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S成了机器人大舞台:陪伴、协作与人形共舞,要彻底爆发了?
和往年一样,众多科技公司齐聚CES 2025,一样的是,我们又能够在展会现场当中,一睹最前沿的技术成果。不一样的是,在AI大模型的影响之下,科技产品行业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熟悉的科技产品变成“AI的形状”,人工智能也促成了新的赛道。
可能许多人总在想象身边有一个“大白(Baymax)机器人”的场景,它是一个来自《超能陆战队》当中的机器人角色,外观呆萌,因总能在主人
和往年一样,众多科技公司齐聚CES 2025,一样的是,我们又能够在展会现场当中,一睹最前沿的技术成果。不一样的是,在AI大模型的影响之下,科技产品行业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熟悉的科技产品变成“AI的形状”,人工智能也促成了新的赛道。
可能许多人总在想象身边有一个“大白(Baymax)机器人”的场景,它是一个来自《超能陆战队》当中的机器人角色,外观呆萌,因总能在主人
专注AIGC领域的专业社区,关注微软&OpenAI、百度文心一言、讯飞星火等大语言模型(LLM)的发展和应用落地,聚焦LLM的市场研究和AIGC开发者生态,欢迎关注!
全球AI领导者NVIDIA(英伟达)在2025年CES展会上,开源了全新世界大模型NVIDIA Cosmos。
Cosmos能从数据整合、训练再到定制各个开发阶段的,大规模模拟、构建物理世界的基础模型,同时支持自定义微调。
例如,
据虎嗅独家获悉,具身智能公司傅利叶已完成新一轮融资,E系列融资⾦额合计达到近8亿元。本轮融资由国鑫投资、浦东创投、张江科投、张科垚坤基⾦、Prosperity7、钧⼭资本等机构共同参与。
在本轮融资之前,傅利叶CEO顾捷与虎嗅进行了一对一交流,分享了他们从康复机器人向人形机器人转变的过程,以及他对于行业2025年的展望。
在与虎嗅交流的尾声,傅利叶CE
1 月 6 日消息,石头科技在 CES 2025 展会上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旨在为智能家居带来更便捷的清洁体验。其中,Saros Z70 配备了一个机械臂,能够在清洁时移开障碍物。
汇总这些产品的主要信息如下:
Saros Z70
Saros Z70 是首款搭载机械臂的机器人吸尘器,它可以识别并移动各种障碍物。借助 AI 障碍物识别技术,Saros Z70 能够精准识别数百种物体,并根据不
编者按:人工智能的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指数式的。指数式发展的特点是越往后越突破你的想象。本文是对最近AI领域发展情况的一次盘点,文章来自编译。
过去的一个月彻底改变了人工智能的现状,而最近一周,这个变化的速度更是显著加快。AI实验室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部分具有革命性,部分属于渐进式改进——让人难以跟上节奏。我相信,这些变化当中有几项属
1月3日消息,美国银行预测,其“产业首选”股票NVIDIA有望在即将召开的CES 2025上宣布进入AI PC市场。
美国银行分析师Vivek Arya在研究报告中指出,CES预计将成为NVIDIA股价的正向催化剂,重申NVIDIA在高端成长市场的平台主导地位和潜在商机。
Arya预测,在CES上NVIDIA将对其整体机器人策略及专为人型机器人设计的“Jetson Thor”平台提供重大更新,符合“
机器人的热度,在车圈肉眼可见的攀升。
对于车企而言,几乎都选择了人形机器人赛道。
毕竟,特斯拉已经打了样,所以摸着特斯拉的石头过河,已经成为各大车企最为稳妥的选择。
比如小鹏,最近在广州正式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全新AI人形机器人Iron。
公开资料显示,Iron身高达到178厘米,体重70公斤。
Iron“大脑”用的是小鹏汽车自研的图灵AI芯片,同时配备了AI
2025年值得关注的趋势
北京时间1月2日,英国《金融时报》周一发文,展望了2025年的商业趋势,涵盖科技、汽车、私募资本、奢侈品、可再生能源行业,并列出了这些行业的重点公司以及面临的最大风险。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AI)和电动汽车是值得关注的重点领域,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则会在这两个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科技行业
趋势:生成式AI
目前,生成式AI
关于AI的使用不能用二极管思维:要么无所不能,要么一无是处。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运用AI的场景,避免使用AI的情形。本文就是经验之谈。文章来自编译。
鉴于大语言模型目前的能力和局限性,有几种类型的工作特别适合使用人工智能。虽然这份清单说是以科学为基础,但更多是出自经验。跟任何形式的智慧一样,要想把人工智能用好,需要用矛盾论:相信AI可以带来变革,但
大模型的“奇怪幻觉”
从技术角度来说,这种“幻觉”现象,很可能是训练数据受到了污染。
大型语言模型 (LLM) 的训练过程,本质上是对海量文本数据(即“语料”)进行学习和模仿。这些语料通常来源于互联网的公开信息,涵盖新闻、文章、博客、论坛等各种文本。模型通过学习这些语料中的语言模式、逻辑结构和知识信息,进而获得生成类似文本的能力。
然而,如
当地时间27日,美国人工智能头部公司OpenAI宣布了明年将转型为所谓“公益公司”的计划。据英国《卫报》28日报道,根据该计划,OpenAI公益公司总部将位于美国特拉华州,负责运营目前OpenAI旗下营利性公司的业务,而OpenAI非营利机构则将在医疗、教育和科学等领域开展非营利性工作。OpenAI公司称,公益公司的结构能平衡股东、利益相关方和公众等各方利益,也能帮
小鹏、比亚迪、长安、广汽、特斯拉、丰田集体入场,全球车企正如潮水一般涌入机器人行业,并将重点聚焦于人形机器人领域。
在AI技术与机械技术日趋成熟的当下,企业进军机器人行业本属正常之举。国内外已有诸多企业在该领域深耕,国内有达阔、宇树科技、蓝芯科技等,国外则有美国的波士顿动力、瑞士的ABB、德国的库卡、日本的安川等。奇怪的点在于,为什么
12月28日消息,由日本机器人Groove X公司制作的,长得像果宝特攻的陪伴机器人LOVOT,正在成为日本富人的新“宠物”。
LOVOT创始人表示,LOVOT的目标成为就是没有四次元口袋的哆啦A梦,它什么都不会做,不能为人类提供秘密武器,只能提供陪伴和友谊。
由于日本民众普遍孤独,所以团队想开发一种“温暖的技术”,为了不让人产生技术恐惧,LOVOT被设计得无用而友爱,并
北京时间12月27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微软公司正尝试一种新方法来推广其人工智能助手Copilot:无论用户想不想要,都强行提供给他们。
最近,这家软件巨头在澳大利亚和几个东南亚国家将其Copilot添加到了消费者订阅服务Microsoft 365中,该办公套件涵盖Word、Excel和PowerPoint等软件。除了增加AI功能外,微软还在这些国家提高了Microsoft 365的价格。
日前,京东物流日本东京1号仓正式开仓运营,这是京东物流在日韩布局的首个自营海外仓。
正式运营后,京东物流日本东京1号仓将为日韩企业及出海日韩的中国品牌等提供电商一体化、一盘货的供应链物流服务。
该仓位于日本千叶县,可存储数百万件商品,投入多种先进自动化设备,如数百个仓储机器人、分拣机器人和自动化作业流水线等,相对于传统人工作业模式,效率
北京时间12月25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人工智能(AI)创业公司发布的大模型表明,他们追赶美国领先AI模型的速度要比业内许多人预期的更快。
今年11月,深度求索公司(DeepSeek)发布了其最新大语言模型的预览版。该公司表示,该大模型在难度较高的数学和编程任务上超越了OpenAI在9月推出的预览版推理模型o1。
最近几周,其他中国公司也在其大模型性能
短短3个月时间内,A股机器人指数一度大涨近80%,成为资本市场明星。其中,埃夫特大涨超350%,拓斯达、三丰智能大涨超210%,柯力传感大涨180%,北特科技、斯菱股份均大涨超120%。
如此大规模的爆发行情,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未来是否还存在更大市场机会呢?
01
梦想即将照入现实
机器人赛道爆发,跟A股大市大幅上涨、市场风格偏游资小票等均有直接关联。但这些公
沙特阿拉伯继续通过大量雄心勃勃的建设项目来重塑沙漠景观,并采用了一些高科技机器人来提高效率和加快进度,Neom 是沙特阿拉伯的主要项目,随着未来几年化石燃料的使用不可避免地减少,该项目将推动沙特阿拉伯把以石油为主的经济转变为以旅游业为主的经济。
Neom 旗下最著名的项目包括 Line 超大城市和双子摩天大楼 Epicon 。 显然,建造这一切需要大量
起猛了,我们还没用上苹果智能呢,已经有用户想关掉它了。
最近,苹果智能正在经受争议——英国广播公司BBC愤怒地向苹果投诉“摘要”功能,相关机构甚至站出来喊话苹果干脆弃用这个功能。原因是“摘要”不止一次将新闻App推送的消息错误总结,然后大剌剌地推送给用户。
莫名其妙地,好好的谋杀案嫌疑人在“摘要”里“被自杀”了,刚被签发逮捕令的以色列总理
DeepSeek开源大模型DeepSeek-V2的关键开发者之一罗福莉将加入小米,或供职于小米AI实验室,领导小米大模型团队。知情人士称,雷军认为小米在大模型领域发力太晚,于是亲自挖人,重金招募能够领军小米大模型的人才,支付的薪酬水平在千万元级别。
小米AI实验室正式成立于2016年年初,目前团队大约有250人,研究方向包括视觉、声学、语音、自然语言处理(NLP)、知识
就在中国股民热议苹果公司与某些科技公司洽谈AI模型合作同时,海外投资者则在讨论另一个话题: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的AI,似乎在关键领域不太靠得住。
作为近几天最热的案例,英国广播公司近一周接连发表报道,指责苹果公司上周在英国上线的“苹果智能”,错误地归纳了这家媒体的新闻推送。
截图显示,苹果的AI推送摘要错误地表示,近期因为枪杀联合健康保险公
这场轰轰烈烈的大模型之战,是21世纪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技术竞赛,没有之一。
这场技术竞赛具有强烈的21世纪的特征:
一、信息公开及时,任何参赛选手的动作都会随时被全世界的选手了解并跟进,一个选手的技术优势保持的时间只能以天计。
二、上下游高度联动,只是开发出一项绝技是不够的,还要找到上下游的帮手来将这个绝技贯通到用户端和上游基建端,一个维度
12 月 18 日消息,“OpenAI 12 天”活动进入第 9 天,OpenAI 今日宣布,其“推理”人工智能模型 o1 正式通过 API 向部分开发者开放,并同步更新了包括 GPT-4o、实时 API 以及微调 API 等多项开发者工具。
据悉,首批能够使用 o1 API 的开发者为 OpenAI 的“第五级”用户。要达到该级别,开发者需要在 OpenAI 平台上累计消费至少 1000 美元(备注:当前约 7285
上个月,OpenAI 宣布推出 ChatGPT Search。
但当时这位入局搜索引擎的新选手还谈不上颠覆 Google 搜索,而今天免费向全球用户开放的新版 ChatGPT Search 则旨在补齐关于获取实时信息的短板。
本次更新的主要亮点包括:
高级语音模式现已支持实时网页搜索,并支持多语言实时翻译
ChatGPT 能够智能判断是否需要执行网页搜索,用户也可通过点击
12月13日,比亚迪发布的一则招聘信息引起广泛关注,而招聘的方向正是当今大火的具身智能赛道。
据比亚迪招聘官微消息,比亚迪将面向2025届全球高校硕士、博士毕业生招聘具身智能研究团队。境内院校毕业时间为2024年9月~2025年8月,境外院校毕业时间为2024年7月~2025年12月。
需要的专业包括机械类、自动化类、力学类、计算机类、数学类、电子信息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