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捂”是顺应春天阳气生发的需要

有的部位要“捂”,有的不用“捂”。

惊蛰节气已过,意味着已经到了仲春时节。不过,最近上海乍暖还寒,晴雨相间,早晚温差也不小。这个时候,很多人遵循“春捂秋冻”的“老法”,裹紧冬衣,“捂一捂”。

“春捂”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捂”是顺应春天阳气生发的需要,可以更好地保护身体阳气;而且在气温变化较大的初春,过早脱掉厚衣容易受寒生病。但一味地“捂”,也不利于健康。

有的部位要“捂”,有的不用“捂”

“春捂”的目的是抵御寒气入侵,但在实践中,并不是穿得越多越好。

一方面,不建议“捂”头

头为“诸阳之会”,是人体阳气最盛的地方,适当的寒可以刺激头部血管及神经,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保健作用。经常用冷水洗脸或冷毛巾敷面几分钟,还能提高免疫力,有助于预防感冒。

随着气温提升,有些家长仍给孩子戴着厚厚的帽子“捂”头,这不利于孩子适应新气温。不过,由于个体差异,对那些低龄孩子或者慢性疾病患者,保持头部的“寒”要有度,在阴雨天、大风天,可以用薄帽子、凉帽等逐步换下棉帽。

虽然不建议“捂”头,但要注意颈项部的保暖。保护好这里,能避免风邪侵袭。所以,丝巾很适合春天,既美观,又保暖。

另一方面,“捂”讲究“下厚上薄”,脚、肚、背是三个需要重点“捂”的部位。这是因为人体下部的血液循环较上部稍差,容易受到冷空气的侵袭。

脚是全身血液循环的末端,本身就容易寒,一旦受寒,更容易导致病毒、细菌入侵。所以,春天要保持脚部暖和,不要过早换上单鞋。捂肚主要是保护肚脐,温暖此处能够鼓舞脾胃阳气。对儿童、老人以及有肠胃慢性病的人群来说,尤其要注意肚脐部位的保暖,避免因受凉而引发腹痛、腹泻。保持背部温暖则能降低受凉感冒的概率。

不是“捂”得越热越好

要注意的是,“春捂”的原则主要适用于儿童、老人等体质虚弱或抵抗力弱的人群。对青壮年,尤其是体质偏燥热、湿热的人来说,就不一定要“捂”了。

而且,“捂”的结果不是越热越好。每个人的体感不同,“捂”的程度应该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

具体来看,如果“捂”的时候不觉得咽干舌燥、身体也不出汗,即便气温稍高,也不必着急减衣;如果“捂”后身体出汗,那就建议早点换装,“捂”出汗反而容易感冒

对于不会表达的幼儿,家长可以通过摸后背来判断“捂”的温度是否合适——干燥温热比较适宜,若出现汗津津的情况,说明“捂”得太过了,建议适度减衣。

此外,春天早晚温差大,不论是否“捂”,都建议采取“洋葱式”层叠穿衣:内层选择柔软、透气吸汗的内衣;中层选毛衣等较为保暖的衣物;外层选挡风的夹克、风衣等。这样既能抵挡早晚凉风,又方便根据温度随时增减。

“捂”到什么时候?

有老人说,“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所以要“捂”到端午节后。这并不准确。

事实上,“春捂”并没有具体的时间规定,一般根据天气决定。多名医生建议,是否要结束“春捂”,可以参考“815原则”

所谓“815原则”,主要看两个温度:

当昼夜温差大于8℃或以上时,需要“捂”。此时,可以通过“洋葱式”穿衣法,早晚“捂”,白天气温升高时脱去外套,避免出汗着凉。

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并且保持相对稳定,那就不必再“捂”,就能换上轻便的衣服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春捂”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捂”是顺应春天阳气生发的需要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