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围绕巴以局势,又有新动态。
挪威、西班牙、爱尔兰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决定今日生效。
另据新华社报道,以方将于本周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重启谈判,但以方攻势并未减弱,以色列陆军坦克28日开进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市中心。
同时,冲突外溢风险越发凸显——以军与埃及士兵27日在拉法口岸发生交火。
分析认为,以色列政府正面临国际社会越来越大的压力。同时,总理内塔尼亚胡受到内阁不同力量的牵制。
在此背景下,以色列与哈马斯边打边谈,迟迟未能找到化解冲突的方案。接下来,以色列政局潜在的变动或成左右局势的关键。
掀起“承认潮”
随着新一轮巴以冲突持续,巴勒斯坦问题再度成为舆论焦点。
多年来,巴勒斯坦建国进程受阻,但巴勒斯坦作为一个国家已得到广泛承认。1988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宣布巴勒斯坦建国,先后得到130多个国家承认,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大国尚未正式承认。
本月22日,挪威首相斯特勒、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爱尔兰总理哈里斯分别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该决定于今日生效。三国外长还于27日就承认巴勒斯坦国举行记者会。
挪威外交大臣艾德表示,挪威致力于推动巴以和平进程,希望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决定能够鼓励巴以双方重启和平谈判。
桑切斯说,西班牙作出这一决定只为“和平与正义”,并强调解决巴以冲突的关键是双方展开对话。
哈里斯说,这是一项明确支持“两国方案”的决定,是以色列、巴勒斯坦及其人民实现和平与安全的唯一可靠途径,承认巴勒斯坦国将有助于中东的和平与和解。
另据央视报道,斯洛文尼亚总理罗伯特·戈洛布27日宣布,关于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提案将在5月30日举行的政府会议上提交给国民议会。
前不久,巴巴多斯、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哈马等国也纷纷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对于越来越多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巴勒斯坦总统府表示欢迎,并呼吁更多国家承担起责任,承认巴勒斯坦人民的自决权。
而以色列外交部长卡茨22日宣布召回以驻挪威和爱尔兰大使。卡茨24日还发表声明说,以方决定“切断”以色列及其控制地区的西班牙外交机构与巴勒斯坦人的联系,阻止西班牙驻耶路撒冷领事馆向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提供服务。
放眼欧洲,西班牙、爱尔兰、挪威为何能走在本轮承认巴勒斯坦国的队伍前列?综合舆论观点,历史因素或从中发挥很大作用。例如,爱尔兰、西班牙民众一直对巴勒斯坦人保持较高支持度,挪威一直热心支持巴以问题的“两国方案”。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李伟建表示,此次欧洲三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并非一蹴而就。
“这些欧洲国家长期关注巴勒斯坦问题,这体现在其过去的外交政策立场中。”李伟建说。在推动巴以和平的进程中,经常可以看到这几个国家的身影。
以色列-美欧关系生变
欧洲多国的承认意味着什么?
李伟建表示,从巴以局势角度看,这体现出焦点从加沙局势扩展至巴勒斯坦问题,国际舞台上支持巴勒斯坦的呼声越来越大,巴勒斯坦的国家地位获得国际社会越来越多认可。
但与此同时,以色列与相关欧洲国家的关系难免会受影响。不过,更准确地说,是相关国家与以色列本届政府的关系。
李伟建说,欧洲三国承认巴勒斯坦国,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于以色列本届政府在此轮巴以冲突中所作所为的不满正在达到极限。随着冲突持续7个多月,国际舆论的导向发生变化。
近来,围绕巴以局势,以色列已与哥伦比亚、南非等国交恶。
此外,联合国国际法院24日在荷兰海牙发布“临时措施”,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在拉法的军事行动,允许联合国调查人员进入加沙地带,调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是否实施“种族灭绝”并保留相关证据。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26日表示,国际法院是联合国“最高等级法院”,以色列不应忽视法院发布的“临时措施”。
日前,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就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国防部长加兰特涉嫌战争罪申请逮捕令,德国官方随后暗示“将按规矩办事”,以方对此强烈不满。
有评论称,在加沙战事问题上,内塔尼亚胡及以色列战时内阁面临的外交压力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就连和以色列有着“特殊关系”的美国也在转变态度。例如,美国总统拜登称,美国不会为以色列进攻拉法提供武器。
李伟建说,美国长期偏袒以色列,欧洲三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凸显美欧在巴以问题上的温差。但从历史角度看,以色列本届政府与欧美的关系可能是迄今最差的。
“最后,从更宏观的角度看,欧洲三国承认巴勒斯坦国体现出欧洲战略自主的色彩以及全球治理多元、多极的趋势。”李伟建说。
犯下“悲剧性错误”
与此同时,以色列方面释放出软硬兼施的信号。近日有报道称,以色列国防军削减了在拉法的兵力,以方还将于本周与哈马斯重启谈判。
但是,以方攻势并未停歇,以军26日空袭加沙地带一处难民营,造成至少40人死亡,其中不乏妇女、儿童和老人,场面十分惨烈。
加沙地带卫生部门说,自本轮巴以冲突发生以来,这场空袭似乎是伤亡最惨重的袭击之一。截至目前,加沙地带已有超过3.6万条生命逝去。
此次空袭再次激发起国际社会对以色列军事行动的批评。
“加沙已无避风港,恐怖行为必须停止。”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出强烈谴责。另据一名联合国外交官称,联合国安理会将于28日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此次空袭。
起初,以色列军方称26日晚空袭拉法一处属于哈马斯的“大院”,两名哈马斯高级成员在空袭中死亡。但随着种种细节浮出水面,以方表示对平民伤亡展开调查。
据报道,内塔尼亚胡27日说,以色列对拉法的空袭犯了一个“悲剧性的错误”,但以军不会结束在加沙地带的作战行动,直至实现目标。
“以色列和哈马斯边打边谈,说明还没有找到双方都接受的办法。”李伟建说。随着冲突持续7个多月,双方的处境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冲突爆发初期,形势对以色列较为有利。但眼下,冲突在以色列国内以及美国国内引发回响,国内外对以色列政府的支持减弱。
此外,新一轮巴以冲突的外溢风险越发凸显。以色列士兵和埃及士兵27日在加沙地带与埃及接壤的拉法口岸发生交火,一名埃及士兵被打死。
李伟建表示,随着冲突持续,埃及承压,以色列与埃及发生摩擦并不令人意外,此前已有迹象。例如,围绕是否开放加沙地带南部拉法口岸以使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运入,埃及与以色列互相指责。美国媒体14日报道,埃及正考虑降级与以色列的外交关系。
李伟建还指出,本轮巴以冲突的外溢风险还体现在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领事部门建筑遭空袭,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与以色列发生冲突。
“新一轮巴以冲突已经持续7个多月,但以色列还没有实现释放被扣押人员、消灭哈马斯等目标。”李伟建说。如果现在撤出加沙地带,且对当地战后治理没有明确方案,对以色列意味着前功尽弃。
谁将左右局势
眼下,内塔尼亚胡及以色列战时内阁可谓内忧外患。
李伟建指出,在国内,内塔尼亚胡受到战时内阁不同力量的牵制。
比如,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战时内阁成员甘茨等高官近来接连对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决定公开提出反对意见,甘茨甚至威胁将于6月8日退出战时内阁。如果代表中左翼的甘茨退出战时内阁,以政府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政策或将更加“向右”。
此前不久,作为极右翼强硬派代表的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伊塔马尔·本-格维尔曾明确发出警告,政府若不与哈马斯战斗到底,他领导的犹太力量党将退出执政联盟。该党退出将意味着内塔尼亚胡政府垮台。
以色列财长、极右翼政党宗教犹太复国主义者党领导人比撒列·斯莫特里赫日前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警告,如果内塔尼亚胡敢取消对拉法的进攻,该党将推翻政府。
此外,内塔尼亚胡及战时内阁还面临民众的呼声——要求政府立即在加沙地带停火止战,与哈马斯达成协议,让被扣押人员获释。
不过,李伟建预计,在以方将哈马斯去年10月对以色列的突袭视作“9·11”时刻等背景下,以色列本届政府看似难以改弦更张。接下来,以色列政局潜在的变动或成左右局势的关键。
从外部环境来看,美以关系也在发生变化,美以分歧甚至公开化。
李伟建表示,过去,美以“特殊关系”形成于冷战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但如今,在大国竞争等新的时代背景下,美国正在中东拉拢沙特等海湾国家,以色列在美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呈下降趋势。
“但同时也要看到美国国内的犹太势力。”李伟建说,犹太裔在美国政治、金融等领域的重要地位是长期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