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京味作家”的一员,肖复兴的文学创作自是扎根于北京与北京文化之中的

美感、善感和敏感就是文学对于人的作用。它让人的情感更丰富更细腻,对美好事物的感知更敏锐更深刻

身为“京味作家”的一员,肖复兴的文学创作自是扎根于北京与北京文化之中的。

而他笔下洋洋洒洒的文字,则带领着他不断抵达远方。那个远方,是在琐碎日常中构建的文学的诗意、生命的诗意、时间的诗意。

肖复兴近照


写有情感、有故事的北京

记者:“从某种程度而言,地理或说地域性,是书写城市的坐标,是一部作品中另一位不说话却同样风情万种的主角。”北京这座古老城市是如何成为“京味作家”肖复兴笔下的主角的?

肖复兴:大概20年前,我开始了对北京的书写。我从小在北京长大,21岁去北大荒,27岁回北京。北京,尤其是北京城南、前门一带、前门西侧老街,以及老街上我曾经住过的老院粤东会馆,我对它们非常熟悉。

2003年的一个冬日,我到人民大会堂开会。散会很早,我心想,过了马路就是以前住的老街老院,就回去了一趟。走进老街,看见墙上的拆迁布告,心里一惊。那天,我从老街走到以前住过的老院,很多看着我长大的街坊都还在,那里的一切都还那么熟悉。

记者:那里的一切都还那么熟悉,那里的一切都将改变。

肖复兴:我心想,幸亏自己来了,要是再晚一点儿,恐怕就看不到老街老院了。我为什么不写写这里呢?这里有我成长的记忆,这些记忆是活生生的,是和北京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联系在一起的。从那时起,我开始写北京,也真正意识到老北京和我的生活、写作之间的关系。

因此,我有意识地去了解老街老院,并由此蔓延到北京城南的很多地方。没事我就到那里去。“这小子又来了。”不管认识我还是不认识我,那里的街坊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让我知道了许多以前不了解的事情,对那里曾经自以为非常熟悉的一切有了新的体认。

记者:旧景往事扑面而来,又在您时隔多年后的寻访中形成了新的样貌?

肖复兴:开始时也没想得那么周全,随着跟他们聊天的次数增多,我对这地方的感情越来越深,越来越觉得自己在这里生活了20多年,其实有很多事情是不知道的。我应当从头开始认识这个地方,向那些知道的人虚心请教,这样才能把东西写深。大家的经历丰富了我,大家的智慧帮助了我,我才能把书写得更丰富。

有一次去杨公祠,大门封了,我走旁门进去,碰到了一个老爷子。我问他,前面应该是大殿,我能不能去看看?他说那里现在是私人住宅,就是他家。我一路走一路问他,能不能找到老街坊问问这里的历史变迁。他看我对这里有兴趣,就邀请我到他家去。他家的门敞着呢,一个老太太正做着肉皮冻,我就进去了。他很详细地给我介绍了这里整个的变迁历史。他说后边原来是花园,现在花园没了,但原来的树还在,八角亭、石碑还都在……寻访路上我碰到很多人,我和他们素不相识,但他们愿意跟我聊,我才有信心写出来。

记者:于是,有了《蓝调城南》《我们的老院》《咫尺天涯:最后的老北京》这一系列关于老北京的书写。

肖复兴:这是我最早写的有关老北京的三部书。写北京的作家很多,各种门类的写作都有。而我写北京的侧重点是城南,就这一亩三分地,绝不蔓延。我一定要写我熟悉的;我一定要写有情感、有故事的北京,一定要写人物,而不是单纯地写地理。有了人物,就有了命运的跌宕,笔下的城市就是有情感、有故事、有温度的。同时也要有我自己的经历,不能抛开“我”来写。这些人物要跟我有交织,我才能写出互动,让读者读来觉得亲切可信。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身为“京味作家”的一员,肖复兴的文学创作自是扎根于北京与北京文化之中的

相关推荐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