将成为国际音乐教育的重要基地,举办重要国际比赛和高水平的音乐表演。2024年1月1日,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竹笛演奏家唐俊乔就将在“镜厅”里举行一场讲座音乐会,她说:“开放的不仅是建筑本身,还有上音的音乐、大学的文化。”

修缮后的“城市音乐会客厅”

淮海中路1189号的美育楼,将变身东方乐器博物馆。位于高安路上的东方乐器博物馆内的700多件馆藏乐器,将在修缮后的美育楼找到它们的“新家”。东方乐器博物馆是中国艺术院校中第一座乐器博物馆,馆藏数百件中国古代乐器、中国现代乐器、少数民族乐器和外国民族乐器。中国古代乐器部分就有8000多年前的贾湖骨笛复制品和2000多年前的曾侯乙编钟仿制品等。

此外,位于汾阳路20号的老办公楼、专家楼也经历修缮,焕发新生。两层的专家楼坐落在一片草坪上,屋顶红瓦鳞次栉比,房檐高低错落。房前伫立着一代音乐宗师黄自的雕塑,雕塑前时常有人送上一束鲜花。

修缮后的专家楼

看了许多古朴的老建筑,淮海中路1199号现代风格的小洋房显得独树一帜。都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不同的老建筑如同不同风格的乐章。它们将被赋予新的功能和使命,续写关于音乐的故事。

随着上海音乐学院历史建筑面向大众开放,以复兴中路、汾阳路、宝庆路、淮海中路为核心的音乐街区进一步拓展,把最好的资源,更多休憩和漫步的空间留给市民。上海音乐学院、上音歌剧院、上海交响音乐厅、黑石M+音乐园、上海交响博物馆等知名音乐机构、演出场馆及特色商户,彼此呼应,通过文旅融合吸引更多市民、游客来访。

修缮后的办公楼

几年前,乐迷郑颖峰把家搬到了附近。在他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里,听场音乐会跟买个菜一样平常,平日里他喜欢在附近散步,走进一幢幢老建筑。“这片街区值得静下来阅读和探索的老建筑太多了,它们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正因为这些老建筑,郑颖峰开始自发地探索他所居住的街区的文化,感觉到这座城市的厚度和温度。

郑颖峰曾在上音歌剧院、贺绿汀音乐厅里听过许多音乐会,未来,他希望能更多地走进校园,在老建筑里欣赏一场沉浸式室内乐演出,或者一场实景歌剧表演。郑颖峰也希望,市民和游客在走进校园,享受建筑之美和音乐之美时,不要打扰到在其中求学的上音学子,让他们能有安静的学习环境。

“城市音乐会客厅”的一扇窗

几年前,在上海音乐学院开放周上,廖昌永曾告诉记者,自己有一个心愿,有一天,校园不用再举办开放周,而能将开放变成一种常态。“大学不应该有围墙,艺术也是,艺术机构应该和市民、城市文化形成良性互动。我们希望打开围墙,增进校园与城市的连接,助力城市文化建设。”

在这里领略大师风采,见证新星冉冉升起

修缮完成的“音乐城堡”,近日迎来不少世界级大师造访。“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多明戈、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邓泰山的大师工作室先后在“音乐城堡”挂牌,意大利罗西尼歌剧节主席、佩萨罗市副市长丹尼尔·维米尼也在这里与上音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将联合制作歌剧,联合培养人才。

无论是第一次到访上音的多明戈,还是时隔20年重访的邓泰山,都对上海音乐学院的校园环境和学科建设印象深刻。这里不仅有历史悠久的建筑,也有现代化歌剧院,拥有一流的声学效果,可以实现从课堂到舞台的无缝衔接。

钢琴家邓泰山大师工作室在“音乐城堡”挂牌  上海音乐学院提供

在国际舞台驰骋多年的多明戈深知舞台实践的重要性。“很高兴能与青年艺术家共事,见证他们的成长。中国有非常多优秀的声乐人才,我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帮助他们走向世界舞台。”

上音钢琴系副主任孙颖迪认为,跟随大师学习,学到的不仅是某一支乐曲的具体技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对音乐、艺术乃至生活的审美和感悟。“今天的音乐学子很幸福,可以面对面接收到大师们在艺术生命巅峰时期带来的真知灼见。”

淮海中路1199号现代风格小洋楼

多年来,许多全球范围内的杰出音乐家都曾来上音任教或成立工作室,远至傅聪、帕尔曼,近至多明戈。越来越多大师工作室落地上音,在廖昌永看来,是一次“双向奔赴”。“上海是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希望未来与大师有更多深入合作,为学生搭建国际一流艺术教育与交流平台,培养拔尖创新艺术人才。”

如何将世界一流的优质教学资源开放给全社会,是上音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不久前,上海音乐学院第六届国际大提琴艺术节在校园里举行,大提琴演奏家王健、戴维·格林加斯、菲利普·穆勒、理查·艾伦、秦立巍、杨文信、马蒂·罗西、金兗珍、杨锰等名家名师陆续带来9场大师班,均免费对外开放。上音的门口,汇集了许多背着大提琴琴盒的学子,他们从全国各地“打飞的”来参加。

大提琴演奏家王健给青年学子上大师课 上海音乐学院提供

上海音乐学院大提琴教授王健说,自己在少年时期要想上一堂国际知名演奏家的大师课“好难”,不仅要自己准备签证、机票、酒店等费用,千里迢迢只为求见良师一面。“很羡慕现在的年轻人,可以拥有更广阔的艺术视野来看待音乐、理解艺术。”

得知“音乐城堡”等历史建筑即将面向公众开放,乐迷林立最期待的是未来能走进建筑里,旁听一堂大师课,也听听年轻的音乐学子初试啼莺。

“音乐城堡”一隅

林立的父亲也是乐迷,在上世纪80年代曾是上音“星期音乐会”的忠实观众。当时,音乐会门口常常人山人海,当中不乏外国观众的面孔。门票只要几毛钱,往往一票难求,常常引来“黄牛”出没。“父亲说,当时在那里听过许多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演奏,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都成了知名演奏家。”

比起建筑,林立说,开放后最吸引他的,还是建筑中的“人”。“期待在这个音乐家的摇篮,与举世闻名的音乐家擦肩而过,也能看见初出茅庐的新秀成长,见证一个个灵感、一部部作品在此诞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最美“音乐城堡”开放的不仅是建筑,更是大学文化和城市精神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