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位于崇明岛西部的三所学校建设中学、三星中学和庙镇学校设计了同一主题的“开学第一课”,一起迎接新学期的到来。从这个学期开始,这三所学校抱团成立了全新的崇西教育集团——从今往后,这三所学校将成为“自家兄弟”,不仅一起举办艺术节、体育节等大型活动,还将统筹支援缺口教师、共同进行各学科教研。
这是崇明区小规模学校办学的一次大胆改革尝试。目前,崇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有49所。和建设中学、三星中学一样,200名学生以下规模的学校有14所,约占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29%,主要分布在崇明岛中西部的农村地区。
因为产业调整、人口导出的原因,岛上的“小规模学校”日渐增多。虽然这些年来,这些学校因为办学规模缩减而遇到了一系列困难,但这些学校却也在教学改革、师资培育、特色课程和学生发展上寻找到了富有个性的特色之路,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育才小学的管乐教育已经成为一张名片。
师资:从“共享”到共育
最突出的挑战来自师资。不少学校校长坦言,学校缺少音乐、体育等小学科的教师,但由于班级少,配了老师工作量不满,不配老师这门课就开不起来。
教师结构性缺编的难题,困扰着不少小规模学校。
为了配足配齐每门学科教师,保障学校的正常教学运转,在崇明区委编办的支持下,在“生师比”的基础上结合“班师比”,给予足够的师资保障。此外,《共享教师计划》也同时展开:几所小规模学校共享师资,一位老师在几所学校之间“走校”上课,这样既保证了学校有老师上课,又确保了老师一周的工作量。此外,崇明区还不断完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大对乡村教师职称优先评定、经济补助等方面的支持,鼓励乡村教师安心教学。
不但要有,更要“优”。在共享的基础上,“共育”也在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崇西教育集团的成立,就是一次全新的尝试。通过常设管理团队,集团内的成员校在所属学区牵头校的带领下,构建紧密型学区联合教研体系和“区域-学区-学校”三级教研工作体系,形成“备、教、学、练、评、研、训”一体化格局。集团每个月开展成员校工作交流评估会,形成在协同中竞争,在竞争中进步的良性机制。
“我们从‘客气的兄弟’变成了‘抱团取暖的兄弟’,从单打独斗到共同进步,”崇西教育集团校长刘金华说,“我们不仅统筹促进集团内的师资流动,更要全盘提升三所学校师资的专业水准。”他介绍说,集团内的建设中学和三星中学都有正高级的教师,他们将在未来带领集团内青年教师进行教研,紧密型集团的模式提升的,是三所学校、一个整体的师资水平。
学生:搬走讲台的教室关注更多个体
上个学期开学,建设中学的学生突然发现:教室里的讲台不见了,老师们再也不是“高高在上”,上课也不再只是“你讲我听”了。
寒假里,学校对教室进行了重新构建:搬走了讲台,还在左右两面墙安上了两块电子屏,并把学生的课桌围在一起——课堂也悄然发生了改变:没有了讲台,老师们的教案无处安放,这就给备课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少了讲台,老师们开始融入学生,深度参与到孩子们的学习中去,有更多的机会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四面墙三面电子屏,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也悄然发生了改变:在小班化的教学中,他们不再需要正襟危坐,小组交流学习成了常态。
最初,这样的转变让老师们不太习惯,但渐渐发现,他们和孩子们更亲近了,师生互动也变得更多了,课堂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些改变,恰恰是小规模学校、小班额班级才能实现的。
建设中学的学生表演崇明扁担戏参加展览
担任小规模学校校长多年,让刘金华在解决学校种种困难和问题时“另辟蹊径”,反而在“个别化教学”的探索中找到了一条创新之路,让学校成为小规模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片“试验田”。
把“小”做出特色,让“小”发挥聚焦的作用,成为小规模学校的共识。
小规模学校,让老师关注更多的学生。图为竖新小学老师在家访。
小班化的现实也撬动着教学和管理方式的改变。由于生源不足,学校的师生比相对较高,不少学校利用这个特点,化劣势为优势,率先尝试了“导师制”,让全校教师每人和1-3名学生“双向选择”结对。导师就像是学生的另外一名家长。还有的学校,把班主任的办公桌安到了教室里,实行“坐班制”,将更多的时间花在每一个孩子身上。
“一校一品”凸显办学特色
越是小,越是能做出特色。几年前,随着小规模学校越来越多,崇明的不少“小”学校开始尝试“个性化学习”的教育改革探索,并把“发展鲜明的学校特色”作为学校发展的方向。
重构校园的空间,着手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充分利用地域的乡土资源,把课程放到公园里、田园里和果园里,一批“小而优”的学校形成了自己的办学优势和育人特色。
三烈中学的校名,是为了纪念岛上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中“一门三烈士”龚兆奇、龚兆林、龚兆智而来。于是,三烈中学围绕竖新镇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纪念点开拓爱国主义教育研学道路,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先烈故事我来演”微故事展演活动,沉浸式学习感受英雄人物的精神内涵。
三烈中学围绕祭英烈的活动,开拓爱国主义教育研学道路。
在海洪小学,“小芦苇”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已成为这所农村校的特色课程:“我是小芦苇”活动通过对芦苇的认识,感受生命的力量;“我的红色旅程”让学生在乡土廊道文化中感受家乡的变迁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家国情怀;“我与生态板块”活动中,学生在学习空间的探究室、创意厅研究芦苇保坍、净化污水的项目化学习……
育才小学的管乐已经成为这所小学校的名片:学校开设的管乐艺术特色教育已从岛内享有盛誉,到市内崭露头角。管乐教育不仅教会了孩子们音乐知识与演奏技能,还成为学校身心、品行、智能发展的引领课程。以“用艺术点亮孩子的人生路”为抓手,育才小学走出了一条农村小规模学校艺术化特色、个性化发展之路。
“对于小规模学校,我们不能简单的一撤了之,而是要兼顾老百姓‘就近入学’和‘家门口有好学校’的需求,创新改革办学的方法,”崇明区教育局局长黄宗逵说,这几年,崇明通过各项保障措施和改革举措,力争提高这些小规模乡村学校的办学品质,让这些小学校变得“小而美、小而精、小而优”,真正成为老百姓信得过的好学校。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崇明:“小而优”的乡村小学校也能有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