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的乌克兰战争改变了军队的思维方式》

彭博新闻社网站2月23日刊发一篇文章,题为《两年的乌克兰战争改变了军队的思维方式》。文章摘编如下:

自从普京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以来,军方规划者、世界领导人和公民一直在检视俄乌冲突,以期从这场自1945年以来欧洲发生的最大规模的冲突中汲取教训。

俄罗斯防务智库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的负责人鲁斯兰·普霍夫说:“这场冲突很可能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其他任何一场战争都更能彻底改变战争样貌。”

以下是已经在发生的一些改变。

1.无人机唱主角

灵活的无人机取代了坦克和飞机,成为这场冲突的首选武器。它们战胜庞大的坦克,消灭军队,使双方得以在敌后造成破坏。乌克兰利用价格低廉的无人海上航行器打击俄罗斯黑海舰队,让海上遥控武器大行其道。无人装备的地位引发了另一种竞争:通过信号干扰使其失效的竞赛。

其他国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据业界估计,预计全球无人装备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2600亿美元,比俄罗斯发动特别军事行动的前一年增长近10倍。

无人机为双方指挥官提供了战场的空中俯瞰图,使他们得以实时监视敌人的动向——这也是这场冲突演变成消耗战的原因之一。也就是说,尽管取得了这些技术进步,但在炮火支持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式的堑壕战在前线占据了上风。这就要求双方大量生产弹药。

2.更加两极化的世界

俄乌冲突形成了一个更加两极化的世界。它让瑞典和芬兰投入北约的怀抱,而两国此前曾因担心与俄罗斯对抗而长期拒绝加入该联盟。

这一决定标志着三十年前欢呼历史终结的世界再次陷入西方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旧分歧。乌克兰也重新推动自己加入北约和欧盟。此前该国加入这两个组织的前景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并非所有国家都急于选边站队。土耳其这个北约成员国自称(并非没有道理)是交战双方之间的斡旋者,没有加入对克里姆林宫的制裁。以色列和许多所谓的全球南方国家也没有加入。

尽管俄乌冲突让美国及其战后传统盟友团结起来,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让美国了解了这些关系的可靠程度。在几个月的政治闹剧阻碍提供60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之后,许多欧洲人开始怀疑这个跨大西洋盟友是否坚定。特朗普在11月大选后重返美国总统宝座的前景正在加剧他们的不安。

3.制裁不是万灵药

过去两年,七国集团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制裁,切断俄罗斯的能源、必需品和技术市场。它们封锁了莫斯科进入国际金融体系的大部分通道,冻结了其央行储备,扣押了数以百计的个人和实体的资产。

但它们远没有造成冲突开始时预言的“巨大而严重的后果”,既没有阻止俄罗斯的行动,也没有导致其经济崩溃。原因之一是因为该国有能力规避限制措施,或者减轻其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俄罗斯将越来越难以维系这些做法。它不得不将大量资源用于军事开支,并且被排除在关键出口市场之外。它的进口成本已经上升。在这一背景下,七国集团国家正在集中精力扼杀该国逃避特定制裁的企图,比如通过第三国获得用于武器的技术和电子设备。

4.供应链独立至关重要

这场冲突暴露了国内供应链的极端重要性。当乌克兰需要更多军用物资时,它通常不得不与盟友谈判;当俄罗斯需要这些物资时,它往往能够在自己控制的行业提高产量,从头到尾用卢布支付费用。

尽管俄罗斯面临一些短缺,而且其产品往往不如对手,但它更快地调整到了战时状态。它还建立了通过第三国获取违禁零部件的供应路线。

相比之下,欧洲国家在提高军事产量和打击逃避制裁的行为方面进展缓慢。它们生产和获得火炮的能力落后于俄罗斯,使得基辅在冲突进入第三年的时候只能实行弹药配给。俄罗斯继续在战场上占据优势的同时,盟国却无法向乌克兰提供充足的武器。

基辅正在开始提高本国产量,以避免如此严重地依赖盟友,但这一转变需要时间。

5.欧洲不再高枕无忧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俄乌冲突开始后不久发表的讲话中说,这一时刻是深刻的历史转折点。这个字眼象征着此次冲突粉碎了一种乐观态度,即欧洲之前高枕无忧,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在其土地上永远不可能发生如此规模的冲突。

可以说,这种认识花了太长时间才转化为行动。直到冲突爆发两年之后的现在,德国本身才达到军费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的北约目标。在其余的北约成员国当中,今年能达到这一目标的国家不会超过一半,尽管这与战斗开始前相比是个很大的飞跃。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两年的乌克兰战争改变了军队的思维方式》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