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与名物研究如何结合?赵丰(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的《寻找缭绫:白居易〈缭绫〉诗与唐代丝绸》(以下简称《寻找缭绫》)堪称范例。这位专攻纺织科技的理工学者,业余时间事吟咏、擅七律,他以白居易的《缭绫》诗为主线,诠释唐代丝绸发展和成就,由其中的美学意义延伸至社会文化史。
写作过程中,作者循着研究线索找到一件出自法门寺地宫的唐代缭绫实物,竟将文物完整复制出来,让“春衣一对值千金”的古代美物惊艳世人。
此为“名物志”系列访谈之四。
《寻找缭绫:白居易〈缭绫〉诗与唐代丝绸》
赵丰 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记者手记】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白居易的《缭绫》惹人好奇,唐代缭绫(丝绸面料的一种)的“江南春水色”,是一种什么颜色?《寻找缭绫:白居易〈缭绫〉诗与唐代丝绸》的作者赵丰教授,用植物染料实现了可能类似“江南春水色”的颜色,并复制出一件在法门寺地宫埋藏了上千年的缭绫浴袍。一块难以准确用当代语言定义的“春水色”缭绫面料出现在眼前时,我的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激动。
我自问,这种激动源自哪里?它应是源自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我们往往惊叹于古物之美,欣赏青铜器物、诵读秦唐诗赋、端详古画与古瓷器时,我们沉醉其中,共情、共鸣,但有时也会产生某种失落感——因为时空的阻隔,我们越是爱它们,越能深刻感受到与它们之间遥远的距离,我们永远无法用五感去体验它们最鲜活时的状态。
而今,“古物”出现在眼前。借助现代技术,我们跨越时空,领略古人的审美,从一种“隔空对话”变成真实地触摸历史,哪有比这更好的传承中华古文明的方式呢?
赵丰说,他写这本书的初衷是“诗歌中的丝绸研究”,但写作的过程中竟奇迹般找到了唐代缭绫的实物。于是,他将书推翻重写、洋洋洒洒。冥冥之中的某些启示引他走向法门寺,走向萦绕心头多年的疑问深处。他一边写书,一边带着团队复原那件缭绫浴袍,正如前几年复原汉代织锦国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在赵丰家乡海宁的染制“江南春水色”的手工作坊里,我们闻到蓝草鲜叶打汁做成染料的芬芳,那股特殊的气息使人愉悦、仿佛来自远古,一如阅读此书的愉悦和轻松。难怪著名名物研究学者扬之水这样评价此书:“轻松的阅读,以至于使人刹那间忽略了这里面所包含的几十年的辛勤考索。”
是啊,若非几十年考索,哪能再现唐代缭绫风姿?植物染料做出的“现代缭绫”不但捐赠给博物馆,还陆续做成服饰和文创产品,让更多人得以一睹芳容。
正如赵丰所说,名物研究的“全链条”是开放的,而我国的纺织品文物科技也在实践中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这是“文物的活化”过程中最激动人心的一环,也是中国送给世界的一份文化大礼。
“江南春水色”缭绫复原概念图。柳友娟 制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古代丝织文物“惊艳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