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
华夏的文化基因来自何方?
古人记载的是史实,还是价值观?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历史学家葛剑雄在新作《四海之内:中国历史四十讲》里,针对性地选取40个充满迷雾的历史片段,深度剖析史料细节。这些重要的历史片段,涉及人物、事件、制度、现象,体现了葛剑雄的一种意图:以点带面,重构更立体、更真实的中国史。
《四海之内:中国历史四十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上海九久读书人出版,上周末,葛剑雄带着新书来到上图东馆,以“何以中国:中国、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起源”为主题与读者分享。
《四海之内:中国历史四十讲》
从解读何尊铭文出发,葛剑雄讲述“中国”这个词的由来。“中国”这一概念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演变,它既是一个文化概念,又是一个民族概念。“中国”从一个以“夏人”为主的群体,不断扩张、融合周边各个少数民族,最终形成今天这样一个多民族的、综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并发展出独特的中华文明。通过解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葛剑雄论证中华文明何以拥有“五千年”历史,他分析,一个民族、一种文明之所以能够发展、强大,正是因为能不断吸收、包容外来文化和技术,并化为己用,发扬光大。他还提醒读者注意,长江、黄河在中华文明发展中起到交相呼应的作用。讲座最后,葛剑雄总结:“中国既是我们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家园。”
葛剑雄讲座现场
《四海之内:中国历史四十讲》源自葛剑雄在B站录制的一档视频节目《千秋兴亡:葛剑雄讲中国史》,40期讲述,每期30分钟。“这40个题目中虽有个别涉及境外,基本都发生在历史中国的范围之内,亦即‘四海之内’,故以此为书名。”葛剑雄在后记中解释新书书名由来。
史料是治史的基础,在这部新作里,葛剑雄对史料的运用考究有加。比如,关于明成祖朱棣为何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让郑和七下西洋,史学界有三种看法:一是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二是展示中国的军事实力;三是炫耀中国的富强。在充分掌握《明史》《成祖实录》《明史纪事本末》等文献史料外,葛剑雄还实地考察了当年郑和留在印度、斯里兰卡,以及江苏、福建等地的石碑,从而推翻了前三种论断,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朱棣政权对外的影响力,达到增加其统治合法性的目的。
占有史料不等于治史,还要有独特的方法和视角。历史地理学、人口史、移民史是葛剑雄在这部新作里透视中国历史的重要视角。比如,在“闯关东的伟绩:保住了中国疆土”一篇中,他从移民史和人口史的角度,通过梳理东北人口的变化,讲述东北如何因为大量移民的到来,躲开被沙皇俄国和日本吞并的命运;在“张骞通西域:一个冒险家的跋涉、被囚、逃亡和荣归”里,他采用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得出一个结论:丝绸之路是自西向东开拓,最后跟中国内部的道路汇合。也就是说,在张骞出使西域前,这条路就已经存在,但这条路变成有特色的“丝绸”之路,则是张骞的功劳。
讲座吸引大批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