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通过科普阅读增长见识很重要,科普图书的质量更加重要。2024全国科普日活动之际,9月21日,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与“新发现·科普书单”联合发起的科普阅读推广活动在上海书城福州路店举办,上海市科普作协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董长军与三位沪上优秀科普编辑,围绕“科普阅读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这一主题,与科普爱好者交流讨论。
上海书城举办科普阅读推广活动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学生读物编辑室主任侯慧菊以《太空探索通史》为例,带领读者领略人类从仰望星空到不断探索宇宙的奇妙之旅。她说,适应当下读者需求的科普书不仅要兼具权威与多元性,还要能带给读者精彩的视觉享受。
上海教育出版社万镜品牌负责人林凡凡分享的是《我能帮上什么忙?一位资深精神科医生的现场医疗记录》。现代社会精神疾病患病率居高不下,很多患者没有接受过治疗,这背后既有精神疾病污名化的问题,也有精神科医生常被误解、不受信任的问题。当一个人想要寻求精神科的帮助时,他能得到怎样的支持?精神科医生可以帮上什么忙?资深精神科医生戴维·戈德布卢姆和皮尔·布莱登不仅讲述了真实的精神科故事,同时分享了工作中的思考与感悟:精神疾病患者的困境、精神医学的局限、治疗方案背后的权衡、人身限制与强制治疗等伦理问题、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医患关系等。“科普图书要深具人文关怀,科普阅读在精神健康领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林凡凡说。
少年儿童出版社十万个为什么分社科学编辑刘伟引领小读者在“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国家公园系列”丛书中发现中国之美,他在现场分享编辑思路,将专业的科学知识用小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现。
怎样在茫茫书海中挑选有质量的科普图书?在董长军看来,科普书如果具备有料、有趣、有知识、有意义这“四有”,就是值得阅读的,他向读者传授自己的挑选诀窍——注重作者和出版社的专业性。侯慧菊表示,读者可以借助专业权威的书单作为参考,因为入选图书一般来说在科学性和通俗性方面都得到业界认可。刘伟认为,科普图书承担的使命是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必须通俗易懂,读者可以根据作者信息、书评推荐挑选图书,同时尽量选择年代近一些的作品,因为科学一直在更新。林凡凡说,在逛书店的过程中,和好书不期而遇也是一件乐事。
此次活动分享的三部作品都是“新发现·科普书单”第六期入选图书。创办于2023年初的“新发现·科普书单”是国内首个专门评介科普图书的书单品牌,周忠和、钱旭红、褚君浩、汤涛、马余刚、蒲慕明、景益鹏等院士先后担任评委,截至目前发布的六期书单受到科学界、科普界、出版界和读者普遍关注。
今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上海书城7楼同步设立专架,陈列“百本新发现科普好书”。市民读者也可以在钟书阁泰晤士店、徐汇店及新华博库宜山路店共赏“百本新发现科普好书”。
“新发现·科普书单”专架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如何挑选“不踩坑”的科普书,沪上专业作家编辑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