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我们讨论灿若繁星的中华文明,G310、G215、G104,这三条连通东西、纵贯南北的国道线远不足以举其大、及其深。但行路间,仍可见一幅恢弘壮美的历史画卷铺展开来——
良渚、二里头、殷墟,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秦月汉关人不见,莫高窟、榆林窟、龙门石窟的造像壁画历千年而不朽;从西安到玉门关,从杭州到泉州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交相辉映,展现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
今年7月至8月,解放日报“信仰之路Ⅱ·大国之道”报道组沿310、215、104三条国道路线,探寻中国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古人用脚步丈量的土地,正在今人脚下跑出新的速度与风景。
“丝绸虽不像食物那样关系到生死存亡,但它们的故事却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西子湖畔、玉皇山下,中国丝绸博物馆藏在绿荫掩映中。这是目前国际上最大的集收藏、研究、传承、展示于一体的纺织服饰类专题博物馆。在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季晓芬看来,起源于中国的丝绸,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也是交流世界的中国文化金名片。
中国人曾被叫“赛里斯”
颜色发黑、丝丝交错,展馆内一团小小的丝线,格外引人注目。这是考古工作者于2005年对钱山漾遗址第三次发掘时出土的丝线。“这团长约7厘米的丝线,是迄今为止在长江流域发现最早的丝绸产品,说明距今4400—4200年的长江流域已有养蚕、缫丝、织绸技术。”季晓芬说。
近代以来的考古发掘证明,早在5000多年以前,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地区的先民们经过一段漫长而艰辛的摸索,已经完成从驯化野蚕到缫丝织绸的历史进程,建立起原始蚕桑丝绸业。
“农耕文明高度依存自然与天气,蚕和丝绸制品除了用于生产生活,还被寄托了人类向上天祈愿、谋求庇佑的美好愿景。”季晓芬告诉记者,当时的人们会用丝绸包裹起祭祀的物品,通过丝绸把人类对风调雨顺的祈祷传递给上天,希望得到庇佑。
丝绸在古代中国的进一步传播,离不开技术发展。战国秦汉时期,中国的丝绸生产日益普及,产区扩大,特别是丝织技术得到较大发展,出现了用脚控制织机开口的踏板织机和以专门程序来控制经线提升规律的提花机,初步形成中国丝绸纺织的古典技术体系。
出土于四川老官山汉墓的西汉提花机模型,成为丝绸技术变革的物证。“这批提花机模型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有出土地点、完整的汉代织机模型,填补了世界纺织史空白,对研究中国乃至世界丝绸纺织技术起源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季晓芬说。
中国丝绸博物馆展出的织机显示了古代丝织技术的发展(顾杰 摄)
除了这批织机模型,老官山汉墓还出土了15件彩绘木俑,从身姿和铭文推测,可能是对汉代蜀锦纺织工场中织工的模拟再现。
丝绸之路的开辟,无疑对丝绸发展有着历史性意义。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制品风靡东西、驰名宇内。馆内展陈的一张托勒尼地图上,希腊、罗马人将称中国为“赛里斯”国。“他们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也就是丝绸的意思。”季晓芬说。
丝绸向西,纹样向东
丝绸之路上流通的不只是各地的珍贵物产,还有缤纷多彩的文化。
一件红地翼马纹锦在展厅显著位置展出。“马的造型是典型的萨珊波斯风格。”季晓芬介绍,北朝晚期到初唐时期出现的翼马纹样,原型是希腊神话中的飞马。“从地中海、中亚再到中国的新疆、青海、甘肃等西北地区,都出土过不少翼马织锦实物,说明它在丝绸之路上广泛传播。”
这是“丝绸向西、纹样向东”的典型代表。“丝织品沿着丝绸之路抵达西方,沿线国家独具文化特色的图案,也随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馆内复原的敦煌第322窟前,季晓芬向记者介绍,隋唐丝绸无论是在生产技术还是艺术风采上,都呈现出一种与以前不同的中西合璧风格。
恰逢“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跨国申遗成功10周年,记者探访时,2024“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九天阊阖:丝绸之路上的长安”正在馆内展陈。
展厅中央,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鸳鸯莲瓣纹金碗吸引了许多观众专程而来。碗壁捶出上下两层向外凸鼓的莲瓣纹,每层10片,上下轮廓相合。在唐代,金碗被用作酒器,电影《长安三万里》中,李白喝酒的碗以此为原型,电视剧《唐朝诡事录》里,它成了商人“斗宝”的道具。
“唐代丝绸之路经贸、文化交往密切,大量工艺精良的西方金银器传入中国,还有许多粟特工匠进入内地,深刻影响了中国金银加工工艺的发展。这种凹凸多瓣的造型在唐代金银器中较为常见,也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季晓芬说。
从江西德安周氏墓出土的一件素罗单衣,是宋代青年女子常用的服装。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前门襟中部缀了一粒纽扣。这也是目前发现我国最早的纽扣实物之一。“宋元实施农商并重和开放的海洋政策,促使丝绸流通特别是海外贸易更普遍、频繁,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路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途径。”
宋代青年女子常穿的素罗单衣(顾杰 摄)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到了明清时期,大量精美的中国丝绸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直接输往欧洲、美洲,并成为18世纪欧洲“中国热”的重要因素之一。紫地缂丝龙袍、大红绸地盘金彩绣八团龙女袍、黄缎绣云龙朝袍……展厅内琳琅满目、做工精致的清代服饰,成为当时丝绸发展的有力见证。
扩展丝路“朋友圈”
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正式提出,古老的丝绸之路展开新的画卷。
在丝绸文化的引领下,丝绸产业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东桑西移”成功实施,蚕桑丝绸业成为当时广西、四川、云南等地脱贫攻坚大力发展的重点产业;第一个丝绸国际标准由中国牵头制定并实施;“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丝绸双面数码印花”“医用蚕丝材料”等丝绸创新科技和延伸产业不断涌现。
“自古以来就有‘化干戈为玉帛’的说法——别打仗了,我送你一匹丝绸,咱们坐下来聊一聊。”季晓芬表示,继续发扬传承这份和平和美好,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拓宽丝路“朋友圈”,是中国丝绸博物馆责无旁贷的使命。
从去年10月份开始,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启动的“国丝环球展柜”在匈牙利、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展出,我国出土的丝绸文物复原品正通过这个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巡回展出。
今年,中国丝绸博物馆新推出了非遗出海计划“陌桑中国”,第一站已于7月在塞尔维亚启动,未来还将前往法国等国家展出。
丝绸的修复技术,是中国丝绸博物馆的另一张名片。以中国丝绸博物馆为依托设立的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承接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大量纺织品考古、保护、研究项目,如敦煌莫高窟出土丝绸、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合作纺织考古等。
放眼人类文明的进程,古丝绸之路连接了众多的文明形态,以蓬勃的生命力跨越了历史长河。丝绸这一文化符号,在今天依然用交流、和平、繁荣和友谊,弥合着差异。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这卷神奇的特产,从古至今帮助中国拓展“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