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韩中国人法学会张智华会长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法律之门》上针对在韩留学生群体给出了两条提醒:一是提醒有些人会用换钱名义来实施诈骗,二是犯罪分子会通过换钱把赃款打给留学生,导致大家的个人账户被冻结,甚至成为犯罪链条上的一员。
据了解,这些在韩国的留学生之所以不小心涉嫌犯罪,是因为大家对于换钱的需求量很大,而去银行换的话第一资料麻烦、第二手续费贵;因此大家觉得谁有空闲的韩元或者人民币相互之间兑换一下是非常正常的事:
一个需要用韩元和一个需要用人民币的留学生之间彼此相互换一换,这样不仅以来双方都得到了自己需要的货币,结局皆大欢喜而且看上去也没什么不妥。
张智华在这则推文中表示,很多在韩国的留学生就是因为在微信里私自换钱,结果被韩国的司法机关认定涉嫌电信诈骗罪,轻则接受调查,重则被判刑。
虽然这起事件发生在韩国并且看上去与柬埔寨似乎没什么关系,但实际这件事却对在柬同胞们来说是个提醒:因为私下换钱,彼此之间腾挪一下美元或人民币几乎是所有人都做过的事情,而韩国的那些中国留学生们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最终吃了官司,甚至还面临牢狱之灾。
私下换钱这件事情虽然看上去你情我愿,而且也是一件很简答的事情,但为何就一不小心触及法律甚至会涉嫌犯罪?
张智华在推文中表示:在韩国以微信转账的方式给他人支付人民币,然后用韩国银行账户收取韩币就属于非法换钱。
同理,在柬埔寨用微信支付给他人人民币,然后对方在收款之后向柬埔寨银行账户汇入美元,同样也属于非法换钱:之所以违法是因为以这样的方式换钱,实质上是一种没有经过国家金融体系的外汇转移,会使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对自己持有外币量的感知造成不良影响。
在现有的法律要求下,所有换钱的行为必须得让金融系统有所感知:通俗来说,就是要让国家知道你换钱了;但对于私下用微信向他人转人民币然后在柬埔寨收取美元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将中国境内的资金绕过了金融系统直接转移到了境外。
这样的方式除了可能让换钱的双方当事人违反法律之外,还有一个风险就是可能会给自己造成损失,甚至涉嫌网络犯罪。
江苏警方曾经在本月初通报过一个案例:一位市民由于想要将手中的人民币兑换为美元,结果因为对方采用了“挂账汇款”的方式,最后导致自己受到了损失;另一位常年旅居新加坡的华人则因为通过钱庄兑换人民币,结果导致国内账户被公安机关依法冻结,经过调查,这位华人收到的人民币是国内一位受害人遭受网络诈骗而损失的资金。
这两期案例背后的原因也只有简单的四个字:私下换钱。
对于在柬埔寨“扎堆”的中国同胞们来说,大家在这里生活和工作有时候也需要兑换人民币给国内的家人,但相比起去金融机构换钱,部分在柬中国同胞为了所谓的高汇率和避免繁琐的手续往往也会采取私下换钱的方式,结果给自己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例如之前曾接受过记者采访的一位中国同胞小张(化名),就因为没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换钱,结果导致自己的10万元人民币连同国内的银行卡、支付宝等尽数被警方冻结:之所以选择私下换钱,就是因为很多同胞觉得通过银行需材料较多、手续较为复杂、时间也较长,最重要的是额度有限。
而另外一位中国同胞小何(化名)也对记者表示,他在2022年时也因为出于帮忙找人私下换钱,结果因为收付双方之间除了纠纷对方要求自己负责,结果最后对方表示已在国内报警并且获得了刑事立案。
因此对于在柬埔寨长期生活和工作的中国同胞们来说,如果有日常换钱的需求,也尽量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即使彼此之间偶尔换点小额美元或人民币,只要没通过金融机构,也极有可能触犯法律。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事关在柬中国同胞:用微信私下换钱会触犯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