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虹口区的百年监狱——上海市提篮桥监狱已经完成整体搬迁。人们也在关心,提篮桥片区今后将如何更新与发展?
其实,从2018年虹口区提篮桥街道撤销,设立北外滩街道;到2020年《虹口区北外滩街道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公众参与草案)》公布;再到近年来北外滩地区从起势到成势,这个地区已经经历了很大变化。
一块全新的牌子挂在原提篮桥街道门口
2018年2月的一天,路过虹口区新建路100号的人们惊奇地发现:一块全新的牌子,挂在了原提篮桥街道的门口。提篮桥街道、四川北路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提篮桥街道,正式成立北外滩街道。
北外滩街道面积约3.98平方公里,管辖范围为东至大连路、秦皇岛路,西至河南北路,南至苏州河、黄浦江,北至海宁路、周家嘴路。四川北路街道海宁路以南区域划入北外滩街道。
如今,人们说起“北外滩街道”早已十分顺口,但在当时,这个全新街道名称的诞生,却承受了一定压力。毕竟,作为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说到“提篮桥”几乎无人不知。早在2008年,提篮桥地区就被列为上海首批12个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之一。
清乾隆年间,从现在的东大名路至商丘路一带全是渔村。渔民出海打鱼,要祈求神的保佑,便在下海浦修建了一座下海庙。嘉庆年间,庙坍而荒废,被尼姑占用,并历年增建。跨下海浦的桥也建了起来。相传河西的人到位于河东的下海庙敬香,就会提着装有鲜花香烛、供品的竹篮,从桥上走过。于是,这座桥被叫作“提篮桥”。
19世纪中期,提篮桥附近、虹口老街等已形成集镇。1903年正式使用的提篮桥监狱,经多次扩建,成为中国乃至远东最大、设施最精良的监狱。在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内,基本完整保留了历史格局,还较完整保留了二战时期犹太难民避难上海时期的建筑风貌。
当年的提篮桥地区,曾经犹太人聚集。
提篮桥地区的特色建筑
北外滩街道,承担近4平方公里北外滩地区的社会职能。有企业家开玩笑说,“企业所辖街道填‘北外滩’,最直接的感觉是商务会谈时更有面子!以前填‘提篮桥街道’,人家第二句话总是问,你们是不是在提篮桥监狱附近?”
不过,“提篮桥”这个富有历史人文底蕴的名称还是要保留下来。虹口区将提篮桥监狱所属的舟山居委部分区域划入兰村居委,更名为提篮桥居委会。
2018年1月,市政府批复同意撤销虹口区提篮桥街道和调整四川北路街道管辖范围,建立北外滩街道。同时要求,虹口区在建立北外滩街道的同时,要做好新建提篮桥居委会工作,切实保护提篮桥历史文化地名,进一步提升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功能。
当年,一位来自香港的建筑规划师,在北外滩街道的支持下,利用拆违留下的街角空地,设计了一个城市微更新项目“时光轴”。其中代表“历史时间”的三道矮墙,分别指向市中西结合医院、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和提篮桥监狱这三个蕴含北外滩集体回忆的重要历史建筑。“希望用作品向历史表达敬意,表达一代人对时间的理解与诠释。”
“时光轴”远景。周楠 摄
“老瓶装新酒”是虹口区的后发优势
北外滩开发建设,与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是怎样一种关系?事实上,北外滩的开发是一种保护更新式开发,好似“老瓶装新酒”,这也是虹口区的后发优势。
2020年2月,《虹口区北外滩街道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公众参与草案)》公示。根据规划,北外滩地区位于虹口区南部,河南北路、海宁路—周家嘴路、大连路、黄浦江—苏州河围合区域,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陆域面积3.3平方公里。
北外滩地区总体格局是“一心两片,新旧融合”:中部核心商务区高强度、高密度开发;两侧提篮桥、虹口港历史片区低层高密度空间格局;全域构建新旧融合、以人为本的公共空间网络。其中,提篮桥片区将保持“窄马路”“小街坊”的规划理念,保留原有的历史风貌。
说起提篮桥片区、北外滩地区的更新与发展,必须提及一项“大工程”——旧改。被称为北外滩“最难”旧改的区域就在提篮桥片区。
2021年6月28日,昆明路以南旧改项目生效。由10个街坊打包组成的昆明路以南项目,惠及居民6000余户,是虹口区有史以来覆盖街坊最多、投资总额最大的旧改项目。这一项目的成功,标志着北外滩区域成片二级以下旧里征收工作全部完成。居民搬离后,把家里一些犹太人用过或赠送的家具等物件,拿出来捐赠给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张仁扬和他捐赠的老家具。周楠 摄
提篮桥片区最有特色的历史建筑之一,就是摩西会堂,它是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一部分。见证提篮桥一带岁月变迁的百年老建筑摩西会堂,于今年5月6日起开始修复。
始建于1907年的摩西会堂,是栋青砖墙面、红砖斜尖顶的三层外廊式建筑。当时,由旅居在沪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兴建,1927年,一位俄罗斯犹太人将它改造为犹太教会堂。二战期间,在沪的大批犹太难民经常在此聚会。悠长岁月中,这栋建筑曾经做过政府的办公机构,也做过医院。
2007年,犹太难民纪念馆建成,摩西会堂承担了布展功能。随着纪念馆的扩大,有了专门的展示空间,这栋建筑被恢复成20世纪20年代宗教会堂时的样子。近年来,这栋百年老建筑内部的许多构件,比如马赛克地砖、木质楼梯扶手、楼体的红砖等已出现风化现象,需要进行修复。记者从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获悉,预计今年年底前,摩西会堂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游客。
摩西会堂效果图
拥抱“硅谷到硅巷,科技回归都市”的浪潮
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岁月静好;北外滩地区,发展迅速。如果说陆家嘴是浦东开发开放30年的一个缩影,北外滩就应该成为新时代上海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一个标杆。
6月16日,位于北外滩的世界会客厅迎来首个公众开放日。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开展对外交流的城市之窗,世界会客厅正以面向全球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步伐和澎湃活力。
当天,数百名成功预约的市民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按批次有序步入这座承载着百年风华的城市新地标。
美国人MSC女士在上海居住23年了,现在是双语学校的一名老师。“以前散步路过这里,会以世界会客厅为背景拍照,今天特别荣幸能来到世界会客厅里面参观。”她说,“这里的景色非常壮观,我最喜欢里面的艺术品,有个大厅内的灯可以随着音乐上下移动,真的太酷了!还有花卉主题马赛克镶嵌艺术作品,远观和近赏的感觉竟然还不一样,很神奇。”
世界会客厅。海沙尔 摄
近年来,以北外滩发展为引擎,金融、航运两翼齐飞,成为虹口两大主导产业。同时,虹口积极布局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产业,做大做强科技创新,不断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具有虹口特色的高端服贸扬帆起航。
北外滩财富管理高地“十年磨一剑”,呈现特色化金融逐步彰显、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绿色化发展助力双碳几大特点。集聚了逾2188家金融企业,资产管理规模超8万亿,拥有全国近1/8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和1/6的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
与此同时,北外滩从“老码头”摇身一变,成为全国首个“航运服务总部基地”,如今已集聚包括中远海运在内的航运企业4700余家、功能性机构40家,全球前50位船公司中有12家在此设立总部。经多年发展,北外滩已形成邮轮产业服务链条,航运服务贸易延链升级,加快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船舶管理和海事仲裁等高端航运服务业集聚成势。
邮轮停泊在北外滩码头
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质量、数量双双提升,是北外滩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涌现了安路信息、识装信息、食亨科技、维信金科、易维视科技、高顿教育、昆涞生物等一批细分领域高新技术头部企业,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北外滩也积极拥抱“硅谷到硅巷,科技回归都市”的浪潮,瞄准全市三大先导、六大支柱、四大新赛道和五大未来产业,大力营造“科学家敢干、资本敢投、企业敢闯、政府敢支持”的创新生态。目前,正持续在北外滩的科技创新和智慧城市建设上发力,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工业互联赛道的产业集聚和政策实施,同时联动复旦、同济、技物所、材料所等大院大所,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基金+基地”的模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业发展和科创总部集聚,持续增强区域科创浓度。
北外滩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