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经》是一件完成于北魏神龟元年的大乘佛教经文写本。在北宋毕昇发明印刷术以前,文字作品的传播几乎完全依赖于手工抄写,这些抄本内容以佛道经文居多,这件《维摩诘经》不仅是上海图书馆历史最为悠久的藏品,也是中国最古老的纸写本之一。写本的另一种重要流传形式为尺牍信札,其内容多为名流信函、雅正家书,来看这件《颜氏家藏尺牍》……”面对镜头,尼日利亚女孩沈诺兰的英文解说词流利而贴近受众。
沈诺兰解说古籍
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外交学专业的博士一年级学生沈诺兰,最近与其他6位上外留学生完成了一件“大事”——用中、英、法、俄、西、阿六种联合国工作语言,为上海图书馆馆藏古籍精品配上解说词。
这些解说视频很快将在上图东馆馆藏精品馆播出,音频则将加入上海图书馆即将上线的智能导览设备。这些视频还会出现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推广,进一步推动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让中华古籍魅力感染更多国际受众
作为海内外重要的藏书机构之一,上海图书馆现藏中外文献5700余万册(件)。在上图东馆特辟的“馆藏精品馆”里,常设展“典册琳琅”是上图馆藏精品的首次长期集中展示。最近,馆藏精品馆的7件代表性藏品复制件走出上图,来到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在“中国文字印刷发展史专题展”中与师生见面。
展览现场
何不发挥上外的语言优势,让中华古籍魅力感染更多国际受众?展览举办过程中,上外师生的这个想法渐渐成型。
来自马来西亚的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生林智栋从小接受汉语、英语、马来语三语教育,对不同语言之间的转译有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翻译最大的工作就是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把流失的部分减少到最低。同时,接受对象也要考虑,“是留学生看得懂的,还是母语是中文的对象能接受的?这两者就不太一样。”
林智栋
为翻译好古籍中的专业名词,林智栋查阅《大英百科全书》和各大博物馆的中英文对照藏品介绍等,尽可能提高翻译质量。比如翻译《维摩诘经》时,他注意到这是一件纸写本,因此选择了能呈现展品形态的“manuscript”(手写本)。翻译《颜氏家藏尺牍》时,为保证“尺牍”一词的准确性,他查阅各大博物馆对“尺牍”的中英文翻译。“尺牍”即“书信”,这是一本书信集。由于集子并未完整收录所有来往书信,林智栋在注释中加上“anthology”一词,表示这是书信的选集。
《维摩诘经》北魏神龟元年(518年)写本
“我本科学微生物,大三时在校园里看到孔子学院的介绍。我对外语很感兴趣,就这样开始学中文。”沈诺兰说,一开始学中文最困扰的是找不到差不多年纪的交流对象,后来,她看中国节目、电影,听流行歌曲,慢慢克服文化差异,“最近一直看的是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
展品中,令沈诺兰印象最深的是《颜氏家藏尺牍》。“原本这是‘曲阜三颜’与往来友朋的私人书信,由颜氏后人世代珍藏。因为字迹优美、内容充实,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后人汇集成册并对外出版,让后世人获得了解清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她生动解说道。
《颜氏家藏尺牍》顾炎武手札
18岁的安素绚来自俄罗斯,现在是上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大一学生,在她眼里,“上海是一座浪漫的城市”。她喜欢《松江府志》里收录的上海及周边地区地图,“这些地图反映了当时当地人眼中自己居住的地方是什么样的,和今天形成对比。”
安素绚
是输出,也是输入
从纸本书写到勒石传拓,从雕版、活字印刷到铅印、石印,中国文字印刷经过漫长岁月和技术更迭传承至今,展现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发展脉络。用自己的所学所知翻译中华古籍背后的“密码”,对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来说,不仅是输出,也是一种输入。
“中文里的音调,让我觉得很有意思!”来自摩洛哥的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翻译对比专业博士生卡有琪总会用谐音“卡有钱”来介绍自己的中文名字。被问及参与这次活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卡有琪说:“了解到这么多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历史,等我回摩洛哥当老师的时候,就可以教给学生们更多关于中国四大发明的知识。”
卡有琪
“我一直对中国很感兴趣,所以毫不犹豫地去孔子学院学中文。”来自摩洛哥的上外中国学专业博士生陈安忆认为,要做好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不仅要花力气在语言的翻译上,还要考虑接受者的文化背景,“可以从对方的文化中找到一些相关的句子和词汇加以解释,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摩洛哥和中国如果看距离是非常远的,但我们在文化上有共通之处,比如对家庭的观念就很接近。”
陈安忆
“中国的餐厅服务员上菜很快,高铁速度很快,淘宝、拼多多等购物软件上的商品种类十分丰富。”这是来自俄罗斯的上外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生王泽对中国的直观印象。“虽然这次翻译不太容易,但真的很有意思,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发现中国文化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厚重的底蕴,以后想了解更多。”
王泽
来自厄瓜多尔的上外跨文化交际专业硕士生Yadira Miño Marcillo坦言,来中国之前不免有刻板印象,到上海之后,她去过豫园、醉白池和很多博物馆,在了解历史脉络、有了亲身体验后,渐渐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了解中国汉字的演变是很有趣的,能够知道为什么每个字是这样写的,还有印刷术发展过程中技术的演进,这是中国的一大贡献,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信息。我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仍然受到印刷术的影响,我认为这是很值得思考的。”Yadira Miño Marcillo说,“我努力把自己的文化和中国文化联系起来,比如在明代和清代,中国发展出这样的印刷技术,那个时候我们国家发生了什么?我们在做什么?这样思考之后,我就能很容易地把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历程和我们国家的文化发展联系起来,也希望我的思考能帮助更多受众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理解。”
Yadira Miño Marcillo
对沈诺兰来说,来中国最大的感受是“理解了什么是文化自信”。“尼日利亚过去受英国殖民影响比较深,来中国之后,我感受到中国文明、中国文化如何从自身出发产生的力量。我开始对比、研究尼日利亚的文化,生发出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沈诺兰说,未来,她想把自己国家的文化带入中国,也想把中国的文化带入尼日利亚,“没有必要成为对方,但可以同时接受两种文化。”
沈诺兰
这个尼日利亚姑娘的感受或许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好诠释。在“多语讲古籍、共传文化美”的尝试背后,不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思想文化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