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露改革开放后上海城市空间规划中的许多关键故事

披露改革开放后上海城市空间规划中的许多关键故事。

《一个人的上海史:我看上海城市空间变迁》一书,对城市决策者、规划者、设计者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城市科学是跨学科的总体性研究,作者用管理学思维,从个人视角分析讲述了上海城市历史中“南市老城厢”“旧上海租界”“大上海计划”“生产性城市”“浦东大开发”“国际大都市”和“世界影响力”等7个空间变迁故事,道出了“一个人的上海史”。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作者作为城市规划研究者和参与者,所披露的改革开放后上海城市空间规划中的许多关键故事。

比如上海空间发展本来可以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为“西扩”“北上”“南下”和“东进”,浦东开发并非一开始就定于一尊。“西扩”指从中心城区向虹桥机场方向进行拓展,“北上”指以江湾地区为基础向北开发吴淞和宝山地区,“南下”指远离上海城区,在金山一带的杭州湾北岸建设带状城市,“东进”才是指跨越黄浦江大规模开发建设浦东。时任上海市市长汪道涵是浦东开发的主要推手,从1981年担任市长开始,汪道涵就一直在思考开发浦东的问题。他认为世界上著名大城市都是跨江发展的,上海也应如此,最早发展起来的是苏州河以南,后来跨过苏州河,苏州河北面迅速发展。当今再要发展,必须跨过黄浦江向东发展。朱镕基曾称赞:开发浦东问题的提出,道涵同志是最大的积极分子。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专家学者在浦东开发的思路形成上发挥了重要作用。1983年,经济学家顾准的胞弟、上海社科院的陈敏之提出应当考虑将浦东建设成为上海的政治中心,同时辅之以文化、教育、科技和信息中心。这个看法超越了将浦东视为浦西人口和工业转移空间的流行观念。1986年,美籍华人专家林同炎向时任市长江泽民写了万言书,提出浦东开发要放眼世界,要在20年之内,把一个与上海市中心相等面积的区域,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财政工商科技枢纽。但也有其他不同意见,如出生在上海的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就主张“南下”方案;世界银行派来的外国专家也不赞成,认为浦东往外就是太平洋,是空间的“尽头”。1986年国务院批复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时虽强调要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浦东,但指出重点是发展金山卫和吴淞南北两翼。最终,经过汪道涵、江泽民、朱镕基三任市长的接力,由邓小平同志拍板,浦东迎来了高光时刻。

又如,上海发展的“封神”项目洋山港选址,一共花了四年时间,开始的思路是对长江口和外高桥,以及杭州湾的金山嘴等建港方案进行论证,但都因航道水深不够、岸线不足等原因作罢。1995年跳出原来的框架考虑问题,开始在杭州湾远海寻找,有关同志在介绍了理想港湾的条件后,嵊泗县陪同的副县长认为长江口外大小洋山两串岛链风浪较小,有可能符合条件。经过现场勘察以及对海图的研究,确认杭州湾口的大小洋山岛是建深水港的最佳位置。当时交通部的方案是疏浚长江口,但上海觉得疏浚长江口不能满足建设一个全天候深水港的战略考虑。在各执己见的时候,上海向中央表态,可以两种方案同时进行,并且愿意在进行深水港建设的同时,出钱支持长江口整治工程。上海因此完成了第四个中心——航运中心的战略建设目标。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上海城市规划有过四次大讨论,开发浦东、在陆家嘴建设上海新的中央商务区是第一次讨论的成果,建设四个中心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洋山建深水港、张江建科技中心是第二次大讨论的结果。可以说,没有这些科学专业的讨论,就不会有今天的上海。对此,诸教授总结,“上海城市发展往往得益于两方面的力量:一方面是民间对上海本乡本土有精深研究,向上提出标新立异的专业化意见;另一方面是主事的官员从善如流,将民意吸纳为主流。没有两方面力量的相向而行,上海不可能达到现在这样的发展水平”。(作者为上海社科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一个人的上海史:我看上海城市空间变迁》

诸大建 著

上海三联书店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披露改革开放后上海城市空间规划中的许多关键故事

相关推荐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