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再现“融资狂魔”!贝索斯、孙正义等21亿投向AI机器人新公司

Skild AI估值已达到15亿美元,本轮投资方阵容非常强大,涵盖科技界、顶尖风投甚至学术机构,贝索斯、红杉资本和孙正义的软银都出现在领投名单中。

美国再迎来基于 AI 大模型技术的人形机器人新公司。

钛媒体APP 7月13日报道,总部位于匹兹堡的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Skild AI宣布,公司完成了总额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75亿元)A 轮融资,投后估值高达15亿美元。这笔融资主要用于技术研发、产品打磨、团队搭建以及商业化的部署。

值得一题的是,参与Skild AI的投资人阵容也非常强大,涵盖科技界、顶尖风投甚至学术机构,贝索斯、红杉资本和孙正义的软银都出现在领投名单中。具体来说,包括Coatue、CRV、Felicis Ventures、General Catalyst、Menlo Ventures、SV Angel、卡内基梅隆大学、红杉资本(Sequoia)、美国光速创投、贝索斯探险和日本软银集团等。

实际上,Skild AI的两位创始人均来自卡内基梅隆大学,在自监督和自适应机器人领域有超过25年的经验,团队也来自谷歌、Meta、特斯拉、英伟达、亚马逊、卡内基梅隆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科技巨头及院校,其利用比其竞争对手大1000倍的数据集训练模型,实现一种通用的智能系统,可以接入不同机器人,让他们立刻获得一些基本能力,如爬坡、跨过障碍、识别和捡起物品。

红杉资本合伙人 Stephanie Zhan直言,无论是在物流、车厂试点的人形机器人,还是四足机器狗,都要有脑子。过去,“脑子”要定制,但现在有了大模型和Skild AI,世界机器人已经有了通用化和泛化实力。

AI 时代的“新 iPhone 时刻”正在进入人形机器人世界。

为实现物理世界的AGI,两位美国大学教授构建大规模数据集

Skild AI成立于2023年5月,由两位前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 Abhinav Gupta 和 Deepak Pathak创立,他们也曾是 Meta 的 AI 研究人员,公司长期目标是开发扎根于物理世界的通用人工智能 (AGI),以打造一个通用、灵活、智能的人形机器人产品。

人才方面,Skild AI团队主要来自 Meta、特斯拉、英伟达、亚马逊、谷歌以及卡内基梅隆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UIUC等名校。

技术层面,Skild AI正在构建一个共享的通用大脑,为机器人提供一种基础模型,作为“通用大脑”。而Skild Brain是一个可扩展的机器人基础模型,具备使用性和灵活性的能力,能够使机器人在不同硬件、场景、任务之间自适应。

这个“通用大脑”可以与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任何类型机器人进行集成,以通用AI技术使机器人执行动作,从而在不同场景中处理各种任务,可以在家庭和工业环境中灵巧地操纵物体,可以在任何物理环境中导航。如攀爬陡峭的斜坡、绕过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以及识别和拾取物品。

这种独家技术,一个是Deepak Pathak读博时开发的一种向机器人灌输“人工好奇心”的方法。当机器人对自己行为的结果感到不确定时,它就会变得更“好奇”,愿意探索更多场景,带回更多数据,增加学习的广度和深度。Pathak 还设计了一种方法,可以将人类给GPT等大模型下的命令(如打开一罐牛奶),转化为实际动作。

除了这些与物理世界交互和操作的真实数据,团队还结合从模拟环境中收集的数据,提供大量、特别是在频繁重复场景中的资料和反馈。另外,在2022年,两位创始人还通过各种机器学习和不同源数据中学习等手段,整合到一个连贯系统中,大大提高了模型的学习效率和适应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爬楼梯是一个复杂的平衡问题,通常需要针对特定环境编程和训练,但 Skild AI 的模型能让机器人迅速学习和适应新环境,完成任务。而且,基于Skild AI技术的机器人展现出一种“涌现能力”,可以自学习实现更多动作捕捉。

“我们的模型表明,它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机器人、场景和任务。”Pathak 表示。

模型泛化能力和涌现能力,离不开所谓“规模空前”、文本、图像和视频组成的庞大数据集。因此,这种独特能力背后,Skill AI的核心在于其模型训练所使用的海量数据。

Skill AI团队透露,相比竞争对手,其数据点至少多出1000倍,这一优势使得Skill AI的模型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复杂多变的物理世界。

据悉,Skill AI的通用机器人技术有望为医疗、建筑、仓储和制造业等行业提供解决方案,从而让机器人能够与人类一起执行新任务,或部分环境下代替人类工作,可以有效缓解劳动力短缺和提升工作效率。

据maginative报道,Pathak认为,目前美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预计到 2030 年将有 210 万个制造业岗位空缺。Skild.ai 的技术可以帮助实现危险或劳动密集型任务的自动化生产。

作为此次投资人,光速创投合伙人Raviraj Jain表示,Skill AI能够通过将基础模型的核心原则应用于现实世界,推动机器人技术的进步,推动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这也显示了他对Skill AI技术创新能力、产品能力、和市场前瞻性的高度认可,也是对人形机器人未来发展的认可。

千亿新市场来袭,人形机器人行业正迎来OpenAI式颠覆

人形机器人市场正迎来快速增长。

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数据显示,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23年的18亿美元,提升至2028年的138亿美元,年复合增速约50.2%。高盛则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540亿美元。

另据国内公开研报显示,预计到2026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超过200亿元。

Stephanie Zhan指出,“GPT-3 时刻即将降临机器人世界。它将引发一场巨大的转变,将类似于我们在数字智能领域所见的进步带入物理世界。”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成本和需求不断上升,以及基于AI 大模型技术的不断进步,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智能设备迎来新的市场机会,有望显著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大模型通过其强大的推理能力和上下文理解能力,提升人形机器人功能的可见性和现实具象性。通过融合视觉、语音、文本等多模态信息,增强了人形机器人的感知和决策能力,从而使人形机器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现实世界,提升其智能化水平。

不过,当前 AI 机器人市场也存在三个核心问题。

一是以Skild AI为例的机器人产品正面临着市场激烈竞争。其中,特斯拉擎天柱正在快速进化,马斯克透露年底会迎来重大更新;OpenAI 最近恢复了其机器人团队,为机器人公司提供基础模型;英伟达也开始发力机器人技术;此外亿万富翁 CEO Brett Adcock 掌舵的人形机器人公司 Figure AI 和 OpenAI 衍生公司Covariant正在为机器人构建 ChatGPT,并已筹集了超过 2 亿美元。

二是盈利难。整体来看,人形机器人造价高,成本动辄几十万元,消费者和企业望而却步。智元机器人负责人曾对钛媒体App表示,人形机器人成本要控制在20万元人民币以下才能大规模生产。但是目前,特斯拉的擎天柱仅材料费用就需要4万美元(约合29万元);而国内的人形机器人成本更高,比如小米铁大(Cyber One),每台成本达60-70万元,因此,目前人形机器人尚无法实现大规模量产,更多是在To B制造端进行小规模应用。

三是人形机器人的技术还不成熟,无法在精细工作上完全替代人类,距离量产仍远。无论是“幻觉”问题,还是机器人摔倒,都让人们对于机器人技术保持质疑态度。

而Skild AI设想了一个类似 OpenAI 的未来:通过微调,就可以在 Skild 基础模型上构建不同的用例和产品。

这正是他们颠覆机器人行业的方式。最终,他们希望抵达机器人 AGI,人们可以在物理世界中,与之互动。

今年2月,高盛将2035年全球机器人市场的规模预期上调至380亿美元,预计出货量将增长4倍,达到140万台。

特斯拉CEO马斯克在2022年特斯拉人工智能日(AI Day)表示:“人形机器人需求量有望达到100亿台—200亿台,人类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甚至会远远超过汽车。”

如今,资本市场已率先升温。2024年至今,国内的人形机器人行业投融资事件激增至超过22起,融资金额超过70亿元,同比增长300%以上。

其中,美国美国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Figure AI凭借6.7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9亿元),成为2024年上半年全球最大一笔的融资。由此可以看出,人形机器人市场正在加速发展。

而在国内,宇树科技则凭借近10亿元人民币融资,引领国内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

总的来说,人形机器人具有解决劳动力短缺、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方面的潜力。新技术的推动为人形机器人带来广泛的应用前景,这些机器人在未来有望成为家庭、医疗、教育、工业制造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助手。同时,不少投资人认为,通过租赁、销售、服务等多种商业模式,人形机器人企业有望为社会提供更多价值。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美国再现“融资狂魔”!贝索斯、孙正义等21亿投向AI机器人新公司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