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全家四代人终于盼来旧改了!”住在瑞虹路40弄26号的居民张惠妹说。她的母亲、97岁的老党员韦阿婆幼年时随父母从江苏逃难至此,在这片狭小逼仄的空间里生活了近一个世纪,如今全家四世同堂。6月18日下午,虹口区143街坊旧改签约揭晓,以99.09%的高比例生效。
143街坊位于嘉兴路街道,东至岳州路,南至高阳路、物华路。居民440证,居住房屋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均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其中,86.36%为居民自建棚户私房,房屋普遍存在开裂、漏水、倾斜等情况,部分房屋甚至有倒塌的风险,安全隐患十分突出,居民旧改意愿强烈。
虹口区副区长关也彤表示,143街坊是嘉兴路街道最后一块零星旧改地块。目前虹口区总计14块零星旧改地块,涉及居民3000户,预计今年内完成1700户。今后虹口区将采取多种形式并举的方式推进城市更新。
143地块旧改生效。蒋迪雯 摄
143街坊现状。蒋迪雯 摄
143街坊现状。蒋迪雯 摄
四世同堂家庭盼来旧改
记者见到韦阿婆时,她正躺在床上,虽然不太能说话,但精神状态不错。
20世纪50年代,韦阿婆家由最早的“滚地龙”改建成泥墙草屋;60年代,由毛竹、木板和碎砖头搭建成棚屋。“我和弟弟都在这里出生、长大。”说到家庭的过往,张惠妹不由红了眼眶。
20世纪70年代,张惠妹插队返沪,与母亲挤在16平方米的小屋生活,后来她要结婚,房子不够住,就往楼上翻建了二层。“等到我的儿子要结婚了,没办法只好再往上翻,建了第三层。你看这老房子,墙壁都酥了,一碰就掉渣。”
韦阿婆家自己搭的木楼梯。周楠 摄
记者跟随张惠妹阿姨,先从一楼爬上又窄又陡的木楼梯上到二楼,这是她和老公的房间,一张床和简单的物品已撑满了整间房。在二楼,她向上喊话:“有人来了,开一下木板。”她的儿媳把木板掀开后,记者才得以顺着二楼的木楼梯爬到三楼。小小一间房屋,住着儿子一家三口。她5岁的小孙子爬上爬下十分利索,却也从木楼梯上摔过好几次,连他也盼着能住新房。
张惠妹带着小孙子,坐在韦阿婆的床前。周楠 摄
因此,143街坊补偿方案公布后,韦阿婆全家第一时间签约,并一致决定选择货币补偿,希望在附近买一套二手房。尽管条件艰苦,但韦阿婆一家十分乐观,且关系融洽。“儿子说,买了新房之后,还是我们一家四代人住在一起,也好相互照应。”张惠妹告诉记者。
一边忙着自家签约、找房看房,张惠妹还一边帮忙做邻居们的思想工作。“我和老母亲都是热心人,一直是小区志愿者。我们这里私房多,共有产矛盾突出,几乎家家都本难念的经。我跟大家说,政府帮我们改善居住条件是天大的好事,千万不能错过。我们家第一时间签约,也是要给邻居们做榜样!”
做讲政策有温度的旧改
“奶奶的手是温热的,说明身体好。”与记者一起来到韦阿婆家时,一进门,“95后”居民区书记程怀远就自然而然地拉起了老人的手。
95后居民区书记程怀远拉住韦阿婆的手。周楠 摄
程怀远是知名高校毕业的“选调生”,两年前来到143街坊所在居民区任职。尽管从事的社区工作与所学专业完全“不搭界”,但他并不畏难,以一颗谦卑的心,很快和群众打成了一片。
“刚来的时候就有听说143街坊要旧改,领导也让我们做好准备。”小程书记加快走访,把党员家庭、涉老、涉残、涉困等重点人群全部走访到位,耐心倾听群众呼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在程怀远眼里,群众的诉求很朴实,“他们就想着能改善居住条件”。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动员居民早签约、多得益,小程书记认真学习房屋征收与补偿方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解释政策,并利用专业知识,配合经办人员,制作了一个可以自动生成的表格,为每户居民算好补偿收益账,深受居民欢迎。
居民选房现场。虹口区旧改指挥部供图
据相关部门统计,143街坊旧改居民有家庭矛盾的占八成左右。嘉兴路街道旧改分指挥部副总指挥吕学斌表示,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况,虹口区第二房屋征收事务所工作人员与岳州居委会、临平居委会干部结对包户,与居民促膝谈心,讲清政策,讲明规矩,讲透道理。为了打开居民的“心锁”,虹口区充分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越来越多群众自发参与到旧改工作中,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143街坊内,有位弄堂名人“大平阿姨”,是远近闻名的“群众领袖”。由于家里是私房,兄弟姐妹又多,大家都想多分一点。为了能尽快改善生活,在调解员的协调下,大平多让出一点,其他姐妹平衡一点,赶在奖励期完成了签约。她不忘现身说法,帮助有同样家庭矛盾问题的居民尽快化解矛盾。
“群众积极参与,不仅能起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作用,还能监督我们工作不断规范,改进我们的作风,更好地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更新、旧区改造的各项工作要求,使更多群众能够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虹口区旧改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三位阿姨用油画留下回忆
弄堂里窄小的一线天,斑驳破旧的老屋,庞杂的架空线,坐在板凳上闲聊的老老小小,远处,是瑞虹新城拔地而起的高楼……
143街坊的典型画面,被一幅油画永远留了下来。这幅油画的作者是三位“50后”阿姨,她们是上海老年大学油画班的学员。其中,楼小玉是虹口嘉兴路街道居民,吕水珍和章伶俐则来自黄浦和徐汇。
吕水珍告诉记者,143街坊这篇油画她们创作了一周多,从讨论结构、构图、打好素描稿、最后上色,为了呈现真实的效果,修改了无数次。
楼小玉和吕水珍阿姨在介绍关于143街坊的油画。周楠 摄
在油彩的笔笔叠加下,三位“50后”脑海里关于老虹口、老上海的记忆都变成一幅幅油画。在嘉兴路街道、以及瑞鑫居委会的支持下,每周五居委会专门腾出地方给三位阿姨作“画室”。大半年时间,她们在这个小天地里创作了30幅以“上海旧时光”为主题的画作。
楼小玉说,2002年,她刚搬到嘉兴社区,没想到这里竟然还有一大片棚户区。喜欢摄影的她便和先生一起利用业余时间拍下了弄堂各类生活场景。夜色里的弄堂、在路边摊吃面的赤膊爷叔、街边的镶牙师傅、搬家奔向新生活的旧改居民……如今这些照片都成了油画的灵感来源。
三位阿姨在画室作画。蒋迪雯摄
三位阿姨的油画作品。周楠 摄
在她们的笔下,弄堂里的市井生活扑面而来。
一对老年夫妻坐在家门口。老太搓着衣服,老头赤膊坐在旁边一边看书,一边等着老伴随时召唤,搭把手“绞衣裳”。
老太太拿着扇子烧煤炉、师傅在弄堂里弹棉花、小贩推着棒冰叫卖……
吕水珍说,城市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以后的人可能已经忘却城市曾经的样貌。希望用我们的油画留下弄堂曾经的记忆,然后告诉孩子们:“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