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是人类的天性,但人类并非天生善于思考

思考是人类的天性,但人类并非天生善于思考。

作为批判性思维领域的经典之作,理查德·保罗与琳达·埃尔德合著的《批判性思维》已升级到了第四版。

思考是人类的天性,但人类并非天生善于思考。这本书不仅为读者的生活和学习提供指导,也可作为学校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参考用书。期待我们每个人都能善于独立思考,明辨真伪是非。

“客观”只是一个理想状态

与早先的版本类似,最新版本的《批判性思维》首先介绍了批判性思维的基本含义(“明确的思考,其目的是做出有充分根据的判断”),强调了批判性思维在职业和个人领域的重要性。作者巧妙地分解了批判性思维的各个组成部分,从识别假设到评估证据,为读者提供了一套全面的分析性思维工具。虽然“批判性思维”是个严肃的学术话题,作者的写作风格还是清晰易懂,即使是复杂的概念,各种背景的读者都能理解,尤其是避免了过多专业术语和不必要的复杂性。此外,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练习和实例,让读者将所学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无论是剖析专业环境中的论点,还是审视个人信仰,都鼓励读者积极参与,从而加深对所学原理的理解。

作为一本“与时俱进”的著作,最新版的《批判性思维》的一个重要改动是,“大幅扩充了‘媒体偏见’一章的内容,并增加了新的实例”。在书中,作者意识到,“当前的技术趋势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体验新闻的方式”。譬如,书中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我在小型设备(如手机)上阅读所有的新闻,那么我体验新闻的方式与在更大的页面上看新闻(比如杂志、报纸,甚至是较大的电脑屏幕)有何不同?我又怎么知道这是如何影响我合理解读新闻的能力的?”

当然,作者还没能预见到,伴随着“抖音”之类的手机App的大行其道,不少人干脆通过短视频而非文字载体获取新闻了,但这一变化却进一步佐证了作者对于“获取客观新闻变得更加困难”的担忧——“现在许多新闻媒体积极地在新闻中表达立场、发表评论,而不是报道客观新闻”。出于作者的文化背景,书中对此举了一个典型的“美国新闻”——大规模枪击案。就像读者熟知的那样,每当美国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的时候,诸如《纽约时报》这样的“自由派”都会大力疾呼更严格的枪支管控,而类似福克斯新闻的“保守派”媒体则会强烈反对任何形式的枪支管控,因为美国宪法的第二修正案赋予了美国人携带武器的权利。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两者都将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混为一谈了。

与此同时,在海量的互联网信息里,人们也很容易“找到符合个人世界观的(和有偏见的)新闻渠道和社交媒体新闻相关的主题或网页”,以及短视频。“通过这些新闻来源,他们的偏见得到了群体验证,使他们能够根据新闻报道将其(无论多么不准确或误导)融入他们的世界观,即这些报道与他们现有的观点相契合”,这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信息茧房”现象。

书中进一步说明,在许多情况下,“客观”只是一个理想状态。因为“人类的‘客观性’是没有人能完美实现的理想。它需要个体理智的谦逊(了解我们的无知),以及在做判断时考虑信息和观点的竞争来源”。

虚假信息流传成为难题

既然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读者自然需要知道,如何才能在海量信息中辨别真伪,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此,《批判性思维》一书中指出,甄别媒体偏见和宣教的第一步是理解新闻报道的基本流程和记者的角色。因为记者和目标受众往往有着共同的信念、偏见、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些都会影响报道的内容和方式。譬如,书中举例,一名女性在法国的海滩上不穿衣服晒日光浴是当地司空见惯的事,根本不会上新闻。但同样这个人到中东某国海滩上这么做,就可能会被逮捕或惩罚,“而她的行为也会受到当地新闻媒体的谴责并被视为新闻进行报道”。

作者还指出,读者需要从多个角度审视一篇报道,包括报道强化了哪些观点,忽略或弱化了哪些内容,以及报道背后可能存在的利益和情绪驱动。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对新奇和哗众取宠的偏爱”。这是因为“新闻媒体可以从大量现有的新闻事件中选择性地进行报道,即任何一家媒体都不能对发生的所有事件进行报道,媒体报道的信息只是所有事实中的小部分”,而遴选的标准在很多时候,就取决于“这则报道会引起多大的轰动效应”。因此,“新闻媒体倾向于报道新奇、古怪、耸人听闻的奇特事件”,反过来“每天发生的事件,不论其本质多么重要,都会遭到媒体的忽视”。比方说,“全球有数百万儿童每晚饿着肚子睡觉不算新闻,但学校在午餐时间供应鱼子酱则成为新闻”。其实,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另外,既然“由广告资助的在线新闻依赖于受众长时间观看广告的商业模式”,新闻供应者自然倾向于“通过受众想听到的消息(不管这是否重要、相关或准确)”。而这一商业模式实际上也与前面提到的“信息茧房”现象的形成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同样用书中的话说,就是“掌握着读者和观众脉搏的新闻来源的利润和收视率将持续飙升”——当然,时下更看重的“点击量”和“转发量”也是如此。

从《批判性思维》里的描述看,作者显然是不赞成这一新闻模式持续下去的。要不然书中也不会专门提到“新闻媒体改革是可行的吗”这一问题。只不过,要实现这一点,即“向公众提供没有偏见的新闻报道,记者需要对他们之前不认同的世界观抱有理解的态度”。但是,如果“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拓宽他们的视界,只是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证实和支持”“新闻媒体目前似乎无法进行自我改革”。

但作者也提到,“新闻很难对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受众进行操控”,并列举了批判性受众的一些特征。有趣的是,其中一点是“不从社交媒体网站获取新闻,而是从声誉良好的来源寻找新闻”。这倒是与2023年10月日本《读卖新闻》社实施的舆论调查结果异曲同工——尽管人们现在越来越多地在互联网上的社交平台和视频网站上发布信息,但另一方面,互联网上虚假信息流传却成为一大难题。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虚假信息扩散令人担心,在这种情况下,有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传统报纸上的消息值得信任,而“感觉到”互联网上虚假信息泛滥的受访者则高达83%。

低劣思维的代价是双重损失

当然,这一结论又回到了《批判性思维》全书的主题,即如何才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寻找隐藏的结构和动机,如何评估信息的清晰度、准确性、相关性、深度、广度和重要性,从而在当今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里保持清醒的头脑。

批判性思维是自律的艺术,确保你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出正确的思考。思维的一般目的是审时度势、解决问题、解答疑问或处理争端。我们必须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这种理解对我们的幸福生活很关键。

无论如何理解事物,我们都需要做出多个选择。我们需要最准确的信息以做出最佳选择,需要识别:真相到底是什么?某人真的关心我吗?我在自我欺骗吗?不做这件事会产生什么后果?如果我想做这件事,最好准备些什么?我该怎么做,才能把这件事情做成?这是我最大的问题,还是我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其他更重要的问题上?成功地回答以上问题,就是日常思考要做的事。

你无法确保自己能够发现任何事情的真相,但是有一种方式可以让你更加接近真相,那就是拥有卓越的思维技能。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你的思维水平,你必须能够有效地批判自己的思维。而要熟练地批判自己的思维,首要任务是学习如何思考。抽点时间,想一下你一生中学过的东西:运动、理财、友谊、大自然、愤怒与恐惧、爱与恨、母亲与父亲、你居住的城市、礼仪与禁忌、人性与行为。这些学习是自然而然的。我们的学习可以分为很多种,其中一种是非自然发生的。这种学习是内指性的,学习关于自我的知识、关于我们如何思考的知识、关于我们怎样以及为何如此思考的知识。

当然,这一切无法从天而降,如同作者所说,“一个人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成为一个娴熟的批判性思考者”“提升思维,与其他领域能力提升一样,需要科学的理论、精力的投入、艰苦的努力和不断的练习才能进步”。不过,书中也对因此而望而生畏的懈怠者提出了善意的警告:“低劣思维的代价是金钱和生活质量的双重损失。”

《批判性思维》

[美]理查德·保罗

[美]琳达·埃尔德 著

林胜强 杜国平 等译

中信出版集团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思考是人类的天性,但人类并非天生善于思考

相关推荐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