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白山羊日前成功入选2023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关于它的故事,同样也是“热气腾腾”。

上海人爱吃羊肉,且不论季节。即便严冬已然远去,也能“伏天一碗羊汤,不用医生开药方”。

一则喜讯传来,崇明白山羊日前成功入选2023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这是继清水蟹之后,崇明第二个进入该名录的特色农产品,为当地再添“国字号”荣誉。

崇明白山羊与崇明老白酒、崇明白扁豆统称为“崇明三白”。来到岛上,一碗崇明老白酒,一盆崇明白山羊肉,可谓是绝配,既去寒意,又能解疲乏。

关于它的故事,同样也是“热气腾腾”。

曾用于出口创汇

都市中的上海人知崇明,但真正有缘尝过崇明白山羊味道的,大约只有少数。

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崇明在潮汐中初成沙洲的时候,就有镇江、句容一带的贫苦农民上岛放牛牧羊,继而围岸种田,当时“圩内稻浪滚滚,滩上牛羊点点”。

崇明白山羊是在当地特定水土条件下,孕育而成的地方特有良种。(来源:“崇明三农”微信公众号)

崇明白山羊是在当地特定水土条件下,孕育而成的地方特有良种,肉质细软、膻味很少。它几乎浑身都是宝,除了吃口好,颈部的“细光锋”毛挺直有弹性,是制笔的最佳原料。

据《解放日报》记载,在20世纪70年代,崇明经中央有关部门和上海市委批准为全国重点外贸出口基地。“细光锋”毛在国际市场上很有名,畅销日本、东南亚等地区,每公斤可创外汇八百美元。

彼时出口热热闹闹,对于很多市区里的上海人来说,崇明白山羊肉却是“养在深闺人不识”。小农户养殖模式,自给自足式生产,导致市场上很难觅见。偶有现身,就因“江南一绝”的口感,令食客们趋之若鹜。

1994年初,崇明县在静安寺附近开设了一个“窗口”,首次以“全羊宴”“红烧羊肉”“羊杂碎”等向上海市场推出崇明白山羊,千余平方米的店堂里整天顾客满座。

也是在这一年,崇明县致力于产加销综合开发,此后,红焖羊肉、白切羊肉、羊肉糕等羊肉系列食品,方才进入第一食品、联华超市、农工商超市等市区商店。

拥有悠久历史的崇明白山羊,才算真正“跨”过长江,进入上海市民的“菜篮子”。

退化之忧

崇明白山羊走向市场的好处是,打破了原先困于海岛的现状,让一江之隔的市区人民,也能品尝其味。原本的纯农户散养,开始演变为规模饲养与农户散养并重,提升了规模效益。

而事情的另一面,就有些脱离预期。崇明白山羊肉质细嫩,但存在很多本土品种的“通病”——产肉性差。通俗来说,就是长得慢。“一些洋品种一年可以长到50公斤,崇明白山羊只能达到它们一半的体重。如果它们卖30元,我们能卖到60元也行,但实际上到不了这个价格,老百姓就会亏损。”崇明区疫控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纯种崇明白山羊。(来源:束涵 摄)

20世纪90年代,成为崇明白山羊发展的分界岭。彼时,在对本地品种实行选优繁育外,崇明还从国外引进优良的波尔羊,杂交培育出新型肉羊品种——波崇羊。它吸收了波尔羊产肉性强的性状,12月龄就可以达到35至40公斤。

市场“用脚投票”。“纯种的白山羊作为商品代并不现实,而杂交推广引发的连锁反应是,纯种的地位被强势挤压,数量大幅降低,到目前为止,全岛仅存园都白山羊保种场的1000多头。”

这一数字,差不多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大熊猫的一半左右。少为人知的是,在2008年以前,纯种崇明白山羊还一度陷入“生死时刻”,数量少到仅有几十头。

在园都之前,崇明白山羊保种场曾交由一家民企负责经营管理。虽然接受政府补贴,但企业仍然入不敷出,导致疏于保种工作,纯种崇明白山羊数量急剧减少。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地开始抢救性保种,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走遍崇明大小村落,挨家挨户进行排摸,为崇明白山羊的选育扩繁和健康养殖积累大量资料。并且,在三星镇育德村建立了上海园都白山羊保种场,建成近3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封闭羊圈。

退化之忧,开始在崇明白山羊身上褪去,它的进化之路开启了。

羊嘞个“洋”

经历过跌宕曲折,崇明白山羊如今生活得怎样了?记者日前去保种场现场看了看,总结成两个字,就是“洋气”。

羊舍不是想进就能进,首先要换鞋、更衣、消毒、杀菌,才能有机会和羊儿们套个近乎。

在这里,它们不再是住传统的大通铺,而是按照生长状态住上了各自的包房。不同年龄、不同生育状态的羊,饲料配方也各不相同。比如,哺乳期的羊妈妈,食用的是燕麦草、青贮饲料为主的精料,相当于“加肉加菜”,营养更全面;孕前期和空怀的母羊,配方相对偏“素”,更有利于健康生长。

保种场还自主搭建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相当于每头羊都拥有了自己的身份证。根据羊耳号等基本信息搜索,随便点开一头羊,就可以查到它的整个系谱、档案、免疫记录、治疗方案以及后代等详细信息。

在这里,每头羊都拥有自己的身份证。(来源:束涵 摄)

“最早我们从江苏购买了软件平台,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工作人员,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开发了这套全国独一无二的系统。”保种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相较于人工记录,一键式查询让所有情况一目了然,节省了近一半的人力成本,并助力保种的精细化管理。

比如,系统可提供精准的配种方案。只要提前输入养号,基于设定好的计算公式,就可以精确找到整个羊场内,与母羊血亲关系最远的公羊,防止“近亲结婚”。

如今的数字管理,一大基础在于规模化养殖。几十年前,崇明白山羊还是小农户养殖,平均每户仅有1.36头,当时一家能够养到30头,就已经属于规模厂。“曾经有老百姓尝试群养100头,到了第二年死亡率达到50%至60%。”工作人员解释,因为当时采用纯地面养殖,崇明岛临海高湿,养殖密度一大就容易生病。

技术的突破,与抢救性保种几乎同时来到,也是在2008年。这其中,还有一段轶事。

上海的养殖户们曾组队到江苏学习养殖经验。当地的方法是,往地下挖一条槽,再在地上放置羊床和铺盖,减少与地面湿气的接触。他们回来后有样学样,却没想到,羊还是死了。

农业专家到现场一看,发现原来是“只学到形式,没学到精髓”。江苏海拔高,地面挖下去50厘米都不见一滴水,而崇明就不同了,挖下去25厘米就会冒水。“农户直接就往地底下挖,槽变成了水沟,简直就像养在河上面。”有专家回忆。

羊床的问题解决了,接着专家们又在饲料、通风、光照、防疫等方面综合发力,反复验证,形成了一套新的规模化养殖模式。“最开始尝试上百头,后来到三五百头,再到现在的三五千头,未来预计上万头都不成问题。”

打造家门口产业

技术的突破,克服了规模化养殖难题。不过,受到土地瓶颈、环保等因素制约,崇明白山羊的规模要想回到曾经30万头的峰值,几乎很难实现。

“目前,全岛养殖规模维持在10万头左右。其中,一半农户内部消化没有上市,一半产能面向消费者打造品牌。预计在未来5年内,通过进一步挖潜总量能够达到15万头。”崇明区农业农村委养殖业科相关负责人说。

这也是上海都市农业面对的普遍课题——当生产能力有限,如何通过优质优价的品牌农业路线,实现产业链的稳定发展?

2020年,崇明白山羊迎来了“羊生”的重要时刻。它被列入《上海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在种质资源保护方面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在市级层面的支持下,当地新建了一家崇明白山羊扩繁场,也就是繁育中心,可达5000头的规模。这不仅解决了种源的稳定性问题,也有助于崇明白山羊的提纯复壮。

接下来,就可以大展拳脚。据介绍,以后市场的崇明白山羊大约有两种,可能性最大的是杂交代,它必须要符合崇明白山羊的特征,养殖范围在崇明三岛,且养殖周期达到300天以上。基于这样一套养殖标准和技术规范,既保留了口感,也为品牌建设打下基础。“还有一种就是利用分子生物技术,把生长慢的基因去除,保留好的性状所得到的白山羊品种。”

产业链要延伸,需要龙头企业带动。2022年,崇明白山羊集团应运而生。通过集团化运作,更加精细地调节各基地生产品种和数量,进一步优化全区产业规模和结构。成员单位万禾、古宗等,与盒马鲜生、市中心高端餐饮达成长期合作,探索建立稳定的产销体系。

成员单位万禾、古宗等,与盒马鲜生、市中心高端餐饮达成长期合作,探索建立稳定的产销体系。(来源:“崇明三农”微信公众号)

同时,崇明区有关部门也在进一步思考:如何将这一产业放到“家门口”,与带动村民致富增收相结合。

“羊村”项目开始在有条件的乡镇落地。即平均每村遴选20户养殖户,户均投放5头母羊用于繁殖。农户繁殖的断奶合格羔羊由龙头企业按市场价回收,进行集中育肥和品牌化销售,形成“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将崇明白山羊产业放到“家门口”,与带动村民致富增收相结合。(来源:“崇明三农”微信公众号)

截至今年1月底,通过白山羊订单式养殖方式,已累计发放崇明白山羊母羔羊1760头,惠及农户330户左右,早期投放的母羊所产小羊已回购约663头,通过羊羔销售和政策补贴,“羊村”项目已实现60余万元收入。

随着崇明白山羊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的消息传来,预示着,白山羊在品牌发展的道路上,底气将更足,也将走得更顺。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崇明白山羊日前成功入选2023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