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欧洲多国农民再次发起声势浩大的示威活动,抗议欧盟的农业政策,特别是乌克兰免税农产品对本国市场的冲击。无独有偶,在印度同样爆发了名为“挺进新德里”的大规模农民抗议活动,且场面更为激烈。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附近的公路上,一排排拖拉机等农用车辆与警车对峙,天空中一只只风筝与喷洒催泪瓦斯的无人机缠斗。大批农民带着泳镜,蒙着面巾,挥舞着甘蔗在浓烟中向警察冲去……已持续10余日的印度农民抗议活动愈演愈烈。与政府多轮谈判失败后,游行示威活动逐渐演变为暴力冲突。据印度当地媒体报道,目前至少已有5名印度农民在与警方的冲突中死亡。
农民再次“挺进新德里”
与欧洲不同的是,印度的农民抗议活动与进口农产品无关,只涉及国内政策。
为抗议政府未能履行在“保障农作物最低收购价格”等方面的立法和改革承诺,2月13日起,在200多个农民团体的组织下,印度爆发了名为“挺进新德里”的大规模农民抗议活动。来自印度旁遮普邦和全国其他地区的1万余名农民驾驶着2000余辆拖拉机、铲车等农用车辆不断向首都新德里方向汇集,随后遭到了印度安全部队的强力阻截。双方在距离新德里200公里的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交接地带形成对峙局面。
农民方面要求政府出台法律,扩大当前政府农作物最低收购价的覆盖范围,固定所有粮食的最低价格。然而多日来,抗议农民与政府连续举行了四轮谈判,仍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对峙期间,又有多名抗议者因吸入催泪瓦斯导致窒息、被橡胶子弹击中要害部位等原因死亡,进一步激发了抗议民众的不满情绪。
2月21日,集结在旁遮普邦的抗议民众再度启程,继续向新德里挺进。成千上万农民在铲车和挖掘机的掩护下,清除沿途水泥墩、铁丝网等路障,沿着高速公路不断向前推进,与驻守当地的安全部队爆发激烈冲突。
抗议活动惊动了印度总理莫迪以及执政党印度人民党高层。莫迪19日重申,政府支持农民探索农业新路径。印度联邦农业部长阿尔琼·蒙达也向抗议农民释放妥协信号,邀请农民代表进行第五轮谈判。然而,抗议农民始终保持强硬姿态,表示抗议活动将继续进行,直到政府满足他们的所有要求。
事实上,这已不是莫迪政府第一次面对大规模农民抗议了。2020年,莫迪政府推出了打破原有农业体制的农业改革法案,但触及了土地所有者等一部分农业人口的利益。2021年,来自印度北方邦、旁遮普邦以及哈里亚纳邦的大批抗议农民采取与现今同样的方案,开着拖拉机挺进首都新德里。不少抗议农民冲到市中心,将拖拉机开到具有政治标志意义的建筑红堡附近,并将旗帜插在了红堡广场前的旗杆上,与警察展开对峙。那场抗议活动从当年1月开始一直持续到了11月,最终,莫迪政府在经历了近一年的持续抗议示威后,不得不向农民妥协,废除了三项旨在缩减农业财政补贴的改革法案,并承诺农产品的最低价格将得到保障。
两年时间过去了,莫迪政府只依照最低保障价格收购大米、小麦等极少数关键农作物,而对玉米、豆类、油籽、甘蔗等其他农产品的价格,则并未按照此前承诺予以必要保障。与此同时,2023年以来,部分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而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成本则不断上涨,巨大的生产和生活压力使农民被迫再次走上街头。
大选平添变数
今年4月至5月,印度将举行新一届人民院(议会下院)选举,现任总理莫迪已宣布参与竞选寻求第三任期,外界此前普遍预测莫迪连任并无太多悬念。
莫迪一方面打出经济牌,宣扬“印度经济的强劲”及其过去十年间的改革成果,塑造强人形象;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印度教民族主义议程,利用维护印度教传统价值观进一步提振选情。1月22日,莫迪在印度北方邦小镇阿约提亚为备受争议的罗摩神庙举行揭幕仪式,彰显印度人民党复兴印度教、团结印度教教徒的目标。
然而,长期以来印度人民党的竞选策略以民众福利作为支撑,庞大的农民群体对莫迪阵营尤其重要。此次农民抗议在大选前两个月爆发,如莫迪政府未能妥善应对农民的不满情绪,或将对其连续执政带来不小挑战。
2月24日,莫迪发起多个重大农业倡议,表示印度将动用1.25万亿卢比建立可储粮7000万吨的仓储设施,以解决粮仓设备简陋导致的粮食储备损耗问题。据当地媒体报道,莫迪政府计划在未来几年新建20万个农业合作社,包括新设500个初级农业信用社、仓库及其他农业基础设施。此外还将耗资250亿卢比在1.8万个初级农业信用社启动数字化项目,让农业转向数字支付。
在储粮计划启动仪式上,莫迪还历数其政府在过去十年里对农业的扶持举措,包括成立专门的农业合作社部门等。《印度快报》对此报道称,莫迪在大选日即将来临、农民抗议激烈之际公布新的农业倡议,难免有“拉票之嫌”。
印度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2%,全国超过40%的劳动力在从事农业生产,并且农业人口还在不断增加。近年来,印度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然而国民体量最大的农村和农业人口却并未感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农业改革失败后,印度的农业问题成为莫迪政府长期面临的棘手难题。
总体来看,印度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乏力,单位面积产量仍有不足。以水稻为例,2023年印度每公顷水稻的平均产量为4.2吨,远低于越南6.0吨的产量。此外,印度在种子研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机械普及方面的投资严重不足。在2019年至2021年间,政府在这一领域的投资总额约为12亿美元,年均投资占比不到该国农业生产总值的0.5%。
另据媒体报道,政府的补贴很难落到印度中小农户手里。印度各级政府每年在农业领域支付的补贴金额超过250亿美元,但在地方上被层层截留,其利益分配甚至成为地方政府的关键筹码,真正落实到中小农户手中的补贴份额严重不足。政府执行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每年花费大量财政资金,受益者却往往是大地主和中间商。为保证农业生产,一些中小农户不得不借债生产,导致一些家庭的经济情况极度脆弱。印度当地媒体称,2013年至2019年期间,印度农民的收入增长了30%,但同时他们背负的债务却增长了58%。
印度抗议农民群情激愤,准备将抗议活动进行到底。面对即将来临的大选,莫迪政府将如何应对,仍有待观察。